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春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4篇膝关节
  • 4篇护理
  • 3篇术后
  • 3篇老年
  • 2篇腰椎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室
  • 2篇疼痛
  • 2篇膝关节镜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康复
  • 2篇老年慢性
  • 2篇骨关节
  • 2篇关节镜
  • 2篇关节炎
  • 2篇关节置换
  • 1篇锻炼治疗

机构

  • 14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作者

  • 14篇李淑春
  • 4篇季有波
  • 3篇王春昕
  • 3篇王艳丽
  • 3篇李雪
  • 3篇韩梅
  • 3篇金辉
  • 2篇李秋菊
  • 2篇张虹
  • 2篇李欢
  • 1篇刘钦毅
  • 1篇赵惠敏
  • 1篇何艳平
  • 1篇李容杭
  • 1篇邹莹
  • 1篇张佳璐
  • 1篇赵会敏
  • 1篇李兴芳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第17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眼球按摩在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14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行青光眼滤过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眼球按摩。观察两组眼压、滤过泡形成率、数字法疼痛评估法(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评分,统计并发症。结果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的眼压及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滤过泡形成率、QOL-10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进行眼球按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促进滤过泡的形成。
韩梅李淑春张佳璐王宇
关键词:青光眼眼球按摩康复治疗
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护理干预
2018年
研究分析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膝关节镜手术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均为48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特定时间段内关节肿胀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处的肿胀值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膝关节主管功能评分亦如此,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加压包扎、持续冰敷,并进行一定强度的功能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肿胀、疼痛感的消退,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该护理干预方法可以考虑临床推广使用。
王艳丽李淑春韩梅李欢王红颖
关键词:护理干预加压包扎冰敷膝关节镜手术关节肿胀
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康复护理
2017年
观察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康复护理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全面康复护理可使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感有效减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李淑春
关键词:骨关节炎疼痛康复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我个脏器的损害。
李雪李秋菊王春昕李淑春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护理体会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将实行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行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的另75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并发症率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JOA评分,且治疗优良率较高,安全性高,患者极为满意。
李淑春韩梅王艳丽李欢
关键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阻滞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腰腿疼痛的疗效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老年慢性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腰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单纯行神经阻滞治疗。治疗3 w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定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JOA评分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VAS、JOA评分显著改善(均P<0.05),并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良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68%,P<0.01)。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明显缓解老年慢性腰腿疼痛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李淑春金辉李雪季有波
关键词:神经阻滞腰背肌锻炼腰椎功能
富血小板血浆介入注射治疗老年慢性胸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介入注射治疗胸椎小关节源性老年慢性胸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胸椎小关节源性老年慢性胸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PRP介入注射组。前者采用口服药物保守治疗;后者在影像引导下进行胸椎小关节及周围PRP介入注射治疗。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胸背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Q)评估胸椎功能;改良MacNab评分评估主观治疗效果,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PRP介入注射组胸背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6个月,PRP介入注射组胸背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PRP介入注射组ODI、RMQ评分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PRP介入注射组改良MacNab评分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PRP介入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局部小关节炎症反应引起的老年慢性胸背痛,提升胸椎功能,适合推广应用。
吴九平朴颖鑫李淑春刘钦毅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内外联合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内治疗(关节腔灌注、关节手法调整)联合膝关节外周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60膝,关节腔内治疗(玻璃酸钠关节腔灌注、关节手法调整)联合膝关节外周软组织松解治疗;对照组50例58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2组症状、体征改善及综合疗效。结果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进行比较,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综合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内外联合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康复疗效显著。
季有波张虹李淑春冯士宾金辉
关键词:老年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腔注射按摩疗法软组织松解
髋关节置换术后矫正鞋的应用
目的:目前矫正鞋临床应用对于骨科髋关节骨折及股骨疾病术后病人下肢的稳定度、外展的角度、预防局部的压疮以及患肢的保暖等各方面研究。方法:其中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因髋关节骨折及股骨疾病入院手术治疗的64例...
李雪王春昕李秋菊李淑春
关键词:髋关节术后
三维步态分析仪对中医经筋疗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仪测量下肢步态参数,评价中医经筋疗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招募因单侧膝骨关节炎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每天接受中医经筋疗法,一共治疗4周。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步态评估,记录步态特征中的时间空间参数(步长、步宽、步幅、步速、步频)、运动学(膝关节的角度、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地面反力、关节受力、力矩等)、肌电活动等多方面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经筋疗法治疗后患侧步幅、步频、步速、患侧单腿支撑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治疗后步长、步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后承重反应期最大屈膝角度、支撑相中期最大伸膝角度、摆动相最大屈膝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治疗后可见矢状面第1次、第2次最大伸膝力矩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矢状面的最大屈膝力矩与治疗前比较减小(P <0.05)。结论三维步态分析可以精确测量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步态参数,中医经筋疗法可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金辉李淑春马廷健兰宏佳季有波
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膝关节置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