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昊

作品数:43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混凝土
  • 6篇教学
  • 4篇冻融
  • 4篇水力
  • 4篇教育
  • 4篇课程
  • 3篇教学研究
  • 3篇教育专业
  • 3篇工程教育
  • 3篇工程教育专业...
  • 3篇钢筋
  • 2篇冻融循环
  • 2篇锈蚀
  • 2篇压强度
  • 2篇院校
  • 2篇载力
  • 2篇再生骨料
  • 2篇再生骨料混凝...
  • 2篇粘钢
  • 2篇粘钢加固

机构

  • 4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6篇内蒙古建筑职...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包头钢铁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3篇李昊
  • 16篇张园
  • 6篇周海龙
  • 5篇李平
  • 3篇王海龙
  • 3篇文恒
  • 2篇安珍
  • 2篇贾文亮
  • 2篇冀鸿兰
  • 2篇张琴
  • 2篇杜丹丹
  • 2篇牟献友
  • 2篇王宏
  • 1篇张圣微
  • 1篇张晓晶
  • 1篇杨逸隆
  • 1篇李奉阁
  • 1篇李雪松
  • 1篇梁文
  • 1篇史小红

传媒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高教学刊
  • 2篇中国职业技术...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2篇大学教育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包头钢铁学院...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科教文汇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8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被引量:5
2022年
新工科对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工科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以及为了实现该模式应采取的有效方略和基本要求。
周海龙李昊王海龙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
桥面铺装层设计、施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张丽张园李昊
关键词:桥面铺装层路面设计刚性路面半无限地基受力情况干缩裂缝
冻融作用下黄河内蒙古段砂质粉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回归模型研究
2024年
为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岸坡土体强度特性与干密度、含水率及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文中基于三轴剪切试验,研究黄河内蒙古段砂质粉土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的排序大小和显著性,并构建黄河内蒙古段砂质粉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砂质粉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与初始干密度呈正比,与初始含水率呈反比。粘聚力和抗剪强度受冻融作用的影响较大,土体经历10次冻融后,其粘聚力下降22.53%-58.85%,抗剪强度下降22.67%-58.91%,内摩擦角受冻融作用的影响较小,整体趋于稳定;砂质粉土粘聚力、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冻融循环次数,土体粘聚力和抗剪强度不仅受土体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单因素的影响显著,且与土体初始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及初始干密度和冻融循环次数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影响;而土体内摩擦角只受土体初始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单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基于土体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建立的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回归模型吻合度较好,可以用于估算黄河内蒙古段岸坡粉土的强度,研究结果可以为河岸堤防的整治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杨震冀鸿兰李昊李昊牟献友宋泓泽
关键词:冻融作用抗剪强度正交试验黄河内蒙古段
一种农业用水的水质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用水的水质检测装置,涉及农业水土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装置包括水质检测组件、抽水组件和供能组件,能够通过电子水泵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进行多层水质分析。装置配备多参数水质检测仪,能够检测如pH值、T...
杜丹丹于淑玉李晋宁于广才李昊
冻融循环下黄河堤岸砂质壤土宏微观特性变化及强度损伤机制研究
2025年
黄河内蒙古段天然堤岸由非均质土体组成,在冻融循环下土体强度极易劣化。文中采用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核磁共振(NMR)试验和粒径分析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和初始干密度对堤岸土体宏微观特性的影响,探讨其强度冻融损伤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可显著增强土体强度。土体的初始干密度由1.37g·cm^(-3)提高到1.52g·cm^(-3),经历15次冻融循环后偏应力峰值最大可提高166.63kPa,抗剪强度从104.03kPa升至164.30kPa,抗剪强度损失率明显减小;不同初始干密度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受冻融循环影响大小关系为:1.43g·cm^(-3)试样>1.37g·cm^(-3)试样>1.52g·cm^(-3)试样;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初始干密度高的土体孔隙取向更明显,孔隙分形维数更大,孔隙变化方式由孔径增大转变为以孔隙数量增多为主,颗粒形状因子增加更快,大颗粒破碎数量更多,初始干密度低的土体孔隙体积变化更明显;土体强度与微观结构受冻融循环影响表征不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内蒙古段土质堤岸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张江浩冀鸿兰李昊李昊杨震
关键词:冻融循环微观结构
一种基于农林废弃物的生物炭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林废弃物的生物炭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涉及农业资源利用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基于特定农林废弃物的理化特性选择适宜原料并进行预处理,S2、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高温裂解以形成生物炭,...
李昊
自然通风鸡舍环境温湿度测试及仿真
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自然通风鸡舍内湿度大、温度低,在低温下,高湿度会造成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需要调整鸡舍内温、湿度。而用风机对鸡舍通风是改善温、湿度的有效手段。为了找到合适的通风风速和风机位置,需要了解鸡舍内通风前后温...
李昊
关键词:鸡舍自然通风温度测试饲料利用率
文献传递
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的线上线下混合BOPPPS教学模式探索与建设
2025年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标准和要求,为适应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对诸如疫情等突发状况,该文以水文遥感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探讨和建设。通过对BOPPPS各个环节及其线上线下设计和建设,形成融合工程教育要求和线上线下优势的水文遥感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授课效果和学生主动性的实时把握,可总体上提高教学效果,为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设提供参考。
张圣微李昊李昊史小红高瑞忠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水泥基混凝土孔隙结构演变特征对强度影响的灰色关联熵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为研究水泥基混凝土孔隙结构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其孔隙结构参数预测抗压强度。对C30混凝土进行宏观抗压强度试验、微观电子显微镜试验(SEM)、微观核磁共振试验(NMR),研究混凝土孔隙结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方法建立抗压强度与孔隙结构关系的数学基础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有害孔与多害孔占比逐渐减少,无害孔占比逐渐增加;混凝土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呈现"大峰带小峰"的构造,谱面积随养护龄期增长而减小;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的两种因素为束缚流体饱和度(IFS)和半径大于10μm的孔隙占比,其灰熵关联度分别为0.997 1和0.997 2;以抗压强度与束缚流体饱和度(IFS)及半径大于10μm的孔隙占比建立GM(1,3)模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11%,并利用强度预测模型对多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强度模拟,相对误差最小为0.4%,最大为7.75%,表明预测模型可以作为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公式依据。
李昊郭皓隆张园
关键词:孔隙结构抗压强度灰熵
水力自动滚筒闸门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2015年
分析动水压力作用下新型水力自动滚筒闸门在开启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响应,以揭示横置水中圆筒的振动加速度及位移变化规律.横置水中圆筒表面绕流流场水流变化复杂,目前水力自动滚筒闸门在动水压力作用下的振动无现成的计算方法.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筒下开度一定的情况下,当上游水位不断上升时,筒体表面振动加速度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当上游水位上涨至筒体上下同时泄水后,振动加速度增幅快速增长.与加速度变化规律不同,当上游水位与筒顶平齐且无水体附加质量约束作用时,筒体表面振动位移实测值最大.
李昊张园文恒
关键词:模型试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