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艺博

作品数:26 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植被
  • 4篇遥感
  • 4篇叶面
  • 4篇叶面积
  • 4篇叶面积指数
  • 3篇遥感估算
  • 3篇蒸散
  • 3篇植被指数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干旱
  • 3篇草原
  • 3篇初级生产力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度
  • 2篇生态模型
  • 2篇受灾
  • 2篇水分
  • 2篇农业干旱
  • 2篇主产区

机构

  • 1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3篇南京大学
  • 7篇闽江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江西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航天新气象科...

作者

  • 25篇柳艺博
  • 11篇居为民
  • 6篇朱高龙
  • 5篇朱敬芳
  • 5篇邢白灵
  • 5篇陈镜明
  • 4篇肖薇
  • 3篇周艳莲
  • 2篇孙善磊
  • 2篇张雪松
  • 2篇张春华
  • 2篇张方敏
  • 2篇李登秋
  • 2篇胡正华
  • 2篇何明珠
  • 2篇张琪
  • 2篇黄进
  • 1篇张弥
  • 1篇郑粉莉
  • 1篇王辉民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第十届中国林...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草原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被引量:17
2011年
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部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周围的草场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统计模型和亚像元分解模型进行草地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coverage,VC)遥感估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根据Landsat-5TM影像数据计算的比值植被指数(simple ratio vegetation index,SR)与观测的VC的相关性最高(R2=0.761);统计模型和亚像元分解模型生成的VC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但亚像元分解模型得到的VC平均值比统计模型的结果高0.091;在VC的低值和高值区,两种方法得到的VC结果相似;但在VC的中值区,亚像元模型得到的结果较统计模型的结果偏高。
朱敬芳邢白灵居为民朱高龙柳艺博
关键词:统计模型
北方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伴随植树造林/再造林等工程实施,我国北方地区叶面积指数(LAI)近年来变化明显。但有关植树造林等引起的LAI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LAI数据和生态过程模型(BEPS)评价了2000—2014年北方地区LAI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首先评价了北方地区LAI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去趋势"法去除LAI变化趋势而仅保留其年际变化;而后分别基于原始和去趋势后LAI序列驱动BEPS模拟北方地区蒸散;最后基于两种情景比较分析LAI变化对蒸散和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地区LAI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占北方地区面积的20.2%,其中LAI显著升高和显著降低地区面积分别占18.8%和5.5%。在像元尺度上,LAI升高会促进蒸散并降低产水量,LAI降低则相反。在区域尺度上,LAI升高分别对蒸散和产水量产生了显著的正负效应;LAI变化对水循环影响取决于研究区覆盖范围和研究区内LAI升高和降低的比例。考虑到LAI升高对产水量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和北方地区的缺水危机,未来植树造林活动或许应该考虑更多集中于南方地区。
柳艺博胡正华李琪张雪松张琪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蒸散产水量
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地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被引量:30
2011年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重要的植被结构参数,反演LAI是植被遥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根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锡林浩特草原利用LAI 2000观测的草地LAI,比较了不同植被指数(SR、RSR、EVI、NDVI、SAVI和ARVI)估算不同类型草地LAI的能力,建立了基于Landsat-5 TM遥感数据的LAI估算模型,并利用LAI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生成了研究区内草地LAI分布图,据此对MODIS LAI产品一致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和锡林浩特两个研究区,RSR与LAI的相关性最高(R2分别为0.628、0.728,RMSE分别为0.512、0.490),在低密度草地,RSR的优势更为明显;验证表明,根据RSR建立的LAI估算模型的精度可达70%;利用TM数据生成的两个地区的LAI(TM LAI)空间变化明显,锡林浩特草地的LAI值整体上低于呼伦贝尔草地;在呼伦贝尔和锡林浩特,MODIS LAI产品与TM LAI一致性分别为0.566,0.323,MODIS LAI产品高估了呼伦贝尔草地LAI值,而在锡林浩特研究区则存在低估现象。
柳艺博居为民朱高龙陈镜明邢白灵朱敬芳周艳莲
关键词:植被指数内蒙古草原
基于多源碳卫星融合产品的中国地区XCO_(2)与人为CO_(2)排放时空变化被引量:9
2023年
准确评估大气CO_(2)浓度和人为CO_(2)排放时空变化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GOSAT和OCO-2卫星数据融合生成的全球长时间序列、时空连续的Mapping-XCO_(2)产品,研究2010~2020年中国大气CO_(2)柱浓度(XCO_(2))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卫星监测人为CO_(2)排放能力.结果表明:Mapping-XCO_(2)与中国大气本底站观测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010~2020年中国XCO_(2)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年均XCO_(2)为400.4×10^(-6),年增长速率为2.47×10^(-6);非生长季XCO_(2)异常可刻画人为CO_(2)排放时空变化,各省级行政区非生长季XCO_(2)异常与人为排放清单EDGAR和ODIA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7;2010~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城市群人为CO_(2)排放增长率分别为0.12×10^(-6)/a、0.08×10^(-6)/a、0.08×10^(-6)/a.研究结果表明卫星遥感在监测大气CO_(2)浓度和人为CO_(2)排放时空变化方面的有效性.
王震山绳梦雅肖薇杨凤珠林彬徐兴祝柳艺博
关键词:卫星遥感
基于卫星遥感的中国人为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关系
2024年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大气输送模型研究我国人为CO_(2)与大气污染物(NO_(2)和CO)排放协同关系以及新冠疫情管控期间污碳排放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人为CO_(2)排放对应高浓度的NO_(2)和CO排放,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的2018~2020年非生长季XCO_(2)异常与XNO_(2)的相关性(r=0.79)高于与XCO的相关性(r=0.61),且高人为CO_(2)排放地区燃烧排放效率更高;2020年2月(疫情管控期)我国XCO_(2)异常、XNO_(2)、XCO下降的区域范围为2019年2月(疫情同比期)面积的50%、70%和49%,2020年2月XCO_(2)异常与XNO_(2)的相关性(r=0.71,P<0.01)高于2019年2月(r=0.59,P<0.01),而XCO_(2)异常与XCO的相关性(r=0.44,P<0.01)低于2019年2月(r=0.68,P<0.01);受大气输送的影响,2020年2月京津冀受西南方向人为排放地区输送的影响高于2019年2月,而长三角受北部长距离输送的影响降低,珠三角受大气输送的影响最小.研究结果表明卫星遥感可有效用于区域污碳协同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监测.
王震山李新妹肖薇蒋宁萱柳艺博
关键词:大气污染卫星遥感
遥感与生态模型同化的陆地系统碳收支模拟计算
本论文利用MODIS反射率和BRDF数据与AVHRR NDVI数据融合生成了长时间序列的全球LAI数据,驱动机理性的生态模型BEPS和InTEC,模拟分析1982-2006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时空演变特征。在进行全...
居为民陈镜明张方敏张春华柳艺博
基于农业旱情解析我国粮食主产区极端无雨事件的演变特征
2023年
基于1980~2019年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农业干旱受灾统计数据及逐日降水资料,采用H-P滤波提取了气候致损强度(CCLI),并构建了其对无雨日指数(DDI)和大尺度大气—海洋指数(LAOI)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CCLI与不同月份DDI的相关分析表明夏旱对灾情贡献更高,特别是7月无雨日总天数被识别为10个省份的首要致旱因子(PDCF);河南、江苏、湖北、内蒙古、吉林、辽宁的PDCF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表明了夏季关键月份旱灾风险的加剧;各省份PDCF的波动存在2~3年的主周期;在0~12个月时滞下,北大西洋涛动、太平洋暖池、北极涛动等环流信号对旱情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干旱监测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黄进柳艺博张方敏
关键词:H-P滤波
基于风云四号遥感数据的NDVI估算中国陆地地区植被NPP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发挥国产卫星风云四号(FY-4)在碳循环监测中的作用,利用风云四号AGRI传感器数据计算中国陆地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此基础上,结合太阳辐射、降水、气温等数据驱动CASA模型,估算中国植被生长季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并分别将NDVI计算结果、NPP估算结果与MODIS NDVI产品(MOD13A2)和MODIS NPP产品(MOD17A2H)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基于风云四号反演的NDVI相比于MOD13A2产品,在大部分时间内,被云遮蔽的像素点占全部像素点的比例低于MOD13A2产品,两者生长季内决定系数均大于0.7,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17。在生长季内,NPP总量为3.07 Gt,其中7月最高,为0.61 Gt;大部分省份的NPP高值月份集中在5—9月。分地区看:中国大部分地区NPP受水热条件等因素制约较为明显,青藏地区由于植被稀少且受制于水热条件,全年NPP都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其他地区的生长季内NPP空间分布呈现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的特点,其中南方地区NPP最高,北方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低,这是由于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稀少造成的。
高子恒柳艺博丁炜
关键词:CASA模型
Satellite-derived LAI products exhibit large discrepancies and can lead to substantial uncertainty in simulated carbon and water fluxes
柳艺博肖劲锋居为民朱高龙吴小翠范渭亮李登秋周艳莲
基于生态过程机理模型的长江流域蒸散发及其组分变化机理研究
2025年
作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的重要水资源供给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性以及供给能力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蒸散发(ET)是直接影响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因子,因此,厘清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蒸腾(T)和冠层截留蒸发(Ei)变化的相关物理机制,可以为科学管理长江流域水资源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研究基于遥感驱动的生态过程机理模型BEPS,模拟分析了2001—2020年长江流域年ET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子联立求解法剥离了气候、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和植被类型转变等对ET及其组分趋势的贡献,开展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平均ET、T和Ei分别以1.95 mm/a、1.12 mm/a和0.96 mm/a的速率显著增加;空间上,超过35%的地区显示三者显著增加;而流域平均及一半以上地区的E呈减小趋势。2)对比各组分趋势,流域平均和64%的地区显示ET趋势由T的变化决定,而其余地区则由E和Ei的变化控制。3)就流域平均而言,ET、T和Ei的增加及E的减小均可归因于LAI的增大。4)ET、E、T和Ei趋势的主控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但主控因子LAI的面积占比始终最大,分别为49%、46%、48%和73%。
俎千雪马傲格孙善磊柳艺博
关键词:长江流域蒸散发气候变化叶面积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