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春
- 作品数:67 被引量:262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8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对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术前8点血浆皮质醇(PTC)浓度对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4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7例;年龄(45.2±15.2)岁;左侧29例,右侧15例;肿瘤直径(63.6±20.7) mm;20例为功能性ACC,其中18例出现库欣综合征相关的临床症状.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协作网(ENSAT)分期Ⅰ期9例,Ⅱ期35例;术前8点PTC中位值572.6 nmol/L(89.3 ~1 118.7 nmol/L).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术前8点PTC截断值,据此将患者分为高PTC组和低PTC组.分析比较高、低PTC组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logistic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8点PTC对A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44例中23例行开放手术,其中3例术中同期行淋巴结清扫术;21例行腹腔镜手术,1例术中因肿瘤破裂中转开放手术.44例术后病理均确诊为ACC,6例开放手术患者和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镜下包膜受侵;12例行Weiss评分,中位值为5.0 (3.0~7.0);13例行Ki-67染色,阳性率中位值为8.0%(2.0%~45.0%).44例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3 ~ 104个月).23例复发,32例死亡,其中16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PTC截断值为476.2 nmoL/L,据此将44例患者分为高PTC组(PTC≥476.2 nmol/L)29例和低PTC组(PTC <476.2 nmol/L)15例.两组年龄、性别、肿瘤侧别、肿瘤大小、肿瘤ENSAT分期及病理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PTC组中位OS为18个月(0~ 104个月),显著低于低PTC组[40个月(5~98个月),P=0.014].高PTC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为26个月(0~104个月),低于低PTC组[50个月(5~98个月),P=0.028].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ENSAT分期、临床症状及高PTC是ACC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而Ki-67及Weiss评分不是ACC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高PTC是ACC患者OS(HR=2.086,95% CI 1.495 ~2.287,P=0.014)及RFS(HR=2.234,95% CI1.546 ~2.3
- 刘志洪周川梁嘉宇吴侃周亮卢一平魏强朱育春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血浆皮质醇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4 h尿醛固酮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价值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24 h-尿醛固酮(24-UAC)在PA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86例,其中单侧PA(UPA)51例、双侧PA(BPA)35例,收集患者24 h尿液,采用LC-MS/MS检测24 h-UAC,并测量24 h尿电解质及24 h尿肌酐(24 h-UCR)。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4 h-UAC在筛查PA分型诊断中的价值。并以PA的两种类型为因变量(UPA=1,BPA=0)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区分单双侧病变的诊断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同时与目前已发表的中国人群分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UPA和BPA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钾、24 h尿钠、24 h尿氯、24 h尿肌酐(24 h-UCR)、血浆肾素浓度(PRC)无统计学差异(P>0.05)。UPA组最低血钾水平明显低于BPA组,UPA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24 h-UAC、醛固酮肾素比值(ARR)、24 h-UAC/UCR明显高于BPA组(P<0.05),两组影像学表现为典型腺瘤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UAC用于区分单侧病变时的AUC为0.829(95%CI 0.733~0.902),最佳切点值为15.4μg/24 h,敏感度为68.63%,特异度为88.57%(P<0.001)。当切点值>24.5μg/24 h时,特异度达100%,敏感度为27.45%。多因素分析提示24 h-UAC、最低血钾水平、影像学表现为典型腺瘤联合诊断的模型用于PA分型诊断时诊断效能明显提高,特异度为91.43%。本研究模型与现有中国改良Küpers评分模型及CONPASS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时,仍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同时漏诊率更低,误诊率介于两者之间。结论UPA患者24 h-UAC明显高于BPA患者,可用于PA的分型诊断;联合24 h-UAC、最低血钾水平、影像学表现为典型腺瘤这3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PA的分型诊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PA的分型提供帮助。
- 蒲虹宇谭璐唐佳陈涛邹明汐朱育春沈思魁田浩明任艳
-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
- 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联合镇痛与间断静脉镇痛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联合镇痛与间断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根据患者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联合镇痛组(患者切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联合术后间断静脉注射镇痛)和间断静脉镇痛组(患者术后间断静脉注射镇痛),收集患者术后2 h、4 h、6 h、12 h、24 h疼痛视觉评分(VAS)、术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术后费用等信息,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成本-效果。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两组各40例。联合镇痛组术后2 h、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间断静脉镇痛组(P值均<0.05),但两组术后6 h、12 h、24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镇痛组的术后NSAIDs剂量明显少于间断静脉镇痛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间断静脉镇痛组(P值均<0.05)。两组在术后人均住院总费用及人均镇痛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联合镇痛组的成本-效果更佳。结论切口局部皮下注射盐酸罗哌卡因联合术后间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方法对减轻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4 h内疼痛有良好效果,可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前提下减少术后NSAIDs使用剂量,且该方法的成本-效果更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学优势。
- 莫宏莫宏朱育春侯林
- 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成本-效果比
- 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生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3年
-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以青壮年较高,其中80%~98%好发于左侧精索静脉。研究发现,VC能够影响睾丸局部微环境的温度、参与生精环境局部的氧化应激进程、影响精子线粒体功能、调节男性内分泌系统过程、诱导睾丸及附睾细胞凋亡等。因此,VC会对男性睾丸生精功能造成重要影响,进而引发男性不育。但VC影响男性生精功能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因此该文将对VC对睾丸生精功能影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 王普泽曹德宏陈泽昱李晋黄引王茹艺陈波朱育春魏强董强柳良仁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生精功能精液异常分子机制
- 高危局限进展性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辅助应用干扰素-α的生存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危局限进展性肾透明细胞癌(ccRCC)术后辅助应用干扰素-α预防术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至2007年华西医院泌尿外科176例高危局限进展性ccRCC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79例(治疗组)患者术后予常规处理加干扰素-α进行辅助治疗,9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处理。分析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48月。176例患者中,发生进展53例(30.11%),死亡37例(21.02%),治疗组患者肿瘤复发率高于对照组(44.3%vs.18.6%,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PFS短于对照组〔(59.12±5.04)月vs.(81.42±5.84)月,P=0.005〕;治疗组的OS同样短于对照组〔(74.66±4.77)月vs.(85.18±4.92)月,P=0.031〕。多因素分析显示,该类药物的使用是影响高危局限进展性肾细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局限进展性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应用干扰素-α辅助治疗不能预防术后肿瘤复发及进展,目前没有临床证据支持干扰素-α可以作为肾癌术后的辅助用药。
- 夏娟李响陈雪芹李雄曾浩魏强张朋朱育春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干扰素-Α疗效
- 经后腹膜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及血管控制
- 目的 分享交流我院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和学习曲线方法 经腹膜后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视频分享结果 根据我院经验,在手术中采用'三面一底'的方法对肾上腺进行解剖,根据肾上腺的血管走行特点,在合适的位置精细解剖,减少出...
- 刘振华李响朱育春柳良仁魏强
- 腹腔镜经腰腹联合途径行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新的手术路径——经腰腹联合途径切除较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直径≥6.0cm的肾上腺肿瘤分别采用经腹腹腔镜(n=30)和腹腔镜经腰腹联合途径(n=30)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收集并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手术中数据、手术后数据和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基线相同。两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方式的中转开放率、估计出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副损伤、血压心率波动和术中心脑血管并发症等术中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发热、感染、肠梗阻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等术后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腰腹联合入路组在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时间和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略有优势,但两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方式的肿瘤手术后期治疗方式、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和生存率等术后随访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而又完全打开侧腹膜的腹腔镜经腰腹联合途径行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杨璐高亮陈勇吉卜司元李涛朱育春韩平李响魏强范天勇
- 关键词: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AML)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术后高血压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7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合并高血压患者52例,根据术后血压缓解情况分为缓解组(12例)和未缓解组(4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压、术前高血压持续时间、高血压家族史、术前血浆肾上腺素、术前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重量、伴随症状,分析术后高血压缓解的影响因素,结合肾上腺CT表现,分析术后高血压缓解的可能机制。结果缓解组肿瘤位置(右侧11例,左侧1例)与未缓解组(右侧20例,左侧2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的术前高血压持续时间比未缓解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血浆肾上腺素、术前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围手术期血压、高血压家族史、肿瘤直径及重量、伴随症状方面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术后高血压缓解的影响因素为肿瘤位置和术前高血压持续时间。术前高血压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管不可逆损害,不利于术后高血压缓解。
- 程亮周亮李虹王坤杰朱育春
- 关键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高血压肿瘤位置
- 持续膀胱内压监测下家猪腹腔高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构建稳定的家猪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模型,观察不同腹内压对猪动脉血气分析值、血液酸碱度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家猪24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IAH组(8只)及ACS组(8只),在膀胱内压监测下向IAH组、ACS组猪腹腔内注入氮气制成IAH/ACS模型,比较对照组、IAH组及ACS组猪的动脉血气分析值、血液酸碱度及电解质水平。结果对照组、IAH组、ACS组猪p 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HCO_3^-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猪腹腔内压力的升高,其动脉血pH、PaO_2、HCO_3^-均呈逐渐降低趋势,PaCO_2呈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IAH组、ACS组猪血液K^+和Ca^(2+)浓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猪腹腔内压力的升高,Ca^(2+)呈逐渐降低趋势,K^+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三组猪的Na^+、Cl^-浓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设计的猪ACS模型具有操作简单、腹内压力维持稳定、真实内环境模拟度好的特点,其致伤效应显著,可明显影响猪的循环呼吸功能、血液酸碱度及电解质水平,且随IAH的增加而加重,最终出现ACS表现。
- 张洪彬鲁曦朱育春
- 关键词:腹腔内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
- 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4显像与肾上腺静脉采血诊断结果相反2例报告
- 2025年
- 肾上腺静脉采血(adrenal vein sampling,AVS)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分型和定位诊断的金标准[1],但因操作有创且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故未广泛开展。临床常依靠体位刺激试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分型及定位[2],但CT/MRI与AVS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不足63%[3]。
- 罗衡宇刘圣琢郑海洲高存祥沈思魁朱育春郑重
-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静脉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