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迎普

作品数:43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会议论文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催化
  • 26篇光催化
  • 14篇催化剂
  • 11篇纳米
  • 11篇光催化剂
  • 9篇性能研究
  • 7篇纳米材料
  • 6篇光生
  • 6篇分解水
  • 5篇电催化
  • 5篇形貌
  • 5篇形貌调控
  • 5篇光催化性
  • 5篇光催化性能
  • 5篇光电
  • 5篇光源
  • 5篇催化性
  • 4篇阳极
  • 4篇原子
  • 4篇原子间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甘肃省化工研...

作者

  • 43篇毕迎普
  • 15篇焦正波
  • 8篇牛建中
  • 8篇杨培菊
  • 8篇黄晓卷
  • 6篇吕功煊
  • 6篇任伟
  • 4篇刘佳梅
  • 3篇于红超
  • 3篇毕玉水
  • 3篇何荔
  • 3篇沈志强
  • 3篇耿东生
  • 2篇董青松
  • 2篇胡霄雪
  • 1篇康海笑
  • 1篇欧玉静
  • 1篇梁卿
  • 1篇马建泰
  • 1篇刘建华

传媒

  • 5篇分子催化
  • 5篇分子催化(中...
  • 2篇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同步分析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同步分析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置于真空腔室内的X射线源、电子传输透镜、电子能量分析器和检测器,该装置还包括外载光源,该外载光源包括光源探头、光源发生器和光源控制器;光源发生器置于真空腔...
刘佳梅毕迎普焦正波杨培菊黄晓卷任伟牛建中
文献传递
采用同步光照XPS的方法研究光生载流子在Bi/TiO2复合结构内部的转移机理
焦正波尚明东刘佳梅吕功煊毕迎普
光催化剂原子间光生电荷迁移及化学价键变化研究
太阳能光催化是解决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最理想的技术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光催化材料普遍具有较差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致使太阳能光催化转化效率普遍较低(<1%),严重限制其实际应用,而缺乏直接有效的光生电荷分离及迁移分析...
毕迎普
关键词:光催化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光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本课题基于TiO2 纳米管阵列结构的诸多优缺点,开展了一系列既保持TiO2 管状阵列结构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又克服TiO2 宽带隙材料本身内在缺陷的研究工作.人们对提高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及光电性能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的...
焦正波毕迎普
关键词:光催化形貌调控复合纳米材料
金属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本论文尝试通过设计出简单有效的溶液合成方法制备形貌、尺寸及结构可控的金属纳米材料,并以不同的催化反应作为探针,研究了金属纳米材料的尺寸及形貌对其催化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   1、尺寸控制的纳米金属材料合...
毕迎普
关键词:构效关系金属纳米材料尺寸控制
原位观测Bi-Bi_(2)WO_(6)表面化学态演变促进光催化CO_(2)还原
2025年
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CO_(2)还原是生产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学品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该过程中电荷迁移动力学行为及其表面化学态动态演变过程却鲜有报道.我们采用改进溶剂热法制备得到Bi-Bi_(2)WO_(6)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辐照下,其CO_(2)还原至CO活性(152.7μmol·g^(-1)·h^(-1))相比于原始Bi_(2)WO_(6)(13.0μmol·g^(-1)·h^(-1))提升了11.7倍.随后,我们利用自主研发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系统探究了Bi-Bi_(2)WO_(6)在CO_(2)光还原过程中的光生电荷转移及其表面化学态变化.研究表明:CO_(2)分子吸附于金属Bi位并从其上获取电子,形成高价态Bi(3+x)+物种,而供电子的H_(2)O分子则吸附于Bi_(2)WO_(6)表面W位点,导致W(6-x)+物种出现.在辐照条件下,吸附于金属Bi活性位的CO_(2)分子发生质子化作用析出CO,H_(2)O分子则在W位点发生解离生成OH-和H+,为CO_(2)还原提供质子源.该工作为Bi_(2)WO_(6)基催化剂高效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及思路.
高慧影黄晓卷张亚军毕迎普
关键词:光催化
N掺杂FeNi催化剂提升Fe_(2)O_(3)光阳极析氧活性被引量:4
2024年
光电催化分解水技术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清洁、可储存的氢能源,然而目前光阳极普遍存在析氧动力学缓慢、光生载流子复合快等问题导致太阳能分解水转换效率较低.我们在Fe_(2)O_(3)纳米棒光阳极表面修饰N掺杂FeNi催化剂(Fe_(2)O_(3)-FNNO),在1.23 V时光电流密度达到2.5 mA·cm^(-2)(AM 1.5G,100 mW·cm^(-2)),相比未修饰Fe_(2)O_(3)光阳极性能提升2.5倍(1.0 mA·cm^(-2)).进一步研究表明,FeNi催化剂与Fe_(2)O_(3)之间的N-O界面键合能够有效促进光生电子-空穴高效分离与转移,光生空穴快速转移至FeNi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从而大幅度提高析氧催化活性与稳定性.该研究工作为构筑高效稳定的Fe_(2)O_(3)光阳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罗亿毕迎普
关键词:太阳能N掺杂
光催化剂结构设计与光生电荷迁移研究
毕迎普
关键词:光催化分解水
SrTiO3/TiO2异质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光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基于TiO2纳米管阵列结构的诸多优缺点,开展了一系列既保持TiO2管状阵列结构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又克服TiO2宽带隙材料本身内在缺陷的研究工作。人们对提高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及光电性能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的掺杂、负载及...
焦正波毕迎普
关键词:光催化性能
钡掺杂中空磷酸银光催化剂的选择性及稳定性(英文)被引量:7
2015年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既可以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水制氢和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同时还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还原成有机低碳烷烃燃料,因此光催化是解决当今能源和环境问题最理想的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大多具有较高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和较差的可见光吸收,导致其量子效率较低.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可见光光催化材料,拓展半导体材料光谱响应范围以及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有效分离,成为目前光催化材料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2010年Ye等首次报道了Ag3PO4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氧及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在光吸收波长大于420 nm时的量子效率达到90%.然而,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其组成、结构和晶面等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开展了Ag3PO4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调控研究,创制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形貌和选择暴露晶面的Ag3PO4基可见光催化材料,其表现出独特的光催化氧化性能.例如,利用金属络合法制备了具有(100),(110),(111),(221)和(332)等晶面的Ag3PO4晶体,发现通过调控其暴露晶面可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性能.利用Ag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以及良好的导电性,构建了Ag/Ag3PO4核壳型纳米线、项链状Ag/Ag3PO4纳米线、项链状及均匀分布的Ag3PO4/PAN纳米复合纤维等异质光催化材料,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实现了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催化氧化消除.然而,由于Ag3PO4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以及成本较高,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设计和制备具有高稳定性、低成本的Ag3PO4光催化材料成为目前急需开展的研究领域.本文以Ba3(PO4)2纳米片为模板和磷酸离子源,通过阳离子置换法一步制备了具有中空结构的Ba离子掺杂Ag3PO4光催化材料.光催化结果表明,Ba离子的掺杂不
于红超康海笑焦正波吕功煊毕迎普
关键词:光催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