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泸州市科技局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肾病
  • 4篇膜性
  • 3篇肾脏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膜性肾病
  • 3篇护理
  • 2篇丹红
  • 2篇丹红注射液
  • 2篇单侧
  • 2篇单侧输尿管
  • 2篇单侧输尿管梗...
  • 2篇单侧输尿管梗...
  • 2篇蛋白
  • 2篇血清白蛋白
  • 2篇阳离子化牛血...
  • 2篇医院感染
  • 2篇预防措施
  • 2篇溶酶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输尿管

机构

  • 12篇泸州医学院附...
  • 6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14篇梁静
  • 10篇曹灵
  • 9篇孙兴旺
  • 7篇周万洪
  • 7篇邹德平
  • 2篇程鹏
  • 2篇杨晓莹
  • 2篇罗光燕
  • 2篇张瑶
  • 1篇刘青焱
  • 1篇谭宗凤
  • 1篇任长和
  • 1篇盛梅
  • 1篇张杨
  • 1篇张燕
  • 1篇程燕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全国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孙兴旺张瑶曹灵梁静程鹏张燕盛梅
川芎嗪对大鼠膜性肾病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大鼠膜性肾病的防治作用和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预防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均按改良Border(1)法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川芎嗪预防治疗组加用川芎嗪进行干预治疗。正式免疫第4周末取大鼠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取尿和血液检测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情况。结果川芎嗪组肾小球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明显减少,肾脏病理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川芎嗪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24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甘油三酯与模型组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减少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而对肾功能起保护作用。
谭宗凤罗光燕孙兴旺曹灵梁静周万洪邹德平
关键词: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川芎嗪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大鼠肾脏固有细胞凋亡的动物实验研究
孙兴旺张瑶曹灵梁静程鹏
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升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得知,从2012年7月开始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不仅保障了护理安全,而且患者对于麻醉室的服务满意态度也显著提升,另外护理技术以及文件规范化书写等方面也得到提高。结论只有最大限度的解决麻醉复苏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才能够良好的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概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水平。
张杨任长和程燕梁静杨晓莹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预防措施
丹红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对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及14d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24h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均较治疗前减少或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曹灵孙兴旺梁静邹德平周万洪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生化指标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氮质血症期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CRF氮质血症期住院患者20例,在艾西特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不用丹红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含量以及血肌酐(Scr)浓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1、Scr浓度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ET-1的产生,改善肾脏血循环,对肾功能起保护作用。
曹灵孙兴旺邹德平梁静周万洪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丹红注射液内皮素-1
层流手术室护士控制院感执行力的现状及对策
2014年
1现状 执行力是理解、组织实施并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的能力。护士的执行力就是护理人员组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其强弱直接影响护理质量[1]。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执行力不仅表现为配合医师顺利完成各项手术操作,同时也体现在控制手术室感染方面,这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层流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空气净化、物体表面消毒、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是通过合适的压力梯度和合理的气流方向来达到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并不能清除和杀灭吸附在手术间物体表面的细菌[2]。因此,物体表面消毒对控制手术室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层流手术室规范管理》的规定,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尽管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是层流手术室护士常规工作之一,但实际工作中物体表面消毒执行情况究竟如何,本文拟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士清洁物体表面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梁静
关键词:层流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控制物体表面消毒手术室感染细菌菌落总数
阿魏酸钠治疗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回顾研究的方法,以阿魏酸钠治疗组为实验组,尿激酶治疗组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副作用的对照研究。结果:阿魏酸钠治疗组与尿激酶治疗组比较,其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新鲜下肢深静脉血栓,尽早用阿魏酸钠进行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曹灵孙兴旺周万洪邹德平梁静
关键词:阿魏酸钠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改进连台截石位安置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研究
赵加全梁静刘青焱杨晓莹
不同剂量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对膜性肾病大鼠造模的影响被引量:21
2008年
背景:应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复制实验膜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实验中,造模的合适剂量以及不同剂量C-BSA造模后成模比较的系统报道不多。目的:观察不同剂量C-BSA对膜性肾病成模的影响,探讨合适的C-BSA造模剂量。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2/2008-01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学实验室及传染免疫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由泸州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Mr66000的天然牛血清白蛋白,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成都有限公司提供。干预: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BSA3,10,16mg/kg组,每组10只。C-BSA3,10,16mg/kg组大鼠预免疫1周后,隔日尾静脉分别注射C-BSA3,10,16mg/kg正式免疫,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4周。主要观察指标:正式免疫第4周末处死大鼠,观察:①各组大鼠光镜、电镜、免疫荧光下的肾脏组织学改变情况。②各组大鼠处死前24h尿蛋白定量及尿蛋白浓度,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实验过程中C-BSA10,16mg/kg组死亡3只,随机补充。①肾脏组织学改变:光镜下造模各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均匀增厚,C-BSA16mg/kg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较其他组明显;电镜下C-BSA16mg/kg组基底膜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钉突"形成较其他组明显;免疫荧光C-BSA10,16mg/kg组可见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耀眼的弥漫性细颗粒状沉积,较C-BSA3mg/kg组更为明显。②临床指标变化:C-BSA10,16mg/kg组胆固醇、尿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C-BSA16mg/kg组血浆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c-BSA造模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程度不一,C-BSA16mg/kg成模效果最佳,且模型稳定,临床表现典型,可重复性高。
梁静孙兴旺曹灵邹德平周万洪
关键词:膜性肾病造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