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大庆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甾体
  • 1篇代谢流
  • 1篇底物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素
  • 1篇生物转化
  • 1篇缬氨酸
  • 1篇羟化
  • 1篇羟化反应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化
  • 1篇羟基化反应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B1
  • 1篇物量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绿僵菌
  • 1篇绿色木霉
  • 1篇麦角

机构

  • 4篇江南大学

作者

  • 4篇杜大庆
  • 4篇张星元
  • 2篇姜绪林
  • 2篇刘玲玲
  • 2篇杨毅
  • 1篇孙瑶
  • 1篇赵允麟
  • 1篇章志兰

传媒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生物量的测定及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被引量:15
2005年
为了测定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的生物量,采用紫外分光检测固态发酵过程中麦角固醇的量.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在75℃恒温水浴中反应0.5h,用乙醚萃取,乙醇定容,紫外282nm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并得到了最佳的培养基组合:碳源为蔗糖,无机氮源为(NH4)2SO4,水料质量比为2.2,pH为5.5.用该培养基,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21.0%和44.1%.
姜绪林孙瑶杨毅杜大庆张星元
关键词: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生物量麦角固醇
黑根霉对甾体的C_(11)α羟基化反应被引量:2
2006年
从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对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C11α-羟基化反应发酵过程曲线开始,考察了碳源、pH对黑根霉的甾体羟基化转化过程的影响.100L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碳源C(葡萄糖:糊精为1:1),转化率比对照提高2%.100L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期(从投料开始计)调pH至4.0~5.0,转化率提高3%.
杜大庆刘玲玲张星元冯文中
关键词:黑根霉甾体
生物素和VB_1在谷氨酸棒杆菌过量合成缬氨酸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5年
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AATV341进行生物素和VB1添加量的实验,探讨了生物素和VB1添加量对该菌株菌体质量及缬氨酸产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对AATV341进行的胞内外某些特定氨基酸和有机酸检测,研究了这两种维生素对碳架代谢流的分布,尤其是对丙酮酸节点处的代谢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素添加量在40μg/L时,菌体质量和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明显提高,谷氨酸在胞外累积降低;VB1的适量添加,可提高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降低发酵液中乙酸和草酰乙酸的含量.
杨毅章志兰姜绪林杜大庆张星元
关键词:缬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生物素维生素B1草酰乙酸
金龟子绿僵菌对甾体底物11-α羟化反应的工艺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甾体底物16α、17α-环氧黄体酮(16α,17-αepoxy-4-pregnene-3,20-dione)的羟化反应工艺,考察了培养基组成、接种量、投料时间、转化时间、溶料方式、发酵级数等因素,探索了稀释发酵液以提高转化效率的新工艺。
刘玲玲杜大庆张星元赵允麟
关键词:甾体羟化金龟子绿僵菌生物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