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妮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疗法
  • 2篇内观
  • 2篇内观疗法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伴发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社会
  • 1篇心理社会功能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抑郁

机构

  • 9篇西安市精神卫...
  • 2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杨亚妮
  • 4篇张海艳
  • 4篇蔺华利
  • 3篇朱俊艳
  • 2篇陈元堂
  • 2篇陈筱山
  • 1篇李超
  • 1篇金天博
  • 1篇雷莹
  • 1篇行养玲
  • 1篇刘祥芹
  • 1篇程淑亮
  • 1篇刘晓凤
  • 1篇高成阁
  • 1篇张海燕
  • 1篇郭晓娟
  • 1篇陈良梅
  • 1篇王锦

传媒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NK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ANK3中9个SNP的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Mass ARRAY Assay高通量技术,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检测49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判断精神分裂症和其关联性。结果 ANK3中rs958852与精神分裂症风险降低相关,rs10994336,rs10994338和rs4948418与精神分裂症风险增加相关(rs10994336,OR=2.00,95%CI:1.01-3.94,P=0.047;rs10994338,OR=1.99,95%CI:1.01-3.93,P=0.047;rs4948418,OR=2.00,95%CI:1.01-3.94,P=0.047)。结论 ANK3基因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联,其中rs10994336,rs10994338,rs4948418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发生有关,rs958852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减少有相关。
郭晓娟杨亚妮亢万虎金天博马旖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缓解期分裂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社会功能的比较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探讨缓解期分裂症和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PD)认知功能损害模式和心理社会功能的差别.方法 采用8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对缓解期分裂症32例、缓解期BPD30例和正常对照组34例进行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记忆和执行功能的评定,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各组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缓解期分裂症组除StroopC和数字广度测验-顺背外,其余15个神经心理学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0.05或P<0.01),缓解期BPD只有9个指标差于对照组,缓解期分裂症组的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StroopCW得分比缓解期BPD差[分别为(8.13±3.35)分,(12.11±3.72)分,(6.00±3.09)分,(9.78±3.60)分;(48.61±15.73)分,(69.33±21.04)分,P<0.05],比缓解期BPD损害严重,但是在WCST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数字广度测验-倒背和TMT-B上两组的操作结果无显著性的差别,损害同样严重,缓解期BPD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缓解期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缓解期BPD的认知损害领域和缓解期分裂症存在一些重叠,而缓解期分裂症的损害更为广泛和严重;缓解期BPD的心理社会功能好于缓解期分裂症.
蔺华利张海艳杨亚妮程淑亮
关键词:心理社会功能
内观疗法对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对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192例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别入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后伴发焦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内观疗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家庭功能和抑郁焦虑症状.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2.24,2.43,P<0.05);治疗后研究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51、2.41,P<0.05);研究组治疗6周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2.37、2.35,P<0.05).结论内观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家庭功能.
朱俊艳陈筱山陈元堂杨亚妮
关键词:脑梗死焦虑内观疗法家庭功能
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障碍(B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对缓解期BPD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记忆和执行功能的评定,并对上述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和临床变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完成分类数、WCST持续性错误数、WCST非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应答数、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均与病程、住院次数、躁狂发作次数、抑郁发作次数呈显著性相关(P<0.05或P<0.01),数字广度测验-倒背和住院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程越长、住院次数和发作次数越多,缓解期BPD患者认知功能测验成绩越差。
蔺华利杨亚妮张海艳雷莹
关键词:影响因素
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基因3端翻译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8636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0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析SNAP-25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果①患者组与对照组rs8636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Х^2=2.69,v=1,P〉0.05;Х^2=2.52,13=1,P〉0.05)。②患者组与对照组SNAP-25基因rs8636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454,P〈0.05;Х^2=7.033,P〈0.05);③患者组C/C基因型频率(65.0%)和C等位基因频率(79.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48,P〈0.05;OR=1.50);患者组T/T基因型频率(5.7%)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453,P〉0.05)。结论SNAP-25基因rs8636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关联。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李超高成阁蔺华利陈良梅张海燕杨亚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基因病例对照研究
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改良电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朱俊艳行养玲杨亚妮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奋乃静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7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指标)用以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以及分言语学习和记忆。结果:治疗第12周末,帕利哌酮缓释片组除Stroop-c、连线测验A和数字广度测验-顺背外其它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而奋乃静组共有7项指标恶化,包括即刻和延迟逻辑记忆、Stroop-CW、TMT-B、数字广度测验-倒背、即刻和延迟视觉再生;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绝大多数认知功能测查结果优于奋乃静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奋乃静对认知功能的某些方面有损害。
杨亚妮蔺华利张海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奋乃静抗精神病剂
氨磺必利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80名,运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阿立派唑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和阿立派唑单药治疗,8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开始后第4周和第8周观察评价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氨磺必利和阿立派唑均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0.05),但是在降低的幅度上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治疗可导致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升高、心电图QT间期延长,而阿立派唑治疗对此几乎没有影响。而且阿立派唑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氨磺必利(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均可有效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阿立派唑相比于氨磺必利是一种更安全的女性抗精神分裂药物。
张海艳王锦华杨亚妮刘晓凤刘祥芹王锦
关键词:氨磺必利阿立派唑PANSS泌乳素QT间期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情绪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治疗常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观疗法,治疗6周.在入组时和出组时分别对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结果第6周研究组HAMD、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2.37、2.33、2.36,P<0.05);研究组第6周HAMD、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第0周(t=2.31、2.42、2.47,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第6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第0周(P<0.05).结论内观疗法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朱俊艳陈筱山陈元堂杨亚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内观疗法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