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7 被引量:12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关节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宣肺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普拉克索
  • 1篇隐匿性骨折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增强磁共振
  • 1篇增强磁共振成...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新辅助...
  • 1篇软坚
  • 1篇软坚散
  • 1篇塞来昔布
  • 1篇肾损

机构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6篇李晶
  • 1篇周长玉
  • 1篇许茂盛
  • 1篇张治金
  • 1篇潘建锋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中的诊断比较被引量:68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经关节镜或手术定性确诊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患者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21~67(44.35±8.77)岁,病程1~6(4.64±1.75)d;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85±2.78)kg/m^(2)。收集63例患者的MSCT和MRI检查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并评价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和关节面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63/63),95.24%(60/63),42.86%(27/63)和36.51%(23/63),MSCT的检出率分别为49.21%(31/63),41.27%(26/63),0.00%(0/63)和1.59%(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MSCT(P<0.05)。结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对关节腔、关节面及骨髓等周围组织病变诊断准确性较高,可降低临床误诊风险。
叶清岚李晶候金丹蔡磊熊星王海姣
关键词: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宣肺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血清SP、NO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观察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宣肺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其对肠神经递质血清P物质(S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热结津亏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麻仁丸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宣肺通便方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和血清肠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期间,观察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无脱落病例,最终观察组52例、对照组53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75.47%,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总体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PAC-QOL量表中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等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SP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NO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宣肺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借助肺-肠轴,通过上调SP和下调NO,从而达到改善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卢建珍裴静波潘建锋李晶周文英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麻仁丸P物质
3.0TMR功能成像评价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前后3.0TMR功能成像各项指标变化特点,为NAC的疗效评价与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对27例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乳腺癌且接受NAC的患者行NAC前、后乳腺3.0TMRI扫描。对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等多指标定量分析。化疗结束后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取得病检结果。结果病灶ADC值有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NAC后TIC渐趋平缓,可由流出型到平台型或上升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AC化疗前后动态增强扫描的半定量参数(EER、Tmax、Emax)的变化有效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EER、Tmax、E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结合动态增强TIC与半定量参数可早期预测与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为乳腺癌诊治提供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
李晶许茂盛周长玉
关键词: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扩散加权成像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的制备与评价
目的 研究盐酸普拉克索凝胶骨架型缓释片的处方工艺。以原研制剂为参照,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盐酸普拉克索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运用粉体学综合特性测试仪测定盐酸普拉克索粉体学特...
李晶
关键词: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处方筛选
文献传递
血清PGC-1α水平在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物1α(PGC-1α)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继发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68)和非AKI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收集确诊脓毒症时患者空腹静脉血和尿液标本,检测血清PGC-1α、降钙素原(PCT)、乳酸(Lac)、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AKI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PGC-1α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GC-1α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合并基础病史、原发感染部位比例及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KI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及PCT、sCr、NGAL等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P <0.05),而eGFR、PGC-1α则显著低于非AKI组(P <0.05)。二元logist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sCr、NGAL、eGFR、PGC-1α是脓毒症患者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PGC-1α水平与sCr、NGAL呈负相关性(r=-0.302、-0.635,均P <0.05),而与eGFR呈正相关(r=0.475,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C-1α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继发AKI的诊断效能优于NGAL和eGFR。结论 PGC-1α在脓毒症继发AKI患者的早期血清中明显升高,其或可作为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有效预测指标。
李晶陆芹芹崔艳飞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
活血软坚散外敷对肘关节损伤后骨化性肌炎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软坚散外敷对肘关节损伤后骨化性肌炎(TMO)的预防效果。方法:100例肘关节损伤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复位或手术治疗后,依照患者个人意愿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29例,西药组38例,中药组33例,西药组口服塞来昔布,中药组外敷活血散结散,连续用药30 d;观察3组患者1、3、12个月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及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记录TMO发生病例数。结果:中药外敷组与西药组损伤后各时段血清ALP水平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肘关节功能评分在各时段较空白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TMO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两用药组间ALP水平、Mayo评分和TMO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5)。结论:中药活血软坚散外敷可有效预防肘关节损伤后TMO发生,且安全无副作用。
侯长举李晶张治金
关键词:骨化性肌炎肘关节损伤塞来昔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