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仙 作品数:81 被引量:217 H指数:9 供职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蒌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蒌叶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其味辛、微甘、性温,可以治疗风寒咳嗽、胃寒痛、湿疹等症,其叶具有强烈而辛辣的芳香气味,在亚洲广泛用于咀嚼剂。化学分析表明,蒌叶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及萜类、生物碱、多酚、黄酮类等代谢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蒌叶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癌、抗虫、抗炎、抗疟疾、抗糖基化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蒌叶的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旨在为蒌叶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姜太玲 沈绍斌 周迎春 熊贤坤 刘倩 段春芳 李月仙 张林辉 宋记明 刘光华关键词:生物碱 酚类 抑菌作用 抗氧化作用 抗癌作用 卷叶木薯及其突变体叶片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2024年 为解析卷叶木薯叶片异常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代谢通路,以正常卷叶木薯叶片(JY)、突变株展叶叶片(ZY)和突变株卷叶叶片(BJ)为试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DESeq差异分析结果显示,ZY vs BJ、JY vs ZY、JY vs BJ分别有327(255个上调,72个下调)、1085(337个上调,748个下调)、689(381个上调,308个下调)个DEGs,有19个DEGs是3个比较组共同表达的。GO功能分析显示,DEGs在刺激反应、膜的组成部分、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等途径差异显著。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在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等通路较为活跃。进一步对变异展叶与同株的卷叶和其他植株正常卷叶的DEGs分析发现集中富集到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这可能是展叶突变体形成的关键因子。展叶与卷叶差异基因的主要KEGG代谢通路有9条,重要差异基因有9个。对不同类型叶片显微分析发现突变后的展叶木薯上表皮细胞层数增加、海绵组织结构变得疏松、维管束细胞减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木薯叶片异常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木薯遗传改良、种质创新挖掘提供基因资源和改良策略。 肖明昆 严炜 宋记明 宋记明 刘倩 张林辉 李月仙 刘倩 段春芳 周迎春 李月仙 熊贤坤 罗鑫 沈绍斌 刘光华关键词:木薯 突变 差异基因表达 云南保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杂草种群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云南保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杂草种群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当地的农田杂草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在保山石漠化地区选择主要作物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核桃(Juglans regia L.)、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玉米(Zea mays L.)进行农田杂草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30科49种杂草,其中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杂草种类最多,发生频度最高的前10种杂草分别是:白花鬼针草(BidenspilosaL.var.radiata Sch.-Bip.)、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荷莲豆草(Drymaria diandr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生态位宽度值前10的杂草与发生频度最高的杂草种类一致。核桃地的杂草物种数最多,烟草地最少,样地Shannon(H)指数、均匀度平均数分别为2.83、0.64,农田两两间的Jaccard相异系数、Baray-Curtis距离系数最大的为核桃与烟草,烟草与玉米的Jaccard相异系数最小,距离系数最小的为核桃与玉米,其平均数分别是0.67、0.74,说明保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田杂草多样性高,应结合土壤气候、农事操作等科学防治杂草。 刘倩 严炜 张林辉 沈正松 熊贤坤 熊贤坤 周迎春 周迎春 段春芳 李月仙 李月仙 李亚男 杜丽 刘光华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 种群 多样性 一种山地木薯高产高效栽培结构及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木薯高产高效栽培结构及栽培方法,属于种植领域。该栽培方法包括整地、品种选用、种植、芽向选择、定杆及采收。该方法以种茎选择、增加种植株数、确定种植芽向、节约种植成本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了植株的形态学上端容... 宋记明 刘光华 严炜 段春芳 李月仙 沈正松 肖明昆 车彬 耿沙 刘倩 熊贤坤一种木薯根腐病病原取样保藏试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薯根腐病病原取样保藏试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原料:改性木质素纳米颗粒、山梨醇、海藻糖‑脯氨酸复合物、CTAB缓冲液、抗坏血酸、氯霉素、葡萄糖、二甲基亚砜、甘油。在本发明中改性... 段春芳 姜太玲 严炜 李月仙 宋记明 刘光华 沈绍斌 熊贤坤 肖明昆 刘倩 沈正松 耿沙 车彬 罗鑫 张林辉 周迎春 白丽娜4个木薯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试种初报 本文对4个木薯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试种情况进行了介绍。引种的新选048、SC5(华南5号)、SC8(华南8号)、SC205(华南205)4个木薯品种均适应种植于云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其中华南5号在三个试验点的产量表现较好,... 张林辉 刘光华 刘倩 李月仙 严炜 郭容琦 娄予强 段春芳关键词:良种培育 引种驯化 不同叶片采摘量及采摘时间对华南205木薯主要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研究木薯不同叶片采摘量及采摘时间对木薯主要生长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华南205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试验方法,测定木薯叶的不同采摘量、不同采摘时间对木薯株高、主茎粗、主茎高度、单株鲜茎叶重、单株鲜薯重及鲜薯淀粉含量、收获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木薯叶的不同采摘量对株高、主茎粗、主茎高度、单株鲜茎叶重及单株鲜薯重等5项生长性状影响大,方差分析及F测验结果显示均为极显著差异,不同采摘时间对株高、单株鲜茎叶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较大;此外,所有处理的单株鲜薯重均较对照有所增加,种植3个月后,每次采摘量为1/3,每30 d采摘1次处理的株高、主茎粗、主茎高度、单株鲜叶重、单株鲜薯重等生长性状指标达到最大值,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也达到最大,而且获得的叶片量在所有处理中排位为第三,为最优处理。【结论】种植3个月后,每次采摘量为1/3,每30 d采摘1次为华南205的最佳采摘方式。 刘倩 段春芳 李月仙 娄予强 严炜 张林辉 李亚男 刘光华关键词:木薯 叶片 采摘时间 生长性状 云南木薯藻斑病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2024年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受藻斑病危害,‘华南124’‘南植188’‘南植199’等主栽品种均受害,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上。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结果得出藻斑病可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流行高峰期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对藻斑病病情指数与病害流行月均温度、日均温差、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式Y=38.6096-2.1033 X_(1)-0.5175 X_(2)+0.325 X_(3),表明月均温度、日均温差和湿度是影响藻斑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且与月均温度和日均温差成负相关,与湿度成正相关。 段春芳 宋记明 宋记明 刘倩 李月仙 刘倩 沈正松 李月仙 王文雨 熊贤坤 白丽娜 沈绍斌 刘光华关键词:木薯 藻斑病 一种腊肠树苗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肠树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腊肠树上成熟黑褐色果荚,阴干后敲碎果荚取出健壮饱满的种子;将种子装入纱布袋或网袋中,然后放入热水中,水浸泡24h;采用方形黑色的育苗盘;把基质淋透水,再在基质中间打一孔... 张林辉 白丽娜 姜太玲 严炜 沈绍斌 肖明昆 李月仙 车彬 段春芳 沈正松 罗鑫云南油棕引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7 2011年 对油棕及国内引种研究现状作了概述,并对云南油棕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张林辉 刘光华 娄予强 郭容琦 刘倩 李月仙 严炜 段春芳关键词:油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