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肾镜
  • 4篇结石
  • 4篇经皮肾镜
  • 3篇前列腺
  • 3篇睾丸
  • 3篇睾丸横过异位
  • 3篇细胞
  • 3篇腹股沟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治疗肾结石
  • 2篇肾结石
  • 2篇输尿管
  • 2篇尿道
  • 2篇尿管
  • 2篇睾丸异位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苗勒氏管
  • 2篇激光

机构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杨旭
  • 7篇周凯
  • 3篇李梦强
  • 2篇许恩赐
  • 2篇江玮
  • 2篇卢庆
  • 2篇李永生
  • 2篇郑松
  • 1篇施文振
  • 1篇谢若云
  • 1篇苏一鸣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同侧输尿管结石并肾结石的初步经验
杨旭
睾丸横过异位(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杨旭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对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HOLRBT治疗,50例)和对照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以及无复发累积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731、5.671、3.369,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8,P<0.05);两组患者术前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8、3.463、2.110,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发现,观察组24个月无累积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0,P>0.05)。结论 HOLRBT治疗膀胱癌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炎性因子影响较小,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凯杨旭陈珍霖
关键词:膀胱肿瘤激光疗法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盂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杨旭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13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我科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131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0-90岁,平均68岁。直肠指诊可触及结节13例,经直肠彩超发现结节45例,前列腺磁共...
卢庆郑松江玮杨旭周凯
关键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磁共振前列腺
文献传递
120例经尿道1470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1470激光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科行经尿道1470激光前列腺剜除术120例的临床资料。年龄62-90岁,平均72岁。尿潴留45例,膀胱结石36例,...
卢庆郑松江玮杨旭周凯
关键词:前列腺剜除术临床诊治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杨旭
关键词:腹腔镜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2
2020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Cor、ACTH、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导致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更轻,安全性更高。
周凯陈珍霖杨旭张朝鸿陈天赐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炎症反应应激反应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T_(1b)N_(0)M_(0)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究T_(1b)N_(0)M_(0)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2010—2020年所有接受手术的T_(1b)N_(0)M_(0)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比较肾部分切除术(PN)患者和肾根治性切除术(R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率。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来确定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SEER数据库共纳入患者4723例。经PSM后,队列中生存分析显示PN和RN患者的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组和RN组的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198;HR=3.315;95%CI:2.132~5.154)、化疗(β=2.184;HR=8.881;95%CI:2.779~28.380)和手术方式(β=-0.614;HR=0.541;95%CI:0.366~0.800)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701;HR=2.016;95%CI:1.099~3.698)、Grade分级(β=1.736;HR=5.672;95%CI:1.019~31.572)和化疗(β=4.176;HR=65.118;95%CI:17.604~240.883)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_(1b)N_(0)M_(0)肾细胞癌患者行PN不但能提供与RN相同的癌症控制,而且PN患者总体生存率更优于RN,该结果为PN可能成为T_(1b)N_(0)M_(0)肾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提供支持。另外,年龄和化疗均能影响患者的OS和CSS,临床应重点关注。
陈琦刘溶杨旭韩圣斌
关键词:肾细胞癌手术方式预后因素
双极等离子电切袢辅助通道主动止血在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在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运用双极等离子电切袢对肾造瘘通道进行主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7例行无管化PCN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20号经皮肾通道,采用超声碎石,清石结束后留置双J管,不放肾造瘘管。按照碎石结束后是否对经皮肾通道进行主动止血分为通道无止血组(76例)和通道主动止血组(31例)。通道无止血组患者在碎石结束后缓慢退镜观察通道无明显出血后拔除剥皮鞘,按压切口1 min后直接缝闭切口。通道主动止血组患者碎石结束后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袢联合输尿管镜自制止血设备,在退镜过程中行通道主动止血后拔除剥皮鞘缝闭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部位及负荷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发热率、术后血尿严重程度、术后清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0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和肾动脉栓塞病例,无周围脏器损伤及感染性休克病例发生,1例患者出院后1周因血尿再次入院,行输血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病例发热发生率为2.8%(3/107),术后输血率0.9%(1/107),术后住院时间为1~2 d。术后1 d,通道主动止血组血尿严重程度低于通道无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Hb下降值、术后清石率、术后发热率和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腹部平片,101例患者无结石残留或无临床意义残留结石,6例患者结石残留或结石位于平行盏,术后2例患者行体外震波碎石,4例患者行输尿管软镜碎石。107例患者随访3~6个月,无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袢用于无管化经皮肾通道的主动止血技术�
杨旭周凯李永生
关键词:经皮肾镜双极等离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