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斌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头痛
  • 3篇偏头痛
  • 3篇卒中
  • 2篇抑郁
  • 2篇鼠脑
  • 2篇水肿
  • 2篇卒中后
  • 2篇外伤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大鼠脑
  • 1篇胆碱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指数
  • 1篇淀粉样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短暂性
  • 1篇行为学

机构

  • 13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13篇李斌
  • 8篇宋晓文
  • 5篇苏毅鹏
  • 5篇董晓梦
  • 5篇陈金波
  • 3篇刘曼
  • 2篇李希芝
  • 2篇商成明
  • 2篇李建华
  • 2篇朱玉红
  • 2篇吴淑华
  • 2篇李建民
  • 2篇鲁文先
  • 1篇庄福聚
  • 1篇田荣娜
  • 1篇贾瑞
  • 1篇王雪贞
  • 1篇卢艳敏
  • 1篇张颖
  • 1篇衣香明

传媒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GL介导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参与PSD发生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脑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表现,对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及康复有负面的影响,并显著增加脑卒中复发及死亡的概率。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是情绪调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脑卒中及抑郁的发病机制有关。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AGL)作为ECS最重要水解酶,被认为是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最有前途的药物靶点。本文通过分析MAGL与PSD的相关性,为探索PSD发病机制及抗PSD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宋维伟田荣娜李希芝李斌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脑卒中后抑郁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脑外伤大鼠脑组织及外周血中ET-1、VEGF表达对脑水肿及微血管变化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脑外伤早期大鼠脑组织及外周血中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两者与脑水肿、微血管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外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做大鼠脑外伤模型。按伤后处理时间不同各组再分为7个亚组,每组5只,分别于1 h、6 h、12 h、1 d、3 d、7 d、14 d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干湿重法检测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损伤灶周围皮层、海马区脑组织中ET-1、VEGF的表达,并采用ESLA法检测外周血中ET-1、VEGF的水平变化;CD34标记损伤灶周围脑皮层区微血管,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外伤组各时间点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及损伤灶周围皮层、海马区脑组织以及外周血中ET-1、VEG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外伤早期ET-1、VEGF的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P<0.05),与微血管面密度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外伤后外周血及脑组织内存在ET-1、VEGF的过量表达,并且参与调控微血管变化及脑水肿的发生,测定外周血中ET-1、VEGF的含量可成为判断外伤性脑水肿中微血管变化以及脑组织含水量的指标及治疗依据。
李斌李建民吴淑华朱玉红商成明李建华
关键词:脑外伤
天麻制剂通过腺苷途径治疗偏头痛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天麻制剂各有效成分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腺苷A1受体(adenosine A1 receptor,A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A组/阴性对照组)、电刺激三叉神经节(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trigeminal ganglion,ESTG)模型组(B组)、舒马普坦干预组(C组/阳性对照组)、天麻素干预组(D组)、对羟基苯甲醇干预组(E组)、香英兰醇干预组(F组)、β-谷甾醇干预组(G组)。通过建立ESTG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天麻制剂各有效成分对CGRP与A1R表达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三叉神经脊束尾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中的CGRP表达明显增高,A1R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C、D组大鼠TG、TNC中的CGRP表达明显降低,A1R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F、G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TG、TNC中的CGRP、A1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应用天麻素,与舒马普坦一样可对偏头痛发作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香英兰醇、对羟基苯甲醇及β-谷甾醇对缓解偏头痛的作用疗效甚微,且天麻制剂有效成分中天麻素可通过激活A1R及抑制CGRP表达来抑制偏头痛的发生。
郑海非陈金波宋维伟张德福张颖张颖宋晓文董晓梦苏毅鹏鲁文先李斌
关键词:偏头痛天麻素Β-谷甾醇CGRP
茎突过长相关颈内动脉夹层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茎突与颈部血管紧密相邻,位于颈内和颈外动脉之间以及颈内静脉内后方。茎突异常可刺激颈部血管神经而引发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和头颈部痛等症状,统称为茎突综合征[1,2]。茎突过长不仅会导致短暂性或永久性脑缺血,还与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夹层密切相关[1,3]。
宋晓文庄伟吴欣彤谢丹娜李斌孙琳杉
关键词:颈内动脉夹层急性缺血性卒中
低血糖指数饮食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生酮饮食(KD)治疗癫痫已有百年历史,但因其制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较复杂,随着抗癫痫药物的出现,此治疗方式在一段时间内被忽视;由于药物治疗癫痫的机制存在局限性,而癫痫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多年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发病率未随着药物的发展有所改善。KD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对于难治性癫痫也有明显效果,所以KD再次被重视。经典KD脂肪含量高,操作较繁琐,当培训不够精细时,很多患者不能理解和合格操作。为了改善传统KD的弊端,又出现更接近正常饮食结构、耐受性好的改良KD,即低血糖指数饮食(LGIT),这种饮食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所放宽,制餐简约,口感较前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现就LGIT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机制、临床应用效果及适应证进行综述。
刘曼李斌卢艳敏
关键词:生酮饮食难治性癫痫儿童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胃排空障碍在胃肠超声造影中的表现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胃排空障碍在胃肠超声造影中的表现。方法对32例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为早期帕金森病(HY分级Ⅰ~Ⅱ期)并存在胃排空障碍(包括恶心呕吐、早饱、餐后持续性上腹胀满等症状)的患者(PD组)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并测量两组入组者在饮入胃肠造影剂后的不同时间点(0~120 min)的胃窦收缩幅度(ACA)、胃窦收缩频率(ACF)、胃动力指数(GMI)、胃排空率(GER)、胃排空时间(GET)、胃壁增厚率、胃蠕动波速度等胃动力参数。结果PD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ACA、ACF、GMI及GE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胃窦排空时间大于对照组(P均<0.01);30 min时PD组胃壁增厚率及胃蠕动波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胃排空障碍可借助胃肠超声造影得到有效评估。
董晓梦李斌陈连祥宋晓文王洪财苏毅鹏
关键词:早期帕金森病胃排空障碍
大鼠脑外伤后TM、vWF的表达与脑水肿及MVD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与外周血中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脑含水量以及微血管面密度(MVD)的动态变化,探讨TM、vWF与MVD及脑含水量的相关性。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外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做大鼠脑外伤模型。按伤后处理时间各组再分为9个亚组,每组5只,分别于30 min、1 h、3h、6 h、12 h、1 d、3 d、7 d、14 d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干湿重法检测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TM、vWF表达,CD34标记损伤灶周围脑皮层区微血管并计算MV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TM、vWF的表达。结果大鼠颅脑创伤后外伤组脑组织及外周血中TM、vW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TM、vWF表达均与MVD呈负相关(r=-0.378,P<0.05、r=-0.426,P<0.05);血浆TM、vWF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663,P<0.05、r=-0.884,P<0.05)。结论 TM、vWF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反映脑外伤早期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状态,并且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李斌李建民吴淑华朱玉红商成明李建华
关键词:脑水肿血栓调节蛋白
卒中后抑郁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被引量:5
2018年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心境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临床调查显示,PSD患病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给个人、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PSD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文章对PSD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张子良陈金波宋晓文苏毅鹏李斌
关键词:卒中抑郁症生物标志物
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口舌部血管性水肿: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0年
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治疗方案,30%~50%的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转归良好且避免遗留残疾[1],但患者有可能发生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过敏反应等并发症[1,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相关性口舌部血管性水肿(orolingual angioedema,OA)属于静脉溶栓的罕见并发症。OA通常为轻微的短暂性、局限性、无痛性血管源性水肿,常发生在静脉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最初2 h内,累及颜面部、口舌部及咽喉部等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部位,严重时可出现上呼吸道阻塞[1,2]。
庄福聚宋晓文庄伟范雪丽董晓梦李斌
关键词:上呼吸道阻塞血管性水肿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颜面部咽喉部
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A1对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氟桂利嗪对其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炎性汤(IS)反复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疼痛感受器建立慢性偏头痛(CM)大鼠模型,研究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A1(TRPA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CM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探讨TRPA1在CM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氟桂利嗪对其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CM模型组(C组)及药物干预组(D组)。注射试剂1 h后安静环境中进行大鼠行为学观察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WMT)测定。采用Elisa、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TG)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核(TNC)组织部位TRPA1及CGRP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B组相比较,C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WMT测定值降低,大鼠硬脑膜、TG及TNC组织部位中CGRP及TRPA1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较,D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WMT测定值升高,硬脑膜、TG及TNC组织部位CGRP及TRPA1表达量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 TRPA1受体可能参与CM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氟桂利嗪可能通过影响TRPA1受体表达,引起CGRP表达下调,从而缓解CM症状。
吴欣彤陈金波宋晓文李斌李斌董晓梦鲁文先苏毅鹏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行为学评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氟桂利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