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斌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受体
  • 2篇受体相互作用...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相互作用蛋白
  • 2篇免疫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2篇肠癌
  • 1篇蛋白2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直肠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易斌
  • 4篇王卫星
  • 3篇邓文宏
  • 2篇沈磊
  • 2篇邱婷
  • 2篇余静
  • 2篇冯佳
  • 1篇何小波

传媒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05例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临床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男85例(80.95%),女20例(19.05%),男女之比为4.25∶1;临床肝癌分期示早中期66例,晚期39例;病毒感染者71例,其中HBV感染者68例;78例进行了甲胎蛋白(AFP)检测,AFP升高者52例(66.67%),其中≥400μg/L者29例(37.18%)。103例行B超检查,96例行CT检查,CT检查对早中期肝癌确诊率显著高于B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患者中单纯手术治疗34例,综合治疗32例,两者第1年生存率分别为70.59%、90.63%,第3年生存率分别为41.18%、68.75%;晚期患者均行保守疗法。[结论]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积极防治HBV感染能降低其发病率,同时早中期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治疗措施应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局部治疗的综合治疗。
冯佳方小雨余静邱婷易斌沈磊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
酒精性肝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慢性肝病的最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酒精的产量和摄入量也逐渐增多,ALD的发生率在我国人群中呈逐渐上升趋势。在中国,乙醇已成为仅次于肝炎病毒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研究ALD的危险因素对该病的预防有很大意义。
余静易斌冯佳方小雨邱婷沈磊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研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2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直肠癌手术病人77例。使用免疫组化检测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IP2的表达情况。观察以下指标:(1)RIP2在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2)直肠癌组织中RI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7例直肠癌组织中,RIP2的阳性表达率为57.1%(44/77),癌旁组织为64.9%(50/7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4例直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的病人中,低+未分化、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组的RIP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侵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IP2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有无神经侵犯无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半定量分析显示,直肠癌组织中RIP2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P2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是直肠癌病人预后一个潜在判断指标。
邓文宏易斌邱振东项明伟何小波王卫星
关键词:直肠癌免疫组化
结肠癌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97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例结肠癌患者中,癌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阳性表达的有41例(42.3%),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有78例(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结肠癌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表达降低可能是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一个潜在参考指标。
易斌邓文宏项明伟王卫星
关键词:结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简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肝母细胞瘤(HB)诊治的进展,以期提高对儿童HB的诊治水平。方法:网络检索PubMed、Springer、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就近年来儿童HB的治疗进展作一介绍。结果:儿童恶性肿瘤不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HB更少见。手术切除曾是治疗儿童HB的主要手段,但约有80%患儿确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预后较差,长期生存率仅20%~30%。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引入,HB的治疗已由传统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以手术、化疗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治疗,可切除性大幅提高,患儿长期生存率也因此明显提高。结论:儿童HB临床少见,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依据年龄、AFP水平及CT增强扫描可提高其诊断率。手术切除结合化学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经过多学科综合性治疗后预后良好。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化疗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儿童HB的预后将进一步改善。
易斌姚利王卫星
关键词:儿童肝母细胞瘤预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家族分子结构和功能及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2018年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s,RIP)是一类具有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在多种组织中均有分布,RIP可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广泛参与机体免疫、细胞凋亡等信号转导,发挥多种生理功能。本文就RIP家族分子结构、功能及与多种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项明伟易斌邓文宏王卫星
关键词:受体相互作用蛋白信号通路炎性反应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