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锟 作品数:17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氯沙坦和手把区域多肽对左旋谷氨酸钠大鼠血清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氯沙坦、手把区域多肽(HRP)干预左旋谷氨酸钠(MSG)诱导的肥胖大鼠,比较大鼠不同状态下激素调控对血糖的影响。方法新生SD雄性大鼠出生后第2、4、6、8、10天皮下注射MSG,正常对照组(CON组)注射生理盐水。3周断奶后,MSG干预的大鼠随机分为MSG组、MSG+HRP组、MSG氯沙坦组(MSG+L组)、MSG+HRP+L组,予高脂饲料喂养,CON组则予基础饲料喂养。8周龄MSG+HRP组和MSG+HRP+L组以微泵泵入HRP,MSG+L组和MSG+HRP+L组予氯沙坦溶于大鼠饮水中。12周测大鼠体重、体长、脂肪湿重了解大鼠肥胖情况,通过OGTT评估大鼠血糖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nsulin、Glucagon、GLP-1及Ghrelin空腹及糖负荷后30、60、120 min的水平。结果 (1)与CON组比较,MSG大鼠Lee’s指数、脂肪湿重明显增加,体长明显变小(P<0.05)。MSG+L及MSG+HRP+L组与MSG组比较,体重显著下降(P<0.05)。(2)MSG+HRP组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ON和MSG组;MSG+L组小于MSG+HRP及MSG+HRP+L组(P<0.05)。(3)与CON组比较,其余四组Insulin、Glucagon、GLP-1水平在空腹状态、糖负荷后30 min、60 min均显著下降(P<0.05)。AUC结果显示,其余四组Insulin、Glucagon、GLP-1的AUC均小于CON组(P<0.05);MSG+HRP组Insulin、GLP-1的AUC均小于MSG组(P<0.05),而MSG+L组Insulin、GLP-1的AUC大于MSG组(P<0.05);且AUCInsulin与AUCGLP-1呈正相关(r=0.924,P<0.01);而MSG干预大鼠的四组之间AUCGlucagon无差异。(4)AUCGhrelin结果显示,MSG+HRP+L组AUC大于CON组(P<0.05)。AUCInsulin与AUCGhrelin无相关性。结论氯沙坦通过促进雄性MSG大鼠GLP-1分泌增加胰岛素水平而改善血糖状态,HRP则减少GLP-1分泌而减少胰岛素水平。 孙如琼 林少达 徐冬川 林锟关键词: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氯沙坦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实验组)者114例及非急性脑梗死(对照组)者45例,动态检测和评估患者Cys C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1.00±0.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8±0.30)mg/L,P<0.01);血清Cys C水平与NIHSS评分正相关(r=0.250,P<0.05),动态观察CysC水平与NIHSS评分变化曲线相同,均于发病1周时上升,达峰后到2周下降至起病时水平。结论:Cys 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其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能相关。 曾琼 魏丽玲 方敬念 李鸿 林锟关键词:胱抑素C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2025年 目的调查我国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监测现状,分析T1DM患者选择血糖监测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全国5个省份24个中心登记的T1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收集研究对象所在地区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将HbA_(1c)<7.0%定义为血糖达标。根据患者登记前3个月的血糖监测情况,将患者分为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登记前3个月仅进行指尖血糖监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组(登记前3个月内使用过CGM设备监测血糖)。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1DM患者选择血糖监测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30例病程超过3个月的T1DM患者,研究对象的年龄为26.04(13.16,37.98)岁,糖尿病病程为4.82(1.89,10.37)年。其中,SMBG组患者占比62.86%(396/630),CGM组患者占比37.14%(234/630)。与SMBG组相比,CGM组患者的HbA_(1c)水平更低(Z=7.271),HbA_(1c)达标率(χ^(2)=32.274)更高(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年龄小(OR=0.965,95%CI 0.952~0.979,P<0.001)与T1DM患者使用CGM监测血糖有关;相对于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OR=0.488,95%CI 0.325~0.732,P=0.001)和接受其他方案胰岛素治疗的T1DM患者(OR=0.215,95%CI 0.098~0.470,P<0.001)采用CGM监测血糖的比例较低;相对于所在地区市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年,所在地区市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年(OR=1.863,95%CI 1.182~2.936,P=0.007)和所在地区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年的T1DM患者(OR=2.250,95%CI 1.257~4.029,P=0.006)更倾向于选择使用CGM监测血糖。结论SMBG仍是我国T1DM患者的主要血糖监测方式。CGM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SMBG组。年龄较小、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所在地区市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T1DM患者更倾� 魏甜 龚一昕 李素梅 林锟 许琪 秦洁 赵禹 陈正方 金国玺 高家林 白晓苏 陈雨青 翁建平关键词: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 潮汕人群1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相关性分析 杨晓平 陈淑如 林锟 鄞国书 许文灿 陈永松 林少达潮汕人群1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全球各地区遗传稳定性人群的1型糖尿病(T1DM)发病率升高,与易感基因频率增长不一致;环境因素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改变基因的表达,学者们推测表观遗传改变可能诱发T1DM.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关键修饰途径之一,启动... 陈淑如 杨晓平 林锟 鄞国书 许文灿 陈永松 林少达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糖尿病患者86例(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81例),搜集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经典标准Ewing试验结果分为CAN+组和CAN-组。2组患者均采用24 h动态心电监测评估患者心率变异指标(HRV)。结果糖尿病患者中,CAN阳性率为44. 2%(38/86)。CAN+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方面与CA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 104),年龄(OR=1. 05)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CAN+组HRV指标中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5分组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低频功率(LF)均低于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尿病患者CAN发病率较高,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CAN主要以副交感神经损伤为显著。 曾琼 魏丽玲 吴逸希 林锟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心率 粤东地区农村2型糖尿病治疗用药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查粤东地区农村2型糖尿病(T 2 D M)患者降糖、综合治疗用药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30例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及降糖、综合治疗用药情况,以及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结果①空腹血糖(FPG)达标率21.9%,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19.6%。②降糖药使用频度依次为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胰岛素、阿卡波糖、格列本脲等。按《指南》使用降糖药占69.6%,未按《指南》使用者占30.4%;前者FPG、HbA1c达标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51.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血压达标率8.5%。降压药使用频次最多的种类为钙通道阻滞药,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未按《指南》规范使用降压药占44.2%。④98.8%的患者应使用但未使用他汀类调脂治疗。98.5%的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患者未抗血小板治疗。结论粤东农村地区T2DM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差,达标率低。降糖用药以磺脲类促泌药和二甲双胍为主,降压药以钙拮抗药为主,很多患者未能按《指南》规范用药。在粤东农村地区推广《指南》学习,提高糖尿病治疗达标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姚中铿 肖坚怀 李卫平 黎惠贞 林锟 鄞国书 蔡德 林少达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达标率 农村 西格列汀对肥胖MSG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DDP-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肥胖MSG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MSG组(出生后接受左旋谷氨酸单钠注射,成年后高脂饮食)、MSG+L组(MSG鼠氯沙坦灌胃干预)、MSG+S组(MSG鼠西格列汀灌胃干预),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ITT评估大鼠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ELISA法检测系统和胰腺局部Ang-Ⅱ水平。结果:与Con相比,MSG组大鼠体重、脂肪湿重、Lee′s指数升高,血糖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MSG组相比,MSG+S组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改善,胰腺Ang-Ⅱ水平降低,而MSG+L组虽然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改善,仅基础胰岛素水平升高。结论:DDP-Ⅳ抑制剂改善MSG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与胰腺局部Ang-Ⅱ表达下降有关。 林锟 李碧慧 鄞国书 曾琼关键词:左旋谷氨酸单钠 胰岛素抵抗 血管紧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时机 2009年 早在1960年,Meyer Schwickerelth首次使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DRS)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均证实:适时的激光光凝治疗使DR患者发生严重视力丧失的危险减少50%以上,有效降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使DR致盲危险性下降90%。目前,激光光凝治疗仍然是治疗DR、减轻黄斑水肿及防止糖尿病致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林少达 林锟 李卫平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激光光凝治疗 黄斑水肿 MEYER 视力丧失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Ⅱ型1例 2019年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utoimmune polyglandular syndrome,APS)是一种罕见病复杂病,是个体一生中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自身免疫性内分泌腺病或非内分泌腺病的一组疾病群。广义上根据病因及临床特征,将其分为APS-Ⅰ型和APS-Ⅱ型。现报道APS-Ⅱ型1例。 林芳芳 林锟 余远闻关键词: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 多基因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