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峰

作品数:124 被引量:66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建筑科学
  • 4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1篇隧道
  • 31篇破坏模式
  • 17篇上限法
  • 15篇有限元
  • 15篇浅埋
  • 15篇围岩
  • 11篇浅埋隧道
  • 10篇连拱
  • 9篇连拱隧道
  • 9篇开挖
  • 8篇稳定性
  • 7篇断面
  • 7篇载力
  • 7篇承载力
  • 6篇隧道工
  • 6篇隧道工程
  • 6篇强度折减
  • 5篇地基
  • 5篇地质
  • 5篇断面隧道

机构

  • 118篇中南大学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中铁隧道集团...
  • 3篇中交第三航务...
  • 3篇新疆北新路桥...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贵州省交通规...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2篇贵州省交通运...
  • 2篇代尔夫特理工...
  • 2篇中铁隧道勘察...
  • 2篇云南省交通规...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山西省交通科...

作者

  • 121篇杨峰
  • 61篇阳军生
  • 23篇张学民
  • 23篇赵炼恒
  • 19篇王树英
  • 8篇张箭
  • 6篇王立川
  • 6篇肖小文
  • 6篇李亮
  • 6篇冯涵
  • 5篇罗强
  • 5篇石钰锋
  • 5篇但汉成
  • 4篇钟放平
  • 4篇张永兴
  • 3篇周海英
  • 3篇邹家鸿
  • 3篇胡涛
  • 3篇乔世范
  • 3篇袁立

传媒

  • 14篇岩土力学
  • 8篇岩土工程学报
  • 6篇铁道科学与工...
  • 5篇现代隧道技术
  • 5篇公路交通科技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中外公路
  • 2篇公路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公路工程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公路与汽运

年份

  • 8篇2025
  • 11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QP和上限法的非饱和土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计算被引量:12
2009年
综合考虑有效内摩擦角、有效黏聚力、基质吸力等非饱和土强度参数以及基底以下基质吸力随埋深增加而变化的工程实际(以水土特征曲线表征),采用多刚性块上限分析法对非饱和土条形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假定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是Mohr-Coulomb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的延伸,根据线性破坏准则和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一个承受竖向荷载的非饱和土地基承载力二维机动破坏模式。根据外力功率与内部耗能相等原理获得非饱和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目标表达式,并把其转化成一个求含有非线性约束的极限承载力上限解最小值计算模型。对建立的计算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参数取值对极限承载力量值具有非线性影响;土中基质吸力存在所引起的附加抗剪强度使非饱和土地基承载力较饱和土得到提高;土体内基质吸力分布方式和地下水位高低对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影响也较大,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基质吸力降低,极限承载力减小;非饱和土过渡为饱和土时,同类方法相比本解答是较优上限解。
赵炼恒李亮杨峰罗强但汉成邹金锋
关键词:非饱和土基质吸力地基承载力
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隧道裂损衬砌补强加固方法,主要以加肋钢筋、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个“环形加固结构”,以补强裂损衬砌。本发明易于实施,可避免对隧道衬砌大拆大换并最大限度降低对隧道运营的影响,修补工法、工艺快捷迅...
肖小文阳军生杨峰刘锦成王立川
文献传递
一种现场直剪流变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直剪流变试验方法及其装置,在现场切割土方柱,在土方柱四周和顶部扣上刚性板,在土方柱顶部刚性板的三角架上放一水平杠杆,另一端吊挂钢筋笼以备添加砂袋,采用百分表测试土方柱顶面在目标竖直压力作用下的竖直位移...
王树英阳军生杨峰张学民周海英邹家鸿肖小文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确定的极限分析方法被引量:84
2008年
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浅埋隧道围岩压力,构造了浅埋隧道围岩两种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并推导了理论公式。将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转化为一个数学优化模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了两种破坏模式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对照太沙基理论,对结果进行探讨,指出对于浅埋隧道而言,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隧道围岩压力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杨峰阳军生
关键词: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法破坏模式
浅覆大断面隧道长大管棚超前支护受力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湘桂线石头岗隧道下穿衡昆高速工程,在对85m超长Φ159m大管棚内力现场测试分析基础上,建立精细化的数值模型对长管棚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提出管棚预支护结构受力的纵向可按掌子面前方受拉段、掌子面后方受压段、靠近洞口受拉段分为Ⅰ,Ⅱ,Ⅲ区,其中:Ⅰ区呈凸起分布,峰值位于掌子面前方一定距离处;Ⅱ区为凹形分布,计算峰值位置滞后掌子面一定距离;Ⅲ区自洞口向内呈逐步减小趋势,峰值位于洞口处.各区间长度除Ⅰ区维持基本不变外,Ⅱ和Ⅲ区间长度随掌子面掘进而增长;各区内管棚受力也随隧道掘进而增长,且表现为先快后慢趋势.
耿大新石钰锋阳军生杨峰
关键词:隧道长大管棚现场测试
用颗粒流方法研究裂隙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岩石力学参数受其组成材料的细观力学性质和含有的裂隙控制。本文采用颗粒流方法,以校核试验参数的方法确定模型细观参数,进而建立不同高度和半径的圆柱模型,然后根据试样体积,在模型中添加不同数量的随机分布裂隙,研究裂隙对宏观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发现:1)对于不含有裂隙的试样,圆柱试样的高度和半径对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但试样半径对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比高度明显;2)对于含有裂隙的试样,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受试样半径和高度影响明显,表现为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高度或半径增加而呈现指数形式衰减;3)不同尺寸的裂隙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轴向应力之前,曲线斜率与试样尺寸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康石磊阳军生杨峰
关键词:颗粒流细观参数裂隙试样尺寸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光面爆破效果分析
本文从炸药破岩机理以及应力波通过节理、夹层传播规律来分析产生超、欠挖现象的原因,分析了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光面爆破效果,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指导实际的施工.
杨峰陈咏泉王新明阳军生
关键词:围岩隧道光面爆破应力波传播
文献传递
基于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的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法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复合锥优化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的极限分析自适应下限有限元计算方法。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在主应力空间中的棱线以及尖点处存在数值奇异性等问题,在极限分析有限元方法中的应用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近似化处理。如何准确有效地处理该屈服准则,一直是极限分析有限元方法中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复合锥优化技术将广义Hoek-Brown屈服函数转化为由半定规划(SDP)约束和幂锥规划(PCP)约束组成的复合锥优化约束,从而直接将该屈服准则应用到极限分析下限有限元方法中,不需要对其数值奇异性问题做额外近似处理。同时,采用所提方法处理屈服准则可以获得严格的下限解。为了提高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引入一种基于单元节点应力的自适应加密策略,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极限分析自适应下限有限元计算程序,并开展经典案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取较高精度的下限解。
孙锐阳军生李雨哲杨峰刘守花
关键词:有限元HOEK-BROWN
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和稳定性问题对于隧道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和滑移线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存在诸多困难。而有限元法在模拟隧道围岩失稳破坏时需进行大量的迭代计算,耗费机时且可能存在收敛问题。相比而言,...
杨峰
关键词: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法强度折减法
文献传递
基于强度折减和上限有限元的椭圆形毛洞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将强度折减法引入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并编制计算程序,针对椭圆形毛洞隧道围岩稳定性和破坏模式开展计算分析,获得了围岩抗剪强度参数、隧道埋深、跨度等与安全系数的关系曲线,并探讨了围岩强度折减极限状态对应的刚性块体破坏模式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法可方便嵌入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非线性规划模型;围岩安全系数与其围岩强度参数正相关,与埋深比和跨度比负相关;隧道跨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当隧道跨度与高度比(B/D)由0.5增加到2.0时,安全系数降低幅度处于27%-46%之间;强度折减极限状态下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所得围岩破坏模式形态鲜明,其主要滑动破坏面由隧道底部或边墙处延伸至地表,错动的滑移线集中于隧道拱部和边墙上方,而水平破坏区域延伸范围均小于1.5倍隧道高度.
康石磊杨峰张箭阳军生
关键词:强度折减非线性规划破坏模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