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海洋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艺术
  • 4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艺术
  • 5篇高职
  • 4篇教学
  • 3篇文化
  • 2篇艺术设计
  • 2篇职高
  • 2篇课程
  • 2篇教学改革
  • 2篇教学实践
  • 2篇高职高专
  • 2篇高专
  • 2篇传承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当代室内设计
  • 1篇动漫产业
  • 1篇动漫人才
  • 1篇动漫人才培养
  • 1篇对激发
  • 1篇对接
  • 1篇学研结合

机构

  • 18篇无锡城市职业...

作者

  • 18篇曹海洋
  • 5篇江文
  • 2篇马永伟
  • 1篇陈霞
  • 1篇马致远
  • 1篇金世成

传媒

  • 4篇文教资料
  • 3篇山西建筑
  • 2篇艺术科技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职教论坛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丝网印刷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品牌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鞋类工艺与设...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2006年
本文论述了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和实施情况出发,并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对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曹海洋
关键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无锡惠山泥人的创作特点对激发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意能力的启示
2019年
地方传统民间艺术是不同地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反映,是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从境、形、色、意四个方面分析无锡惠山泥人的创作特点,探寻当地民间艺术的传统审美规律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启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地方民间艺术的学习激发创意灵感、培养创意能力,从而发挥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高职艺术教育中的当代功能。
曹海洋
关键词:惠山泥人民间艺术创意能力
浅论传统木质铅笔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以中华绘图铅笔为例
2013年
传统木质铅笔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木质铅笔发展至今形成了鲜明的符号学特征。文章以中华绘图铅笔为原型,从产品的外形、装饰元素、使用特点等方面分析传统木质铅笔的设计符号学特点。希望能对今后铅笔的发展提供参考。
曹海洋江文
关键词:设计符号学
谈闽西南地区土楼建筑中的围合特征
2013年
通过对闽西南土楼建筑形制的分析和探讨,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归纳出其共同的特性。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文化层面,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围合"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闽西南土楼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曹海洋
关键词:传统文化围合
谈智能化系统发展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分析现代科技已有的或还尚在概念阶段的一些智能家居环境设计,研究了智能化系统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实用性,探索了现代室内设计与智能化系统发展的切入点,对智能化家居设计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和设计成熟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观点,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曹海洋马致远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
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传统家具改良与创新被引量:3
2024年
本文旨在探讨可持续设计理念指导下,从材料、功能、造型、工艺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家具进行改良与创新再设计,以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文化传承的多重目标。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在保持传统家具文化价值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特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曹海洋
关键词:传统家具
对接紧密动态调整课程体系的建设——高职院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平台+模块"形式构建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的群课程体系,能够逐步形成具有一定专业方向,具备融合跨界知识的能力。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群"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探索适合文化创意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既掌握群内各专业相应的设计表现能力和审美规律,又具有群内各专业所对应的具体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以提高学生在创意设计行业中高端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江文曹海洋
关键词:课程体系
非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
2014年
本文通过对非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与纯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两者的共性和差异,并对非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艺术类专业如何借鉴、消化、变通、融合纯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希望为非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曹海洋江文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闽西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3年
本文通过分析闽西南地区土楼建筑的特点,从几个方面论述其虚实相生的形态特征,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闽西南土楼建筑空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从而加深对传统住宅设计手法的理解,希望对当今建筑设计能有所启发。
曹海洋
关键词:儒家思想天人合一
“乐学活用”以兴趣为导向的银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图像后期处理教学为例
2025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成为摄影与图像创作领域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通过图像处理技能跟上数字生活节奏、与晚辈建立共同话题,但在接受新工具、新审美时存在一定的适应期;他们的学习动力源于记录生活的美好、实现自我价值等情感需求;他们的创作诉求更倾向于简单实用、能快速应用于日常场景的技能;他们创作时间充裕,人生阅历丰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温情瞬间,作品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温度。文章提出,为满足不断提升的老年人影像创作需求,应在老年大学、老年社区等开设各类有关图像创作及后期处理方面的银铃课堂。学员大多来自各行各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对图像表现也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同时,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衰退。这些特点决定了银龄课堂图像后期处理教学不能照搬常规模式,在教学手段上要贴合老年人的学习习惯与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始终贯彻以激发兴趣为导向的理念,让老年学员在学习图像后期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乐学活用”,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中获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曹海洋
关键词:教学实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