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栓肺栓塞(PE)的老年患者82例,根据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老年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接受随访的老年PE患者中,预后良好患者49例,预后不良27例,其中死亡18例(23.68%),PE复发9例(11.84%);既往VET史、合并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DVT)、右心功能不全、治疗前氧分压(PaO_2)<60 mm Hg、治疗后栓塞面积>30%、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50 mm Hg、治疗后SPAP>40 mm Hg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回顾分析发现,既往VET(OR=1.348)、右心功能不全(OR=2.425)、合并肿瘤(OR=3.898)、治疗后SPAP>40 mm Hg(OR=1.613),治疗后栓塞面积>30%(OR=1.824)是影响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VET、右心功能不全、合并肿瘤、治疗后SPAP>40 mmHg及治疗后栓塞面积>30%为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