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霞

作品数:25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穴位
  • 7篇综合征
  • 6篇穴位电刺激
  • 6篇疲劳综合征
  • 6篇慢性
  • 6篇慢性疲劳
  • 6篇慢性疲劳综合...
  • 6篇经皮穴位电刺...
  • 5篇针刺
  • 5篇随机对照研究
  • 5篇疗效
  • 5篇产后
  • 4篇上肢
  • 4篇卒中
  • 3篇腰痛
  • 3篇抑郁
  • 3篇针灸
  • 3篇缺血
  • 3篇卒中后
  • 3篇量表

机构

  • 24篇湖州市中医院
  • 15篇湖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李金霞
  • 15篇谢晶军
  • 5篇孙琦
  • 5篇郭小青
  • 5篇李烨
  • 3篇张磊
  • 2篇林咸明
  • 2篇王娅玲
  • 1篇马妍洁
  • 1篇沈袁
  • 1篇姚旭
  • 1篇朱云
  • 1篇王飞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2014浙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针刀配合旋后牵伸法治疗50例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针刀结合旋后牵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均采用微针刀结合旋后牵伸法治疗,统计临床综合疗效,分别将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疗前后肘屈伸和内外旋被动关节活动度(PRO...
张磊李金霞王娅玲傅瑞阳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中医外治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9例CF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6例)。治疗组采用TEAS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2±2)mA],对照组进行同穴位模拟TEAS(电流强度1mA),每次30min,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后),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进行疼痛症状评价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F—MPQ、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F-MPQ、SF-36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SF-MPQ、SF-36评分[(96.77±2.1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能改善CFS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
李金霞谢晶军郭小青李烨潘中强傅瑞阳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经皮穴位电刺激
微针刀疗法联合理筋调错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紊乱
李金霞张磊傅瑞阳
关键词:骶髂关节紊乱产后病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任督脉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组)。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4±2)m A],对照组进行与观察组相同穴位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电流强度1 m A),两组均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共1个疗程。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价患者疲劳症状,躯体及心理健康报告(somatic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report,SPHERE)评价潜在症状,同时观察TEAS疗法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FSS评分及SPHER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FSS评分及SPHER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01),且观察组FSS评分及SPHERE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01);整个治疗过程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任督脉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和潜在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李金霞谢晶军潘中强郭小青李烨傅瑞阳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经皮穴位电刺激任脉督脉随机对照试验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脱落5例)和治疗组(48例,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大椎与命门、神阙与关元[电流强度(12±2)m A],对照组进行同穴位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电流强度1 m A),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PSQI各维度分值、PSQI总分及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分值及PSQI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SF-36评分显著上升(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的分值及PSQI总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0.05),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SF-36评分上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郭小青李金霞谢晶军李烨傅瑞阳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经皮神经电刺激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调神针法”对产后腰痛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观察"调神针法"对产后腰痛的影响。方法:将98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脱落4例,45例进入统计分析,观察组脱落2例,47例进入统计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调神针法",穴取百会、内关、太冲,每次治疗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10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简式McGi1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程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抑郁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SF-MPQ中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01),ODI评分及EPDS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P<0.01)。结论:"调神针法"配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常规针刺均可有效改善产后腰痛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及抑郁等症状,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李金霞谢晶军郭小青李烨傅瑞阳
关键词:产后腰痛针灸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随机对照试验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作用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的排尿状况和两组患者盆底肌肉收缩力评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尿垫试验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的排尿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研究组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进行干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状况以及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降低患者尿垫试验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张礼娟朱云李金霞
关键词:老年女性尿失禁
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配合...
谢晶军李金霞孙琦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针刺脑卒中临床疗效
“胖五针”穴位埋线治疗产后体质量滞留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胖五针”穴位埋线治疗产后体质量滞留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产后体质量滞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治疗组脱落3例,42例进入统计分析。对照组采用限能量均膳食原则,制定个性化热量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胖五针”穴位埋线,每2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重滞留、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体质量滞留、BMI、腰围、腰臀比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2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无病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胖五针”穴位埋线可改善产后体质量滞留的情况,调节内环境,达到减重的效果。
谢晶军李金霞
关键词:穴位埋线
不同时程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水通道蛋白-4及紧密连接蛋白-5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电针(取穴百会、水沟)预处理对继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水通道蛋白-4(AQP4)及紧密连接蛋白-5(CLN5)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预处理7d组及电针预处理15d组,电针预处理7d组及电针预处理15d组分别给予持续7d、15d的电针(取穴百会、水沟)预处理。待上述预处理结束后,参照Longa改良线栓法将模型组、电针预处理7d组及电针预处理15d组大鼠制成单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术中仅分离颈总动脉,不栓塞中动脉血流。各组大鼠于大脑中动脉栓塞90min后进行再灌注。于制模24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脑屏障AQP4、CLN5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情况。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血脑屏障AQP4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CLN5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7d组及15d组AQP4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CLN5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与电针预处理7d组比较,电针预处理15d组AQP4阳性细胞数[(25.15±0.55)个/每高倍镜视野]及其mRNA表达(1.16±0.04)下调幅度、CLN5阳性细胞数[(62.88±0.61)个/每高倍镜视野]及其mRNA表达(0.80±0.03)上调幅度均更显著(P〈0.05)。 结论不同时程电针(取穴百会、水沟)预处理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AQP4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促进CLN5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以电针预处理15d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好;电针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可能与调节脑缺血再灌后血脑屏障AQP4、CLN5及其mRNA表达有关。
林咸明李金霞姚旭
关键词:电针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水通道蛋白-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