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原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特征词权重调整算法的研究
- 2005年
- 文本中特征词提取、特征词权重的计算是文本分类中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文本分类的特征词权重调整算法,给出了一个新词区分能力表示的方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李广原
- 关键词:文本分类特征提取
- 国外软件工程教学法初探被引量:18
- 2011年
- 软件工程课程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人们提出了不少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阐述国外学者提出的若干软件工程教学方法,以期对我们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最后谈一点体会。
- 李广原马楠
-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 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被引量:7
- 2007年
- 用区间数表示各因素权重及评判矩阵,定义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给出了一个区间数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用实例模拟验证.该模型有效克服由于模糊性而带来的数值不确定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决策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信息检索技术方面的研究.
- 胡秦斌钟诚李广原
- 关键词:区间数
- 一个基于属性相似性的聚类分析方法被引量:5
- 2002年
-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类常见的方法。对于一类数值属性的挖掘 ,聚类之后 ,常出现所谓的孤立点。然而 ,有的孤立点其实并不孤立 ,它可能仍属于某个已确定的类 ,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属性之间相似关系的聚类分析方法 。
- 李广原李文敬
- 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数据库
- 基于高阶逻辑的面向复杂知识系统的知识发现研究
- 从知识库中发现新知识KDK(Knowledge Discovery in Knowledge base)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KDK的研究将直接作用于大型知识的构建,并可能解决"知识匮乏"这一智能系统的瓶颈...
- 杨炳儒刘永彬李广原
- 关键词:数据挖掘高阶逻辑ESCHER
- 文献传递
- 基于高阶逻辑的双基融合机制
- 2011年
- 随着知识库规模的扩大及结构的日趋复杂,一阶逻辑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严重,基于高阶逻辑的知识表示显得尤为必要.原有基于KDK和KDK*的研究必然导致向高阶逻辑研究的拓展.首先概述了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然后介绍了高阶逻辑知识表示语言Escher、双基融合机制KDK和KDK*,最后在高阶逻辑背景下,扩展双基融合机制的内涵,给出了面向高阶逻辑的KDK*过程模型逻辑等价定理.
- 刘英华李广原刘永彬郭建威
- 关键词:高阶逻辑
- 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被引量:2
- 2011年
- 提出一种基于最大频繁模式、模式相似与属性描述相结合的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MSP,该算法包括3个步骤:挖掘数据集中的最大频繁模式,每个频繁模式成为一个模式类;比较数据中各序列项序列与各模式类的包含与相似关系;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与各模式类相关的属性,给出以属性为前件、模式类为后件的多维序列规则为形式的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结果。对算法进行分析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 李广原杨炳儒刘永彬刘英华
- 关键词:数据挖掘多维序列模式最大频繁模式相似度
- 提高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实验方法被引量:3
- 2008年
- 分析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普遍不高原因,提出提高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实验方法,并根据实验方法与设计的路线进行对比试验,总结出有效地提高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实验方法。
- 李文敬廖伟志李广原陆建波
-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系统
- 一种基于倒排索引树的增量更新关联挖掘算法被引量:3
- 2016年
- 增量更新关联规则挖掘主要解决事务数据库中交易记录不断更新和最小支持度发生变化时关联规则的维护问题。针对目前诸多增量更新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存在效率低、计算成本高、规则难以维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倒排索引树的增量更新关联挖掘算法。该算法有效地将倒排索引技术与树型结构相结合,使得交易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断更新和最小支持度随应用环境不同而不断改变时,以实现无需扫描原始交易数据库和不产生候选项集的情况下生成频繁项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只需占用较小的存储空间、且检索项集的效率较高,能高效地解决增量更新关联规则难以维护的问题。
- 徐春李广原王玄田换
- 关键词:倒排索引频繁项集关联规则
- 一种基于属性抽取与整合的Petri网模型被引量:5
- 2003年
- 将感觉神经检测机制融合于Petri网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属性抽取与整合的感觉神经检测Petri网模型,使得Petri网更加适合于对神经思维的描述,提高了系统的智能行为.
- 周如旗李广原冯嘉礼
- 关键词:属性抽取PETRI网模型神经网络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