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立芳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双星
  • 2篇相接双星
  • 1篇地心
  • 1篇云台
  • 1篇灾变
  • 1篇双星演化
  • 1篇望远镜
  • 1篇密近双星
  • 1篇开普勒
  • 1篇火星
  • 1篇哥白尼
  • 1篇观测值
  • 1篇UMA
  • 1篇CCD
  • 1篇测光
  • 1篇测光系统
  • 1篇W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云...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5篇李立芳
  • 1篇张奉辉
  • 1篇杨毓兰

传媒

  • 2篇云南天文台台...
  • 1篇物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开普勒拯救火星大“灾变”
2011年
在每隔32年的某几个星期内,无论是托勒密的地心体系还是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所预测的火星位置都与观测值有大约5°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第谷(Tycho Brahe)1593年所发现的火星大灾变.本栏目是经美国物理联合会(AIP)授权,
韩冀李立芳
关键词:火星灾变开普勒观测值哥白尼地心
云台1m镜PI1024TKB CCD UBVRI测光系统被引量:1
1999年
给出了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PI1024TKBCCDUBVRI测光系统的光谱响应曲线、中心波长和半宽。
杨毓兰李立芳
关键词:CCD望远镜测光系统
密近双星的演化链
2000年
本文对密近双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概括。从观测和理论计算等不同角度讨论了判断密近双星演化阶段的主要方法。在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类型密近双星的性质和演化阶段。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密近双星演化链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给出了短周期食双星APAur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该双星的光变曲线是不对称的 ,第二极大明显比第一极大高 ,即具有明显的反O’Connel效应。用Wilson程序 (92版 )对实测光变曲线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该双星的轨道参量和物理参量。结果表明APAur是一个深相接的A次型WUma型相接双星。根据APAur性质 ,分析了产生O’Connell效应的物理机制。指出物质交流效应不能解释APAur光变曲线的不对称性。导致APAur光变曲线不对称的物理原因可能是子星的类太阳活动 (或 )公共包层中的环流效应。然后利用Wil son方法求出了APAur的星斑参量和轨道参量。最后讨论了APAur的演化阶段和它的演化前途 ,主要结论如下 :1、APAur是一个已演化了的相接双星 ,它带有一个已演化离开主序的次子星。2、APAur是一个相接程序很高的相接双星 ,同时质量比很小 ,这样的双星系统是不稳定的。由于它的不稳定性 ,次星可能被主星“吞食”掉而演化成一个单星 ;或者通?
李立芳
关键词:密近双星相接双星
相接双星的结构和演化模型研究
李立芳
关键词:相接双星
文献传递
双星演化及其应用
李立芳张奉辉
该项目发展了Eggleton的恒星结构演化计算程序,应用于研究相接双星;发现相接双星的能量转移发生在公共包层的辐射平衡区域;获得了与观测统计相一致的结果;在考虑子星的自转角动量情况下推测出相接双星的演化寿命约为7Gyr,...
关键词:
关键词:双星演化W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