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清 作品数:14 被引量:4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12种桉树焦枯病病原菌对10种桉树无性系致病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明确在中国发现的桉树叶片焦枯病病原菌Calonectria spp.对桉树的致病力大小,并测定不同桉树无性系对Calonectria病原菌抗病性的强弱,本试验采用在中国发现的12种Calonectria属(Ca.cerciana、Ca.chinensis、Ca.hongkongensis、Ca.microconidialis、Ca.papillata、Ca.parakyotensis、Ca.pauciramosa、Ca.pentaseptata、Ca.pseudoreteaudii、Ca.seminaria、Ca.terrestris、Ca.tetraramosa)共29株致病菌对10个桉树无性系(DH32-22、DH32-29、EC152、EC153、EC155、G1、K31、OC14、U6、W5)进行了室内离体叶片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12种被测试Calonectria病原菌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使10个桉树无性系离体叶片产生病斑;不同种Calnectria病原菌对同一桉树无性系的致病性差异显著,不同桉树无性系对同种Calonectria致病菌的抗病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 李国清 李洁琼 刘菲菲 李天会 陈帅飞关键词:桉树 焦枯病 抗病育种 6种杀菌剂对不同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2014年 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引起的桉树焦枯病是桉树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筛选能有效抑制丽赤壳属病原菌的杀菌剂,本研究采用6种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咪鲜胺)对5种桉树丽赤壳属病原菌(Ca.cerciana、Ca.crousiana、Ca.fujianensis、Ca.pauciramosa、Ca.pseudoreteaudii)通过菌丝生长法测定其室内毒力强弱。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5种丽赤壳属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差异显著。不同杀菌剂对同一丽赤壳属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不同丽赤壳属病原菌对同一杀菌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综合比较分析,咪鲜胺能有效发地抑制本研究中测定的丽赤壳属病原菌菌丝生长。 李国清 陈帅飞 刘菲菲 周旭东 谢耀坚关键词:桉树 焦枯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枇杷溃疡病病原菌色二孢属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2 2024年 色二孢属(葡萄座腔菌目,葡萄座腔菌科)包含许多与茎干溃疡病、枝枯病和顶梢枯死病相关的重要病原菌或潜在病原菌。该属多数物种地理分布广泛且能够侵染多种植物。本研究从云南省枇杷树溃疡病枝条上分离获得了13株色二孢属菌株。基于ITS、tef1和tub2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特征观察,将这些菌株鉴定为Diplodia mutila和新种D.pipa。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真菌均可侵染枇杷幼苗,其中D.mutila比D.pipa表现出更高的致病性。这两种真菌是我国枇杷树上的首次报道。 李国清 梁裕华 鲁林琴 刘菲菲关键词:真菌分类 植物病原菌 桉树Teratosphaeria枝干斑点溃疡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3年 桉树Teratosphaeria枝干斑点溃疡病(简称桉树斑点溃疡病)是由Teratosphaeriazuluensis或T.gauchensis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桉树人工林中的真菌病害。目前,由T.zuluensis引起的桉树斑点溃疡病已经在我国广东、广西的桉树人工林中被发现。利用微卫星探针对华南地区的3个T.zuluensis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我国一些区域T.zulu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很高且存在基因重组现象。本文对桉树斑点溃疡病的病原、分布、病害特征、致病菌的鉴定分类方法、致病菌的种群多样性、致病菌的致病力测试结果以及针对桉树斑点溃疡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控制桉树斑点溃疡病对我国桉树商品林带来的危害。 陈帅飞 李国清 李天会 谢耀坚关键词:真菌病害 中国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物种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0 2015年 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中含有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大的病原菌。通过基于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我国共发现并鉴定了28个丽赤壳属物种,其中27个种是在桉树人工林叶片、桉树林下土壤或者桉树苗上发现。本文对我国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概述,对各个物种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寄主范围、分布地域和危害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未来我国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分类以及引起病害的防控研究提供了思路。 陈帅飞 刘倩丽 李洁琼 李国清 刘菲菲关键词:真菌病害 物种多样性 桉树 一组林木溃疡病菌特异性SSR标记、开发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组林木溃疡病菌特异性SSR标记、开发方法及应用。所述林木溃疡病菌为假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所述SSR标记包括LPS01、LPS03、LPS04、LPS08... 刘菲菲 李国清 梁裕华 鲁林琴桉树焦枯病病原菌致病力分析及化学防控技术研究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突破450万hm2。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急剧扩大和种植时间的延长,我国桉树受病虫害威胁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 李国清关键词:桉树 焦枯病 物种多样性 致病力 文献传递 桉树和相思树Ceratocystis枝干枯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3年 Ceratocystis致病菌可感染树木枝干和根部的伤口部位,导致被感染部位枯萎,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枝干或整株树木死亡。桉树和相思树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商品林树种,Ceratocystis枝干枯萎病给桉树和相思树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最近,本文作者从广东湛江地区的桉树商品林里面分离并鉴定到两个Ceratocystis种,C.acaciivora和一个新描述的种C.chineucensis,致病力测试显示C.acaciivora对测试的桉树无性系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桉树不同无性系对C.acaciivora的抗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介绍了Ceratocystis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依据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和危害以及防控措施,以应对Ceratocystis病原对我国华南桉树和相思树商品林的危害。 陈帅飞 李国清 周建清 刘菲菲 李天会 谢耀坚关键词:真菌病害 枯萎 伤口感染 不同气候适应性桉树品系对焦枯病的抗病差异 2025年 由丽赤壳属真菌引发的桉树焦枯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我国桉树产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选育抗病品系是针对该病害进行绿色综合防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采用菌丝悬浮液无伤接种法对13个桉树纯种及5个杂交品系接种桉树焦枯病优势病原菌物种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基于病情指数划分各桉树品系的抗病性等级。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品系抗病性差异明显,其中9个为中抗品系,2个为中感品系,7个为高感品系。在3个不同气候适应区域的测试桉树品系中,云贵高原地区的直杆桉、高原丘陵过渡区的邓恩桉以及粤桂地区的5个杂交无性系、赤桉和托里桉表现出一定的抗病能力。该研究为适应不同气候区域的桉树人工林抗病品系选择及绿色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国清 梁裕华 罗建中 刘倩丽 黄定武 刘菲菲关键词:桉树 焦枯病 桉树青枯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1 2016年 对华南4个地区的桉树青枯病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试研究,以期为有效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分别对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1株桉树青枯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力强弱测试比较,11株病原菌与Ralstonia solanacearum序列形成支持率为86%分枝,表明其病原菌16S r RNA基因序列与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高度同源性。以桉树无性系DH32-29组培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法对11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测试,不同菌株间在致病性上差异显著(P<0.01或P<0.05),以发病高峰期、高峰期发病率和平均发病率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K=3),结果表明来源于广东、广西、海南的各菌株间致病性存在差异,HY01、HY02、DA01、HP04菌株与HP05分为1类,DA02和DA03为第2类,而YJ01、HP01、HP02和HP03为第3类。对4个不同地区(采样点)的青枯病菌株平均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来源广东阳江菌株致病性显著地低于其他来源菌株。不同地理来源菌株之间在致病性上无明显相关性,同一地区内同时存在着致病力强弱菌株,HP03的生物型4-1菌株与其他生物型3菌株在致病性亦无明显的差别。 王艳 谢耀坚 李国清 吴志华关键词:桉树青枯病 分子鉴定 生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