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宪荣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手术
  • 2篇控制性降压
  • 2篇芬太尼
  • 2篇丙泊酚
  • 2篇丙泊酚复合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腰麻
  • 1篇腰麻后
  • 1篇异丙酚
  • 1篇异氟醚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整形手术
  • 1篇瑞芬太尼
  • 1篇肾镜

机构

  • 8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8篇曾宪荣
  • 7篇李信安
  • 2篇冯英妮
  • 1篇李燕
  • 1篇黄永珍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下行前例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76例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不同时间点MAP与HR以及治疗前后MMSE评分。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MAP与HR相差不大,手术中与手术后研究组MAP与HR较对照组相对更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所得MMSE评分相差不大,但在手术后对照组患者所得MMSE评分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且得分显著低于研究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及氧自由基的产生,能够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应用。
曾宪荣唐文昌张佳群李信安李燕黄永珍
关键词: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
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依据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A组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观察B组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身体体征变化、意识状态等。结果观察A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12±0.26)与观察B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53±0.48)显著高于对照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75±0.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相比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的减少疼痛感,使患者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提高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张佳群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静吸复合
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颅脑择期手术的患者74例.A组37例患者于术前60 min口服可乐定,长托宁+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B组37例患者只行同等剂量的长托宁与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2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并均采用七氟醚吸入+左美托咪啶微量泵泵入进行麻醉维持,观察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sSFQ)评分、控制性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控制性降压前(T1)、血压降至靶目标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停止降压即刻(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2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SFQ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1).A组患者HR及MAP水平在T1时刻后均较为稳定,几乎不需要调节微量泵泵速,而B组患者T1时刻后HR及MAP水平均较高,且相对不稳定,需要不断调节微量泵泵速.结论术前60 min口服可乐定,可减少吸入性麻醉药物或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故七氟醚复合可乐定可以提高控制性降压效应.
曾宪荣李信安唐文昌冯英妮张佳群
关键词:七氟醚控制性降压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下腹部、盆腔、会阴部、下肢手术的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右美托咪定(DEX)组和对照组各60例,DEX组给予0.5%罗哌卡因+1μg/mL右美托咪定混合液,分两次间隔注入硬膜外腔,对照组给予0.5%罗哌卡因,测定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采用VAS评分评价术后10、30、60、120min的镇痛效果,对比两组术后10、30、60、12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对比两组6h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XE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8.1±2.5)min,镇痛持续时间为(767±74)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0.1±2.6)min和(432±63)min。DEX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分别为2.1±0.5、2.3±0.6、3.5±0.8、5.3±1.4,均低于对照组。DEX组术后10、30、60、120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术后10、30、60min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DEX组术后6h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优于对照组的31.66%(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可显著降低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张佳群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罗哌卡因
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别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患者在截石位、术中1h以术毕后的MAP、SpO_2、HR水平,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MAP、SpO_2、HR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时间段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不明显。观察组在截石位、术中1h、术毕时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行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张佳群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
关键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血流动力学
腰麻后直接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腰麻后直接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腰麻后转为平卧位,调节麻醉平面后再转为俯卧位;B组腰麻后直接俯卧位。观察两组腰麻后生命体征变化、感觉及运动阻滞效果、麻醉-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手术等待时间缩短(P〈0.05),阻滞平面易于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后直接俯卧位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缩短手术等待时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可作为临床应用参考。
陈爽姿冯英妮曾宪荣
关键词:腰麻俯卧位肛肠手术
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下颌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下颌骨整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术中需行控制性降压的颅颌面正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异氟醚(A组)和丙泊酚复合异氟醚(B组)进行控制性降压,每组50例。监测并记录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中、控制性降压中、手术结束后的HR、MAP、Sp O2;观察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记录控制性降压过程中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在麻醉及手术各时点的HR、MAP和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吸入七氟烷浓度低于A组(P〈0.05)。两组均未有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及心率失常发生。B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短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睁眼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异氟醚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是颅颌面正颌手术中安全、有效的降压方法。
李信安唐文昌曾宪荣邹素姣吴根妮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醚控制性降压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2016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时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ASA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丙泊酚分别复合0.05(A组)、0.1(B组)、0.15μg/kg(C组)的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麻醉。D组单纯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MAP、HR、Sp02,记录丙泊酚追加剂量、术中镇痛效果、清醒时间、术后宫缩痛及术中知晓、梦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B、C组的镇痛效果优于D组,B、C组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A、B组术中的MAP、HR、SpO2均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的MAP无明显变化(P〉0.05),HR、SpO2均明显下降(P〈0.05),D组术中的MAP、HR、SpO2均明显下降(P〈0.01)。4组术前的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术中的MAP、H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丙泊酚追加剂量明显少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B、C组的丙泊酚追加剂量较少,清醒时间较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0.1μg/kg的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李信安唐文昌曾宪荣张佳群邹素姣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