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石

作品数:31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7篇流化
  • 15篇流化床
  • 12篇循环流化床
  • 10篇锅炉
  • 6篇循环流化床锅...
  • 6篇能耗
  • 6篇流化床锅炉
  • 5篇燃烧
  • 5篇分离器
  • 3篇低能耗
  • 3篇循环流率
  • 3篇压降
  • 3篇余热
  • 3篇余热回收
  • 3篇生物质
  • 3篇气固
  • 3篇炉膛
  • 3篇建筑
  • 3篇公共建筑
  • 3篇

机构

  • 28篇清华大学
  • 2篇承德石油高等...
  • 2篇沈阳工程学院
  • 2篇北京建筑大学
  • 2篇太原锅炉集团...
  • 2篇北京建工集团...
  • 2篇北京建筑技术...
  • 1篇广西电力职业...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神华神东电力...
  • 1篇沈阳汇丰生物...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0篇杨石
  • 19篇杨海瑞
  • 13篇吕俊复
  • 9篇岳光溪
  • 5篇胡南
  • 4篇李文凯
  • 4篇张海
  • 3篇罗淑湘
  • 3篇张攀
  • 3篇李金晶
  • 2篇李少华
  • 2篇王巍
  • 2篇侯祥松
  • 2篇晁俊楠
  • 2篇樊融
  • 2篇田雪沁
  • 2篇王启民
  • 2篇张红霞
  • 2篇钟衍
  • 2篇顾中煊

传媒

  • 6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建筑技术
  • 2篇电力技术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锅炉技术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动力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FB锅炉循环灰对NO和N_2O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中,NOx和N2O的排放浓度由NOx和N2O在炉膛内生成和降解的相对速度决定。该文利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研究了循环灰对NO和N2O浓度的影响。实验温度控制在850℃,反应时间为25ms。结果表明:在实验台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循环灰以后,NO的排放浓度降低,而N2O的排放浓度先增加然后略有降低;循环灰中的C以及C反应生成的CO能还原NO,并促进N2O的生成,而循环灰中的CaO、Fe2O3等活性组分能促进N2O的热分解。
侯祥松杨石吕俊复张海岳光溪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循环灰
滚筒冷渣器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建立滚筒冷渣器的动态实验系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测量了排渣粒径、灰渣填充量和滚筒转速对综合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影响因素中,排渣粒径的影响最大,加料量与转速的影响大小相近,转速的影响最小。综合传热系数随排渣粒径的减小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灰渣填充量较小时,滚筒冷渣器的综合传热随灰渣填充量增大而增大;当灰渣填充量增大到一定数值后,滚筒冷渣器的综合传热系数则几乎不再随灰渣填充量改变。
李金晶王巍杨石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
关键词:滚筒冷渣器综合传热系数正交实验
生物质再燃还原NO_x的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生物质是用于煤粉炉再燃脱硝的重要燃料。分析了生物质快速热解还原NOx的机理。生物质热解的主要产物是H2、CO、CO2、CH4、C2H2、C2H4、C2H6、C3H6、C3H8、焦炭、焦油和灰分等。生物质中的氮热解转化为HCN和NH3,二者对还原NOx有很大的影响。生物质再燃主要是通过碳氢化合物还原NOx,HCCO+NOx和CHi(特别是CH3)+NOx是最重要的反应,CHi在CH4脱硝过程中最重要,HCCO在C2脱硝过程中占主导作用。CO、H2、焦油和灰中的碱金属对还原NOx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于海洋杨石张海吕俊复
关键词:生物质再燃
一种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由进料口,气固分离器,储料罐,提升管,给风系统,冷却水系统组成。本发明将高炉渣排入循环流化床内,通过流化风将高炉渣携带进入旋风分离...
杨海瑞胡南杨石李文凯司小东岳光溪
文献传递
一种变物料浓度下测量分离器压降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一种变物料浓度下测量分离器压降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在普通流化床实验装置中的下降管下端添加了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下端分别与回料管和称重旁路相连通。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换向装置内挡板的位置,使得物料切换至称重旁路,实...
杨海瑞杨石樊融李少华田雪沁吕俊复岳光溪
文献传递
基于流态重构的低能耗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被引量:48
2010年
通过改进分离器分离效果、提高返料装置输送能力等提高CFB关键部件的性能,来提高床料质量,在保持炉膛上部处于快速床流态前提下,降低床压降,成功实现CFB锅炉的流态迁移,形成了基于流态重构低能耗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同时达到减少送风机电耗以降低厂用电率、减小燃烧室水冷壁的磨损、提高燃烧效率的三重效果。该技术可实现厂用电率降低1-2%,锅炉容量相等的条件下燃用相同煤种燃烧效率比现有CFB锅炉技术提高约1%,有效降低风帽及炉膛受热面的磨损问题。依此技术开发了不同容量的基于流态重构低能耗CFB锅炉200余台,目前多台锅炉已经投入运行。其中,75t/h锅炉年均可用率95%,燃烧室水冷壁基本没有磨损,锅炉热效率提高,三台锅炉年节省原煤20000余吨,厂用电率降低2%以上,锅炉及辅机年节省设备检修费用10%以上。本项目的技术成果也为现有各种容量的CFB锅炉的节能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本项目的流程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并获授权,同时申请了美国、欧洲专利,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CFB燃烧技术。
杨石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分离器
水冷壁热流密度测量与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热流分布是开发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测量水冷壁背面上的两点温度可以用来大规模测量水冷壁的热流密度。分析了热流密度、床侧温度、水侧换热系数、水侧温度等与水冷壁背面温度差的关系。考察了实际中热电偶布置的位置偏差对热流密度测量计算的影响。
张攀杨石李文凯李燕王启民杨海瑞
关键词:水冷壁传热热流密度
新一代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被引量:32
2009年
分析了炉膛床压降对循环流化床(CFB)燃煤锅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流态重构的低床压降节能型CFB锅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节能型CFB锅炉的全套设计导则,完成了节能型CFB锅炉的产品结构设计.首台75 t/h低能耗产品在山西离石大土河热电厂已运行2年,运行结果及测试数据均表明:节能型CFB锅炉在优化床压降下运行可以获得最佳的燃烧效率,并能最大程度减轻受热面磨损及降低风机能耗.
杨石杨海瑞吕俊复苏俊张建春付志平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低能耗燃烧效率磨损
循环流率对循环流化床回路压降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对于布置有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其系统压力满足自平衡的特性,固体颗粒循环流率Gs和循环回路的压力平衡具有直接的联系。该文在冷态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了循环流率对系统各部件压降的影响:在流化风速一定时,随着流动密封阀回料风量升高,回料阀流动阻力下降,循环流率升高;提升管内床压降较高时,炉膛内物料体积份额增大。当Gs超过一定值时,提升管内进入"S"型分布的快速流态化,顶部达到饱和携带状态;分离器压降随着颗粒携带浓度Cs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其转捩点约为3.2kg/m3;立管内负压差移动床的流动状态可以通过改变孔隙率和压差梯度,利用较低的料封实现较高的压头,自动吸收其他部件的压降波动,维持系统平衡。
姚宣杨石晁俊楠张瑞卿杨海瑞吕俊复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链条炉试烧稻壳成型颗粒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采用20 t/h供暖链条炉,在不改变锅炉主体结构,并保证锅炉出力的前提下,试烧了稻壳成型颗粒。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颗粒掺烧比的增加,排渣烧失量逐渐降低,排烟中CO浓度升高,排烟温度逐渐升高。其中生物质挥发分在对流受热面中燃烧是造成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燃煤链条锅炉改烧生物质颗粒,应该在锅炉前拱或者喉部增加流量小、压头大、速度高的二次风,增强烟气扰动,从而增强挥发分与空气的混合燃烧,达到减排SO2和节约优质烟煤的目的。
王启民杨海瑞杨石郎威王军
关键词:稻壳链条炉燃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