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勇军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球
  • 1篇血管球瘤
  • 1篇血糖
  • 1篇血压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早期综合康复
  • 1篇早期综合康复...
  • 1篇治疗脑卒中
  • 1篇入院
  • 1篇入院血糖
  • 1篇衰竭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4篇泉州市第一医...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4篇林勇军
  • 2篇袁帅
  • 1篇林惠琴
  • 1篇吴淑燕
  • 1篇吴春芳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入院血糖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入院血糖(AG)与合并DM的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间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991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M分为DM组(n=459)与非DM组(n=532),比较DM组与非DM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1年累积生存率、累积心力衰竭(HF)的复发率。为进一步分析入院高血糖和低血糖对患者的影响,将DM组与非DM组患者分别划分为AG提高组(AG≥7.8 mmol/L)与AG降低组(AG <7.8 mmol/L),将AG提高组患者划分为AG轻度提高组(7.8 mmol/L≤AG <9.4 mmol/L)、AG中度提高组(9.4 mmol/L≤AG <11.1 mmol/L)与AG重度提高组(AG≥11.1 mmol/L),将AG降低组患者分为AG轻度降低组(6.1 mmol/L≤AG <7.8 mmol/L)、AG中度降低组(3.9 mmol/L≤AG <6.8 mmol/L)与AG重度降低组(AG <3.9 mmol/L)。比较AG提高各亚组与AG降低各亚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1年累积生存率、累积HF的复发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G与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DM组患者较非DM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更低[81.0%(372/459) vs.87.6%(466/532),log rank P=0.041],累积HF复发率更高[27.5%(126/459) vs. 18.2%(97/532),P=0.005]。在AHF合并DM患者中,AG重度降低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53.6%,15/28)较轻度降低组(83.5%,86/103)、中度降低组(73.6%,64/87)显著降低(P=0.017);AG重度提高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74.5%,35/47)显著低于轻度提高组(88.7%,102/115)与中度提高组(88.6%,70/79)(P=0.039)。多变量Cox风险模型显示,AG <3.9 mmol/L(HR=3.246,95%CI1.271~8.283,P=0.015)与AG≥11.1 mmol/L(HR=2.301,95%CI 1.144~4.628,P=0.021)是AHF合并DM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G重度提高、AG重度降低与AHF合并DM患者的预后独立相关。
林勇军林惠琴黄超英吴淑燕洪娜娇吴春芳
心房颤动120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2011年收治120例合并房颤的患者进行病因及治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病因以冠心病居首,高血压次之。19例阵发性房颤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持续性房颤33例,永久性房颤心68例,心室率控制均较满意。结论:房颤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关注房颤的病因,对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林勇军袁帅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应用及预后。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神经内科方案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多增加康复医学科配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脑卒中知识的知晓程度、康复治疗依从性水平,治疗前后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FIM),后遗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知识的知晓程度、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MA、ADL、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ADL、FI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活动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残障的程度,降低偏瘫等后遗症发生率,在康复治疗中,患者依从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王景峰林勇军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
胃血管球瘤CT诊断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讨论胃血管球瘤CT表现。方法:对4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胃血管球瘤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肿块单发,位于胃窦部,3例位于肌层与黏膜下层之间,1例浆膜下;腔内或跨壁式生长;平扫为均匀稍低密度,无囊变,1例边缘点状钙化,双期增强动脉期病灶中央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轻度降低,强化范围扩大,常规增强肿块显著强化。结论:胃血管球瘤在CT有其特征性表现,术前可以明确诊断。
许小伍林勇军袁帅
关键词:血管球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