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乐和

作品数:271 被引量:949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专利
  • 107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化学工程
  • 53篇生物学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12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0篇氨酸
  • 45篇谷氨酸
  • 40篇脱羧酶
  • 40篇谷氨酸脱羧酶
  • 37篇细胞
  • 34篇细胞色素
  • 28篇突变体
  • 27篇氨基丁酸
  • 26篇突变
  • 25篇变体
  • 22篇固定化
  • 19篇靛蓝
  • 19篇离子
  • 19篇Γ-氨基丁酸
  • 18篇基因
  • 17篇突变酶
  • 15篇细胞色素P4...
  • 15篇酵母
  • 12篇野生
  • 12篇野生型

机构

  • 247篇浙江大学
  • 4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2篇浙江理工大学
  • 4篇杭州中美华东...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龙岩学院
  • 2篇浙江科技大学
  • 1篇萍乡高等专科...
  • 1篇丽水师范专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宁波立华制药...
  • 1篇宁波美康盛德...
  • 1篇美康生物科技...

作者

  • 269篇梅乐和
  • 117篇胡升
  • 101篇黄俊
  • 96篇姚善泾
  • 54篇赵伟睿
  • 37篇朱自强
  • 34篇林东强
  • 32篇金志华
  • 26篇雷引林
  • 21篇李红梅
  • 21篇吕常江
  • 16篇王进波
  • 14篇王宏鹏
  • 13篇谢东芳
  • 11篇盛清
  • 10篇胡桂香
  • 10篇郁凯
  • 8篇关怡新
  • 8篇齐莉莉
  • 8篇吴志革

传媒

  • 20篇化工学报
  • 17篇高校化学工程...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工程学报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第二届全国化...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化学反应工程...
  • 3篇发酵科技通讯
  • 3篇生物加工过程
  • 3篇第三届全国化...
  • 2篇现代化工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2篇化工进展
  • 2篇浙江化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第十届全国生...
  • 2篇第一届全国化...

年份

  • 6篇2025
  • 4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1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5篇2008
  • 11篇2007
  • 24篇2006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ω-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西塞卡纳药物中间体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ω‑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西塞卡纳药物中间体的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一种ω‑转氨酶突变体,由来自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ω‑转氨酶突变所得,野生型ω‑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
黄俊曹佳仁邱帅梅乐和吕常江樊芳芳胡升赵伟睿
文献传递
酵母催化2-辛酮不对称还原为2-辛醇被引量:20
2004年
利用活性酵母细胞催化 2 辛酮的不对称还原 ,合成在制备光学活性物质中具有重要用途的直链手性仲醇 .实验发现不对称还原的产物主要是S 2 辛醇 ,反应的转化率和光学选择性都比较高 .考察了底物浓度、产物、辅助底物的种类及浓度 ,以及 pH值和温度对反应的转化率和光学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底物和产物对酵母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产物 2 辛醇对酮的还原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酵母能选择性地催化S 2 辛醇氧化为相应的酮 ;在酵母催化还原 2 辛酮的同时需要一定的辅助底物来再生辅酶NAD (P)H ,利用 10g·L-1的葡萄糖作辅助底物较好 ;温度 30℃、pH值 3 0或 7
杨忠华姚善泾夏海峰梅乐和
关键词:酵母手性化合物
细胞色素 P450BM-3 单加氧酶变体基因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色素P450BM-3单加氧酶变体基因及其用途。它通过易错PCR技术介导的随机突变,筛选获得的P450BM-3变体基因,该P450BM-3基因中的第168位的天冬氨酸的密码子GAT突变为天冬酰胺的密码子...
梅乐和李红梅姚善泾
文献传递
重组谷氨酸脱羧酶的表达条件优化、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2010年
为了利用从γ-氨基丁酸(GABA)高产菌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NO.1306中克隆并表达的谷氨酸脱羧酶进行GABA的生物制备,研究了影响重组工程菌E.coliBL21(pET28α(+)-gad)生长的培养基组成和攸关GAD表达水平的诱导条件,优化了这些关键因素,提高了重组GAD的表达水平。采用Ni-NTA亲和纯化方法实现了对所得重组GAD的纯化,获得了纯酶,并确定了重组GAD产生GABA的最适pH值和温度,为该酶的工业应用创造了条件。
范恩宇黄俊胡升梅乐和
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蛋白表达Γ-氨基丁酸
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创建——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的重点内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系统要素。为了解决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重视知识及技能训练,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只有部分学生受益、难以惠及所有学生”等问题,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机制入手分析,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必修课程“科研实践训练”,引入了“生命科学实验设计指导”“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及检测技术”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论及实践课程,改革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打造产教协同和科教融合生态,营造科研创新文化,构建了一个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协同,校内与校外互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胡升赵伟睿金志华梅乐和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高校
圆筒式离心萃取器用于PEG/盐体系萃取提纯α-淀粉酶被引量:1
1992年
根据双水相体系的特点,选择了Ф20(环)圆筒式离心萃取器进行a-淀粉酶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实验,考察了萃取器的水力学特性,确定了萃取操作范围,并考察了萃取器转鼓转速、总流量对体系传质特性、a-淀粉酶失活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3380~3800r/min、流比0.2~0.5、总流量25~50ml/min范围内,萃取器的轻相夹带量可在10%以内,重相夹带量趋近于零,a-淀粉酶的失活可以忽略不计,萃取效率和收率分别达90%和75%以上.
冯幼琴梅乐和朱自强陈孝国
关键词:淀粉酶萃取器萃取提纯
酵母对有机溶剂耐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对10株酵母进行了有机溶剂耐受试验.结果发现酒精酵母比其他酵母抗非极性溶剂的能力更强.酵母对有机溶剂的抗性不仅与溶剂的极性、毒性、剂量范围有关,而且与酵母细胞膜的成分、生长培养基、温度等有关.当生长培养基中的Mg2+浓度提高2倍时,多数菌株对有机溶剂的抗性没有影响.温度对所检测酵母的生长及对溶剂的抗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郑晓冬梅乐和方哲红孙萍
关键词:酵母有机溶剂耐性生物催化两相系统
微生物细胞通透性改善方法与策略被引量:17
2014年
与酶催化相比,全细胞催化可以避免昂贵、繁琐的酶提取与纯化过程,可以进行涉及多个代谢途径和辅酶再生的生化反应。但是由于细胞膜和细胞壁对底物和产物的传质限制,常导致微生物细胞的催化效率低下。细胞透性化技术可以在不破坏细胞有机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改善细胞被膜的通透性,使得小分子物质和一些较大分子物质能够自由进出细胞,从而提高细胞催化效率。目前,细胞透性化方法主要有三类方法:透性化试剂添加法、物理处理法和分子生物学法。本文将对微生物细胞的透性化方法与策略做一综述,以期为开展微生物细胞透性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赵伟睿胡升黄俊梅乐和
关键词:细胞通透性微生物全细胞
祖先酶序列重构策略介导的耐热型谷氨酸脱羧酶挖掘及用于食品级γ-氨基丁酸高效合成被引量:1
2025年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ate acid,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作为新型功能性因子,在食品、医药、化工及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是生物法合成GABA的限速酶,具有良好热稳定性是实现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为挖掘热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的GAD,降低GABA的制备成本,本研究以GABA工业生产菌株短促生乳杆菌(Levilactobacillus brevis)GAD氨基酸序列(LbGAD)为模板,利用FireProt^(ASR)系统获得其祖先酶蛋白序列,进一步通过“基因探矿”技术获得1个潜在的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源耐热型GAD(EgGAD)。酶学性质分析显示,EgGAD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0℃和pH 5.0,米氏常数(K_(m))为10.94 mmol/L,催化效率(k_(cat)/K_(m))为2.07 L/(s∙mmol),半失活温度(T_(50)^(15))为61.14℃,较LbGAD高4.94℃,在55℃条件下的半衰期(t1/2)为105.04 min,约为LbGAD的5倍,表明EgGAD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代谢工程手段于益生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细胞中实现了EgGAD的可溶性表达,并研究了工程菌株催化合成食品级GABA的性能。结果显示,将诱导后的E.coli Nissle(T7)/pET28a-EggadB细胞加入至含有3 mol/L L-谷氨酸(L-Glu)的200 mL纯水中(OD600为20),在40℃、150 r/min且非控制pH条件下反应4 h后,GABA产量高达300.94 g/L,转化率超过99.5%。本研究通过祖先酶序列重构策略介导的基因探矿技术挖掘了1个新的耐热型GAD,为生物法合成GABA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功能元件,也为其他酶稳定性的改造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方法。
王宇婷罗兆祎屠羽雯钟添华胡升赵伟睿吕常江产竹华黄俊梅乐和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脱羧酶
以离子交换层析为主要手段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离子交换层析为主要手段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方法。它的纯化步骤由粗酶液的制备、凝胶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组成,将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经斜面活化、种子培养基培养、发酵培养基发酵,纳豆激酶由枯草杆菌分泌至发酵液;将发...
梅乐和高大海林东强姚善泾
文献传递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