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红 作品数:38 被引量:156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改良清创术在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清创术在肢体开放性创伤伤口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开放性外伤患者35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88例和观察组18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创术,观察组伤后8h以内清创,采用改良清创术.比较两组患者Ⅰ期伤口愈合率和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Ⅰ期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正确应用清创术,有利于创伤性伤口的Ⅰ期愈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洪增超 杨淑红 安彩虹关键词:开放性伤口 关节镜探查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探查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采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内固定及关节镜探查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188例,男129例、女59例,年龄(46.7±11.8)岁(范围14~80岁),左侧115例、右侧73例,骨折Schatzker分型:Ⅱ型81例、Ⅲ型15例、Ⅳ型23例、Ⅴ型29例、Ⅵ型4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5)d(范围1~14d).手术均采用双反牵引辅助复位、锁定接骨板和自断式加压螺栓固定;固定后采用关节镜探查骨折复位质量、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情况,对关节内病变进行处理,如半月板部分切除、全部切除或者缝合.术后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术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及关节镜探查.手术时间(95±21)min(范围30~120 min),术中出血量(120±58)ml(范围50~30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0±6.5)个月(范围10~24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0±2.4)个月(范围2.5~6.0个月),其中165例(87.8%,165/188)于术后3个月内愈合,其余23例于术后4~6个月愈合.关节镜探查188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其中97例(51.6%,97/188)合并半月板损伤,以纵行撕裂(29%,28/97)最常见,于关节镜下缝合处理;其余69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合并十字韧带损伤29例(15.4%,29/188),均未行一期修复,术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为(16.8±2.4)分(范围6~18分),其中优152例、良36例,优良率100%.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分别为(79.8±9.2)分、(85.1±10.1)分和(94.9±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53,P<0.001).术后发生皮肤浅表感染2例,经定期换药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痊愈;术后1周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7� 闫晓丽 邵德成 连晓东 杨淑红 杨娜 宇文培之 郑占乐 陈伟 侯志勇 张英泽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牵引复位法 骨折闭合复位 关节镜检查 O-ARM应用于齿状突骨折前路内固定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2016年 目的总结O-ARM在齿状突骨折前路内固定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12月我院16例齿状突骨折术中应用O-ARM的患者,对手术体位摆放要求、O-ARM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维护进行了总结,并制订齿状突骨折前路内固定手术应用O-ARM的护理流程及模式。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约90min,未发生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齿状突骨折前路内固定手术应用O-ARM,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大大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贾士超 杨淑红 史赛 丁俊琴关键词:齿状突骨折 手术护理配合 “髌骨悬空位”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预防膝关节压疮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髌骨悬空位”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预防膝关节发生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00例为传统组;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腰椎后路手术100例患者为改进组。在脊柱俯卧位手术中,传统组在膝关节表面黏贴泡沫敷料,并在膝关节下方放置软垫预防压疮;改进组在齐髌骨髌底上缘股骨远端处放置约4 cm厚度的软垫,使髌骨悬空不受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发生压疮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组压迫时间、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压红发生率、压红面积、压红恢复时间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JOA、ODI评分,术后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固定手术摆放俯卧位体位时,膝关节采用“髌骨悬空位”,可以有效防止膝关节压红及压疮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杨淑红 贾士超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指南(2025版) 2025年 脊髓损伤引发的截瘫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由于手术入路不同,患者通常需长时间维持被动俯卧位或进行仰/俯卧位转换。受神经源性感觉障碍、病理性肌张力改变及手术时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目前,临床中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IAPI的预防多局限于体位安置时的局部减压措施,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防控策略或有效预防指南。鉴于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护理学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和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综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制订《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指南(2025版)》,从术前风险评估、术中预防策略、术后交接与监测及保障机制方面提出11条推荐意见,以规范脊髓损伤截瘫患者IAPI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徐爱君 李水霞 陈波 叶梦圆 郎乐姣 宁宁 张林 刘常清 陈忠兰 马维虎 李危石 王晓宁 边冬梅 曾建成 王欣 高远 陈亚萍 陈佳丽 韩云 李秀婷 周阳 苏晓静 张琼 黄天雯 张萍 林华 肖杏玲 许蕊风 董芳辉 韩冰 樊落 裴艳玲 李素云 谭晓菊 郭榕晨 邹叶芳 韩小云 丁俊琴 王谊 邓述华 郭锦丽 梁银华 岑媛 刘小琴 陈俊如 于海洋 李伦兰 任英 李云霞关键词:脊髓损伤 截瘫 指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27例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介绍一种指端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 ,即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分析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方法 临床应用 2 7例共 3 4个带神经血管蒂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Ⅰ期或Ⅱ期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 ,皮瓣供区植被中厚断层皮片覆盖 ,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3 4个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坏死 2例 ,成活 3 2例 ,成功率为 94.1% ,皮瓣供区植皮全部成活 ,患指指端饱满圆滑 ,屈伸活动度基本正常 ;按Swanson评定标准 :手失能 <1%。结论 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是个疗程短、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 龚志鑫 王巧君 王文素 杨淑红 张冰关键词:指动脉 逆行皮瓣 指端皮肤缺损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骨科患者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与管理的流程与策略 被引量:13 2020年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世界多地暴发。虽然疫情在我国得到控制,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深入,部分COVID-19患者治愈后"复阳",特别是近1个月以来,境外输入病例逐渐增多,因此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医疗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面临巨大压力。基于2016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等相关标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本科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复用器械处理流程、2019-nCoV感染器械回收流程、2019-nCoV感染器械转运车处理流程"等应急预案。为疫情防控期间消毒供应中心(CSSD)各项防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寇文剑 李栋正 杨淑红 朱燕宾 吕红芝 徐昊鹏 张英泽关键词:外科器械 消毒 管理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患者处理要点 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员流动,但仍不可避免骨折患者、尤其是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来医院就诊。在此特殊时期,创伤骨科医师应如何在常规的诊疗方式中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做好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及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做好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流程的同时,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出现聚集性传播,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该文从创伤骨科医、护、患三者出发,结合多学科综合干预模式,对当前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创伤骨科患者的防治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尹英超 侯志勇 朱燕宾 杨淑红 陈伟 王秀丽 李秀婷 张奇 张英泽关键词:骨科 医务人员 拇指再造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2006年 闫承勇 张荣丽 马琳 杨淑红 贾银霞关键词:拇指再造术 功能重建手术 第二足趾移植 拇指缺如 麻醉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北医大三院骨科手术室管理策略 被引量:10 2020年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尽管从2月4日起湖北以外省份的新增确诊患者连续下降,但COVID-19疫情防控仍然很严峻。随着多个行业复工,不可避免有一些高能量的创伤骨科患者和老年低能量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室作为医护、医患、护患近距离接触的场所,增加了感染及传播的风险。基于当前创伤骨科患者需求,以及国家抗击COVID-19疫情的形势,笔者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手术室管理、医疗物资的准备、手术患者的转运、术中防护及术后终末消毒等进行阐述,为疫情防控期间手术室防控管理提供参考。 杨淑红 胡芳 贾士超 李秀婷 尹英超 朱燕宾 张英泽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 手术室 骨科 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