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瑜

作品数:24 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谷子
  • 8篇性状
  • 8篇农艺
  • 7篇农艺性
  • 7篇农艺性状
  • 6篇播期
  • 5篇夏谷
  • 3篇小麦
  • 3篇花生
  • 3篇间作
  • 2篇植株
  • 2篇种植密度
  • 2篇基因
  • 2篇降水
  • 2篇降水量
  • 2篇
  • 2篇播种
  • 1篇地块
  • 1篇地力
  • 1篇地力水平

机构

  • 21篇泰安市农业科...
  • 7篇山东省农业科...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陕西枫丹百丽...

作者

  • 24篇李国瑜
  • 11篇李国清
  • 6篇管延安
  • 6篇陈二影
  • 4篇秦岭
  • 4篇杨延兵
  • 4篇邹仁峰
  • 3篇李妮
  • 2篇沈群
  • 2篇于淑婷
  • 2篇王洪刚
  • 2篇李妮
  • 1篇张继波
  • 1篇张景涛
  • 1篇王庆专
  • 1篇袁园园
  • 1篇陈为序
  • 1篇马信
  • 1篇杜斌

传媒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农学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吉林蔬菜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杂草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子水浸液对谷莠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2024年
为探究谷子与谷莠子生长之间的化感作用,本试验以‘金选6号’谷子水浸液、‘大狗尾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浸液对谷莠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原液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对照降低13.888%,化感效应指数为-0.139。原液、10倍稀释液处理下根芽长及鲜干重等综合效应指数分别为-0.070、-0.034,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且植株全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OD均低于对照。50、100倍稀释液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增加33.333%、11.117%,根芽长及鲜干重等综合效应指数为0.275、0.153,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其中50倍稀释液促进作用最强,植株全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OD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谷田中常伴有大量谷莠子生长,此研究结果将为幼苗期去除谷莠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赵娜李国瑜李国清丛新军
关键词:谷子水浸液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山东省有机黄瓜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
2025年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有机黄瓜市场的需求特征及目标消费群体,从产品质量、营养价值、口感体验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了有机黄瓜在市场上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有机黄瓜较高的生产成本和有限的市场认知度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加强市场营销策略等,旨在为促进有机黄瓜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颜丽美姬文璐赵瑞仝邹家凤张玲李国瑜
关键词:有机黄瓜
播期对济谷16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以抗拿捕净除草剂谷子新品种济谷16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4月29日至7月8日,每10 d播种1次,共设置8个播期处理,按播期顺序种植,种植密度60万株/hm^2。在五叶期,每小区选120株生长均匀一致的谷子进行标记,成熟期测定其株高、叶片数、干物质积累等农艺性状,按小区统计总产量,室内考察穗长、穗粗、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并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法测定品质。结果表明:播期对济谷16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由109 d缩短为86 d,主要由出苗至抽穗阶段持续天数的变化引起,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等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穗重、穗粒重、千粒重、总产量等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通过曲线模型拟合获得的济谷16播期与产量关系的二次曲线函数方程为Y=324.00+52.34X-6.947X^2;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83%。本试验条件下,济谷16的最佳播期是5月27日至5月29日。
丛新军李国瑜于淑婷沈群邹仁峰李妮颜丽美管延安
关键词:播期农艺性状
小麦TaPHR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6
2010年
本研究以植物表达载体pROK2-Ubi为基础,设计带有酶切位点KpnⅠ和BamHⅠ的一对引物,从载体pAC25上扩增到目的基因TaPHR1。酶切回收后与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ROK2-Ubi连接,获得新的表达载体pTaPHR1,并将所构建的载体导入根瘤农杆菌LB4404菌株。另外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和构建的表达载体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转化。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抗生素选择压Kan50mg/L,接种菌液浓度为OD600=0.6,侵染时间为60min时,抗性愈伤的获得率最高,达到4.08%,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达到3.28%。本研究为农杆菌介导缺磷响应基因TaPHR1的小麦遗传转化和小麦磷高效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研究数据。
张景涛马信李国瑜袁园园王庆专杜斌王洪刚
关键词:小麦
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主要谷子育成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为给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育成的20个代表性谷子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段内这些谷子品种的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29kg/hm2,穗长、穗重、穗粒重、茎粗呈上升趋势,穗粗、株高呈下降趋势,株高降低、茎粗增粗提高了谷子品种的抗倒伏能力。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穗长﹥穗粗﹥单穗粒重﹥单穗重﹥株高﹥茎粗﹥抽穗日数﹥千粒重,其中抽穗日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大。华北地区近年来育成品种的营养品质改善较小,应当加以关注。
于淑婷杨延兵陈二影秦岭李国瑜管延安
关键词:谷子品种品质性状
不同前茬作物与种植密度对大蒜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和种植密度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设定大豆茬(A1)、谷子茬(A2)和不同密度(M1、M2)两因素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大蒜农艺性状指标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的农艺性状指标A1处理高于A2处理,M2处理高于M1处理,处理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在生产中可以通过优化前茬作物和种植密度来提升大蒜商品性。
李国清丛新军张大健赵娜李国瑜
关键词:大蒜前茬作物农艺性状
中高地力水平下谷子N、P、K肥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为明确夏谷生产中不同地力水平下的施肥效应和最优施肥量,本试验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开展谷子"3414"氮、磷、钾肥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谷子产量,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平均增幅分别为21. 4%和12. 7%,其中氮肥增产效率分别为20. 2%和7. 9%,磷肥增产效率分别为6. 6%和12. 6%,钾肥增产效率分别为11. 3%和13. 8%,表明在中地力水平下氮肥增产效率最高,高地力水平下磷钾肥的增产效率显著高于氮肥。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在中地力水平下,氮磷间存在抑制作用,氮钾和磷钾间存在促进作用;在高地力水平下则均存在抑制作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偏生产力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分别为42. 1、50. 4、200. 0和56. 4、72. 4、283. 8 kg·kg^(-1),表明高地力水平下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中地力水平。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分别为7. 6、2. 8、14. 6和3. 5、7. 2、28. 3 kg·kg^(-1),表明氮肥农学效率以中地力水平下最高,磷钾肥农学效率则以高地力水平下最高。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在中高地力水平下谷子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89. 3 kg·hm^(-2)、P_2O_561. 1 kg·hm^(-2)、K_2O 45. 0 kg·hm^(-2)和N 141. 2 kg·hm^(-2)、P_2O_5180. 0kg·hm^(-2)、K_2O 45. 0 kg·hm^(-2)。综上,在谷子中地力水平下,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应提高氮肥的用量和比例;在高地力水平下,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好,应提高磷钾肥的用量和比例。本研究结果为夏谷不同地力水平下施肥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陈二影秦岭丛新军杨延兵李国瑜孔清华管延安
关键词:夏谷肥料效应地力水平
绿肥轮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不同绿肥/谷子轮作对谷子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设置毛叶苕子、油菜、二月兰3种北方常用绿肥与谷子轮作,以冬闲田为对照(CK),研究绿肥翻压前(T1)、翻压30 d(T2)、翻压60 d(T3) 3个不同时期耕层土壤的全氮、磷、钾、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pH的影响,并测定不同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时期土壤全氮、磷、钾、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T3时期达到最低值,各处理pH均在T2时期达到最低,表明3种绿肥均能培肥地力。与CK相比,3种绿肥处理均能增加谷子株高、穗长、穗粗及出米率,但不同绿肥作用效果不同。3种绿肥翻压处理均能提高谷子产量,增幅范围为22.56%~65.34%。3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及后茬谷子的产量综合影响表现为油菜>毛叶苕子>二月兰。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菜更适宜与谷子进行轮作种植。
赵娜李国清李国瑜丛新军张继波徐慧媛
关键词:绿肥谷子农艺性状土壤肥力轮作
鲁中丘陵区谷子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谷子产业在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鲁中丘陵区,谷子依靠其耐旱、耐贫瘠、水分利用率高等品种特性被广泛种植,其种植面积占据了全省谷子种植面积的10%以上,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迎来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从鲁中丘陵区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瓶颈入手,提出了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科技研发、深挖谷子文化的对策,以期为鲁中丘陵区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全面推进谷子产业发展。
李国清李国瑜丛新军赵娜
关键词:丘陵区谷子
鲁中地区肥料与根瘤菌合理配施对大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为探索鲁中地区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时大豆的生长情况,本研究以该地区主栽品种齐黄34为材料,设置了6个不同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根瘤菌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株高、底荚高度均在T2(10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高,主茎节数在T6(100%复合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多,而单株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产量均在T4(50%复合肥+5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处理下最高。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处理的大豆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组,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比为1∶1时大豆产量显著提高,比单施有机肥提高2.22%,比单施复合肥提高23.37%。因此,在鲁中地区50%复合肥+50%有机肥+根瘤菌拌种为大豆生产合理肥料配比,可以促进节肥增产。
李国清丛新军李国瑜赵娜张丹丹刘相阳
关键词:大豆有机肥复合肥根瘤菌农艺性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