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凤云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疫情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3篇染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知识调查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麻疹
  • 2篇法定传染
  • 2篇法定传染病
  • 2篇肠道传染病
  • 1篇乙类
  • 1篇疫苗
  • 1篇疫情流行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知识
  • 1篇预防知识调查
  • 1篇手足

机构

  • 10篇鹤壁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朱凤云
  • 1篇孟卫红
  • 1篇赵琳

传媒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鹤壁市1957~2011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鹤壁市1957~2011年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鹤壁市1957~2011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鹤壁市1957~2011年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为痢疾、甲肝、伤寒、脊髓灰质炎和霍乱,共报告5种疾病172453例,年均发病率为402.64/10万,5种肠道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41.66/10万、50.05/10万、10.58/10万、0.34/10万、0.01/10万。结论鹤壁市肠道传染病疫情呈显著下降趋势,痢疾仍然是影响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病种。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是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
朱凤云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疫情
鹤壁市2006~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状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鹤壁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鹤壁市网络直报系统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2006年以来鹤壁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523例,逐年呈明显递增趋势,其中男性2262例,女性1261例,男女之比为1.79︰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共2765例占78.48%,幼托儿童663例占18.82%,学生91例占2.58%,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时间为4~5月份,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之间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鹤壁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朱凤云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2006年鹤壁市传染病流行状态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鹤壁市2006年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我市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鹤壁市传染病疫情呈下降趋势,发病总数较去年下降8.05%,总发病率较去年下降4.74%。共有18种法定传染病发生,病例总数为5 941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4 718例,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1 223例,农民与学生是传染病高发人群,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是高发传染病。结论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高发传染病疫情防制和管理是有效控制疫情发生的主要措施。
朱凤云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监测
鹤壁市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鹤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布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9年该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9 267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4 774例,丙类5种4 493例,报告发病率为637.99/10万,比2008年上升了45.87%。报告死亡病例6例,死亡率0.41/10万,病死率0.14%;死亡率下降了40.38%,病死率下降了59.15%。结论病毒性肝炎与手足口病是严重威胁鹤壁市群众健康的主要病种,散居儿童、农民、学生、托幼儿童是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控与高危人群的防护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工作重点。
朱凤云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鹤壁市1997~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鹤壁市1997~2006年麻疹疫情,指导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鹤壁市1997~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共发生麻疹468例,年均发病率为3.33/10万,2000年最高9.81/10万,1998年最低0.5/10万,无死亡病例。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麻疹流行状态为散发与局部爆发并存。3~6月高发。结论应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接种质量,适时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
朱凤云赵琳孟卫红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鹤壁市农村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调查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居民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4个自然村的200位农民进行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52.7%,56%农村居民以自备抽水井和44%农村居民以简易水塔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基本未做消毒处理;79.6%的农村居民认为在当地进行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教干预十分必要。[结论]疾病控制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农村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教干预力度。
朱凤云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农民
鹤壁市1957~2011年法定传染病病谱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鹤壁市1957~2011年法定传染病病谱变化及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变化,探讨传染病防控措施,为更好控制该市传染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鹤壁市5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鹤壁市54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种398335例,年均发病率930.03/10万,年发病率最高为14001.71/10万(1970年),年发病率最低为143.13/10万(1997年),年均死亡率2.06/10万,年死亡率最高达80.03/10万(1959年),年死亡率最低为0(多年)。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年代不同传染病种类及发病比例不同。结论年代不同,传染病种类不同,防病、控病重点不同,要针对传染病疫情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所有传染病都要常防常控,以防疫情反复。
朱凤云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鹤壁市54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鹤壁市54年麻疹疫情流行规律,探讨消除麻疹的防控措施。方法将54年麻疹疫情资料划分为疫苗接种前、疫苗接种和计划免疫3个阶段,对鹤壁市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个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7.91/10万、223.31/10万、8.39/10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表现为:流行强度减弱、流行周期消失、发病年龄两级扩散。结论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麻疹疫情的有效手段,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是加强计划免疫管理,完善监测系统,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朱凤云
关键词:麻疹计划免疫
鹤壁市狂犬病防治知识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鹤壁市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4个街道、4个城中村的400位居民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抽样调查。结果 90.5%的被调查对象听说过狂犬病,51.5%的被调查对象知晓狂犬病是不能治愈的传染病,49.3%的被调查对象知道在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犬咬伤后只有72.7%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狂犬病防治力度,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朱凤云
关键词:狂犬病防治知识防控措施
提高疫苗接种质量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7年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和方便的手段,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接种质量。要保证接种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有几个问题特别容易忽视,应引起注意。
朱凤云
关键词:预防接种免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