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玉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瑞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药学
  • 5篇药师
  • 5篇临床药
  • 5篇临床药师
  • 4篇药学监护
  • 3篇用药
  • 3篇术后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药师参与
  • 2篇药学服务
  • 2篇中晚期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 1篇典型案例分析
  • 1篇药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物咨询
  • 1篇医院药房
  • 1篇医嘱点评

机构

  • 11篇南通瑞慈医院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作者

  • 11篇朱玉萍
  • 7篇张峰
  • 1篇黄晓英
  • 1篇李丹奇
  • 1篇余世庆
  • 1篇任亚丽
  • 1篇夏小红
  • 1篇朱秋燕
  • 1篇吴伟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12年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外科术后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药学监护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实践,探讨药师在儿科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结合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指南,对用药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协助医师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儿实施药学监护,协同医师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了潜在的治疗风险。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药学监护
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会诊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会诊的方法,以提高会诊质量。方法不明原因发热患者2例,临床药师紧密关注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了解患者主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尤其是出现怀疑与药物使用有关的问题时。对可能引起发热的各种原因一一加以分析排除,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临床药师的会诊方案均被采纳,2例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并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结合临床医学和药学知识分析药物疗效不佳的原因,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
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临床药师会诊药学服务发热
青蒿琥酯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0例NSCLC患者分成两组。单纯化学治疗组(对照组)60例,采用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25mg/m^2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静脉推注,1次/d,第1、8天;顺铂25mg/m^2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第2~4天给予。青蒿琥酯联合化疗组(试验组)60例:青蒿琥酯12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每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静注,1次/d,第1~8天,化疗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并治疗2个周期以上。至少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对其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中位生存时间(mean survival ti me MST)、1年生存率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MST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45.1%、44周、45.1%和34.5%、45周、3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和TTP分别为88.2%、24周和72.7%、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毒性。结论:青蒿琥酯可用于临床治疗NSCLC。青蒿琥酯联合化疗能提高NSCLC患者近期疾病控制率,延长TTP,安全性良好。
张祖贻余世庆苗立云黄晓英张晓萍朱玉萍夏小红李丹奇
关键词:抗肿瘤中药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试验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癌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80例局部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组(TP组)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组(TN组).化疗每28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TN组治疗有效率为52.50%,TP组为3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组生存质量高于TP组(P<0.05);TN组中位生存期为(18.70±10.69)个月,TP组为(16.33±9.9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组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5.00%、22.50%、10.00%,与TP组的22.50%、45.00%、2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以及脱发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任亚丽吴伟顾玮潘敏侠朱玉萍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顺铂食管癌
我院医嘱点评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不合理医嘱分析规范临床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南通瑞慈医院病案室2009年7月—2012年6月归档的出院病历共1080份。每月随机抽取前1个月的出院病历30份(非手术病历和手术病历各15份),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用药医嘱合理性进行综合点评。结果 1080份出院病历中不合理医嘱单为275份,占25.46%。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医嘱点评对临床用药实施监控,可以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处方医嘱点评
临床药师在肾病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干预技巧与药学监护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肾内科临床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思路和技巧。方法临床药师可通过对肾病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用药教育等几方面协助医师用药。结果通过对肾内科的用药干预与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合理选择药物,调整给药剂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提高了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临床药师需要在实践中强化药物应用的临床思维能力,以便协助医师使药物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临床药师干预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参与儿内科查房的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的切入点。方法:分析笔者2009年1-3月在儿内科查房进行的用药干预,按干预项目和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取典型病例进行详细探讨。结果:临床药师的主要干预项目是药物用法、用量和联用情况、药物的选择、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7.9%、25%、16.7%;医护人员接受临床药师用药建议的比例为60.4%。结论:临床药师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同时,需详细掌握药物知识,尤其是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另外临床药师可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共同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朱秋燕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临床药师查房合理用药小儿用药
一例膀胱肿瘤术后脑梗死伴发热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2014年
目的探讨对膀胱肿瘤术后脑梗死伴发热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用药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合理的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临床药师膀胱肿瘤脑梗死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参与外科术后耐药菌感染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2017年
目的:通过参与外科术后耐药菌感染会诊的案例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外科抗感染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指南及掌握的抗菌药物抗菌谱与药动学特点,协助临床医师参与患者术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开展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外科术后耐药菌感染会诊后,3例术后感染患者均获痊愈。结论:临床药师在外科治疗团队中的药学监护作用不可忽视。
张峰朱玉萍
关键词:临床药师术后感染药学监护
头孢唑啉皮试液的稳定性考察
2003年
目的:预测头孢唑啉皮试液4℃,25℃的贮存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2.0nm处测定头孢唑啉的含量,用恒温加速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在4℃,25℃下,本品有效贮存期分别为5.9天和1.6天。结论:头孢唑啉皮试液在有效贮存期内性质基本稳定。可为临床使用。
朱玉萍
关键词: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