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照护
  • 3篇痴呆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照护需求
  • 2篇照料
  • 2篇照料者
  • 2篇生活质量
  • 2篇临床护理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活质量
  • 2篇病患
  • 2篇病性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卫生状况
  • 1篇信度

机构

  • 13篇重庆市精神卫...

作者

  • 13篇李华平
  • 5篇杨波
  • 4篇谭小林
  • 3篇曹国兴
  • 3篇程雪
  • 2篇袁刚
  • 2篇王琼
  • 1篇乐发国
  • 1篇汪波
  • 1篇范征莉
  • 1篇夏明
  • 1篇高芳
  • 1篇李远
  • 1篇彭静
  • 1篇余雪芹

传媒

  • 3篇中国药业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力多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哈力多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使用哈力多治疗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2例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对哈力多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患者应早识别、对症处理,可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李华平王琼
关键词:锥体外系副反应临床护理
系统优质护理对失智老人住院期间护理安全的影响评价
2019年
探讨对住院期间失智老人应用系统性护理的安全性影响。方法: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的102名老年失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2017年1月-12月入院的51例老年失智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2月入院的51例老年失智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系统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安全事件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7.84%)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23.53%)低16%,两组对比(x2=4.7442,p=0.0293);两组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不良安全事件均为跌倒;护理后观察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4.12%)较对照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80.39%)高14%。两组对比(x2=4.3198,p=0.0376)。结论:临床对住院期间失智老人应用系统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住院期间失智老人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保证失智老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失智老人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李华平
关键词:住院期间系统性护理安全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年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见性护理服务组对住院期间护理患者对安全护理的满意度、睡眠护理满意度、认知功能锻炼满意度、人文关怀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预见性护理服务组护理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提高,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升高,住院的时间短于基础护理组,P <0.05。结论:在老年痴呆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李华平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程序老年痴呆生活质量
不同照料环境下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照料者的照护培训需求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不同照料环境下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照料者的照护培训需求现状及特点。方法:于2020年2~3月在重庆市主城区便利抽取记忆门诊、养老中心、老年病区的AD照料者各100名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三组间的照护培训需求差异。结果:(1)回收有效问卷285份,照料者喜欢的培训形式前三个是书面宣传、当面宣教、专题讲座。记忆门诊、养老中心、老年病区各组最喜欢的培训形式分别是专题讲座、书面宣传、当面宣教。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96,P<0.05)。(2)照料者喜欢的培训内容前三个是临终关怀、精神行为症状管理、照护岗位职责。上述各组最喜欢的培训内容分别是精神行为症状管理、临终关怀、照护岗位职责。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55,P>0.05)。结论:AD照料者的照护培训需求与照料环境有关,照护培训须有针对性。
程雪谭小林袁刚曹国兴李华平童琴刘强
关键词:照料者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焦虑症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单用抗焦虑症药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护患交流、心理评估、信心重建、心理分析等护理措施。【结果】26例患者18例症状改善,有效率69.2%,焦虑自评量表(SAS)均分由(97.4±22.6)下降为(58.2±18.9)分(P〈0.01)。【结论】加强焦虑症的心理护理,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波李华平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亲属心理卫生状况及健康教育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精神疾病患者亲属心理卫生状况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陪伴精神疾病患者来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的亲属,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82.5%的患者亲属表现有明显的抑郁情绪,91.1%的患者亲属表现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经健康教育后他们的SAS和SDS评分随之下降(P<0.01)。结论及时对门诊精神疾病患者亲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王琼李华平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亲属心理卫生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护需求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编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照护需求评估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基于文献回顾、临床实践、深度访谈并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初始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记忆门诊确诊的150例AD患者进行预调查,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条目筛选,形成正式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7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记忆门诊确诊的105例AD患者进行正式调查,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和AMOS软件对正式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AD患者照护需求评估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照料要求、医疗照护需求、康复训练需求、社会心理需求4个维度,共16个条目,解释的总方差变异为76.07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043,RMSEA=0.100,TLI=0.907,CFI=0.924。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2,分半信度为0.633,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6~0.952,分半信度为0.739~0.931。结论AD患者照护需求评估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AD患者照护需求的测量工具。
袁刚彭静李华平杨波陈雯雯周颐朱洪张起航谭小林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照护需求量表信度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正式照护者照护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性痴呆正式照护者的照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2-3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新屋医院、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家医疗机构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AD性痴呆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1名患者对应1名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量表评定和统计分析。结果(1)知晓情况总体得分(82.07±22.76)分,患者、照护者、环境问题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9,P=0.991)。其中知晓情况得分较高的前三项是康复指导、护患沟通、照护者支持;知晓情况得分较低的前三项是环境设置、人文关怀、患者需求。(2)知晓情况总体得分与患者婚姻、患并发症、谵妄症状、幻觉妄想、危险程度、照护性别、物理环境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发病次数、饮食睡眠、照护天数、社交人文、认识能力、生活能力呈正相关(P<0.05)。(3)患者谵妄症状、生活能力、患并发症、患者婚姻及物理环境是正式照护者知晓情况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结论正式照护者需要提升以人为中心的专业照护理念,同时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与环境因素。
于婷婷谭小林周艳程雪曹国兴蒋平静陈非李华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知晓情况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住院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2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研究组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8次,对照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模拟改良电休克伪治疗。在治疗前1 d以及MECT或模拟MECT结束当天、试验开始的第2个月末,分别接受宗氏(Zung)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估。结果在MECT或模拟MECT结束当天和试验开始的第2个月末,研究组患者宗氏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比单一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疗效更好。
李华平乐发国范征莉夏明余雪芹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电休克难治性抑郁症
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精神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研究组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精神患者的康复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华平汪波杨波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