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扬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生育
  • 1篇性别平等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服务
  • 1篇社区居家
  • 1篇社区居家养老
  • 1篇时间性
  • 1篇平等性
  • 1篇教育
  • 1篇居家
  • 1篇居家养老
  • 1篇扩招
  • 1篇扩招后
  • 1篇假期
  • 1篇高等教育
  • 1篇高校
  • 1篇高校扩招
  • 1篇OECD国家
  • 1篇区块链

机构

  • 4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杨扬
  • 3篇满小欧
  • 1篇张雷

传媒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工学院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孩”背景下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的双重分析框架被引量:24
2023年
“三孩”时代,如何促进生育政策由关注“生”的单一环节向完善“育”的体系化转变,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低生育率危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双重视角,对2016—2020年中国省级生育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生育支持政策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存在需求型工具不足,重“生育”、轻“养育”“教育”以及政策工具体系设计中生育友好理念体现不充分等困境。应在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供给的同时,完善“生—养—育”配套支持政策,注重政策间的配套衔接,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全程性、包容性和前瞻性,构建友好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满小欧杨扬
扩招后的高等教育供求问题被引量:4
2004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急剧增加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国在 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缓解了就业压力 ,但无论是高等教育机会供求 ,还是高等教育产品供求 ,都还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杨扬
关键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
区块链赋能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耦合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5年
伴随着“数字化、精细化与链上服务自动化”区块链技术理念的发展,如何重构与创新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成为亟待探索的新兴议题。通过构建“区块链+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从信息互信、资源互信与制度互信凸显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利用联盟链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资源、供给系统及供给程序的耦合,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精准化供给。该模式以基础支撑平台、区块链应用平台、养老服务管理与服务监管的应用层以及智能应用终端的“四大板块”为平台依托,以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社区养老服务子系统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操作系统的“三大子系统”为技术支撑。未来应从制度设计、服务优化、职业化从业者培育等路径出发,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发展。
满小欧杨扬张雷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
生育假期政策设计的时间性、经济性与平等性及其政策效应——基于30个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
2025年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高龄少子化特征日益凸显,适龄人口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生育假期政策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三驾马车”之一,通过提供“照料时间”来减轻生育养育成本与家庭照料负担,已成为应对低生育风险的关键性策略工具。研究系统分析了OECD国家生育假期政策体系的政策设计与内容,发现其呈现出兼具灵活休假与弹性工作的制度安排、差异化补偿与成本共担的责任机制以及鼓励父母双方共同育儿的价值取向等政策特征。此外,研究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利用30个OECD国家1990—2020年家庭数据库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时间性”“经济性”以及性别“平等性”生育假期的政策效应,即“假期时长”“带薪假期时长”以及“设立父亲育儿假”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作为时间政策工具的生育假期具有积极的生育效应,但兼具经济杠杆属性的带薪假期对生育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建立性别平等取向的父亲育儿假政策亦是提振生育率的有效途径。对此,我国生育假期政策设计应灵活配比不同生育假期组合,适当延长父母育儿假,科学设置父母育儿假薪酬水平并形成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同步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与父亲假配额,促进“单系抚育”向“双系抚育”转变,以实现助推生育的政策目标。
满小欧杨扬李志新
关键词:生育性别平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