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莹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子宫
  • 5篇肿瘤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内膜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卵巢
  • 3篇宫腔
  • 3篇宫腔镜
  • 3篇腹腔
  • 2篇电切
  • 2篇盆腔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晚期
  • 2篇晚期卵巢癌
  • 2篇淋巴
  • 2篇卵巢癌
  • 2篇内膜癌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4篇方莹
  • 9篇王武亮
  • 7篇赵虎
  • 4篇王志红
  • 4篇徐臻
  • 4篇王利君
  • 3篇陈志龙
  • 3篇袁博
  • 3篇耿介
  • 1篇侯歌
  • 1篇王芳
  • 1篇程亮星
  • 1篇袁金金
  • 1篇邢伟
  • 1篇董雪
  • 1篇胡桂明
  • 1篇王璐
  • 1篇王冰
  • 1篇赵文超
  • 1篇王倩

传媒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临床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妇产与遗传(...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周围浸润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Ⅰa_2~Ⅱa_2期)宫颈癌神经周围浸润(PNI)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85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分析PNI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脉管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是否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185例患者中PNI阳性16例(8.6%)。单因素分析提示,PNI的发生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LVSI、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阳性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结论早期宫颈癌存在PNI现象,而PNI的发生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LVSI、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阳性明显相关。
赵虎王武亮王志红王利君方莹徐臻陈志龙胡桂明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
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术中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的应用探索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采用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探讨下肢回流淋巴结与子宫回流前哨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3~12月22例早期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双足第一蹼间注射吲哚菁绿显影下肢回流的淋巴结,宫颈注射纳米碳显影子宫回流的前哨淋巴结,观察术中2个来源的盆腔淋巴结分布,记录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吲哚菁绿盆腔淋巴结显影率100%(22/22),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显影率90.9%(20/22)。前哨淋巴结分布于闭孔淋巴结(8/22)和髂外血管内侧淋巴结(12/22),其中62.5%(5/8)闭孔前哨淋巴结呈现吲哚菁绿与纳米碳双显影。吲哚菁绿显影下肢回流的盆腹腔淋巴结分布于髂外末端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短期随访中仅1例行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者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结论 盆腔淋巴结双显影技术观察到下肢和子宫来源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在闭孔淋巴结二者均显影较多。
陈志龙赵虎郭依琳王璐方莹徐臻王武亮
关键词: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前哨淋巴结下肢水肿
探讨16孕周及以上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16孕周及以上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06—2017-12间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333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将36例子宫≥16孕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97例子宫≤12孕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巨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可行。
方莹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子宫全切术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高危老年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手术的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多发合并症高危老年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手术的68例老年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接受MDT会诊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接受MDT会诊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8例患者均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常规MDT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可提高宫腔镜电切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方莹赵虎王武亮
关键词:老年患者宫腔镜电切手术宫腔疾病
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治疗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治疗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长径>10 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包块长径10~32 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液外溢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囊液溢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切口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经术前严密评估后,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探查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术有显著优势,且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方莹袁博王利君赵虎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巨大囊肿
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刨削系统(IB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的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3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钾、血钠水平、术后月经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术后1 d,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血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月经量为(66.32±15.28)mL,多于对照组的(42.15±11.46)mL,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3%,2/76)低于对照组(17.65%,6/34),P<0.05。结论采用IB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改善手术指标,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术后月经状态较好,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耿介方莹沈位花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并发症
巴戟天寡糖抗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MOO)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以及3个MOO组[0.7、1.4、2.8 g/(kg·d)],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假手术组和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给予10 m L/kg双蒸水,3个MOO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药液10 m L/kg,实验结束后取出大鼠子宫,并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高能磷酸化合物(HEP)的水平。结果:与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比较,MOO 0.7 g/(kg·d)组、MOO 1.4 g/(kg·d)组、MOO 2.8 g/(kg·d)组SOD水平升高,而MDA水平降低(P<0.05);MOO 0.7g/(kg·d)组、MOO 1.4 g/(kg·d)组、MOO 2.8 g/(kg·d)组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总腺嘌呤核苷酸(TAN)水平升高(P<0.05)。3个MOO组SOD、MDA、ATP、ADP、AMP、TA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O对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改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有关。
王志红程亮星王武亮王芳徐臻王冰张海玲耿介方莹
关键词:巴戟天寡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温阳益气健脾汤剂结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HE4、CA125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9
2019年
目的:探讨自拟温阳益气健脾汤剂结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HE4、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1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其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TC)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自拟温阳益气健脾汤剂,观察其对两组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HE4、CA125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RR、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下降(P<0.05),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E4和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健脾汤剂结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莹邢伟王武亮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免疫功能肿瘤标记物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8
2023年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对晚期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放疗,其中对照组在放疗的基础上给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生存质量(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血清CA125、CEA、SCCA、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CD3+、CD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铂类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王利君赵虎袁博方莹王武亮
关键词:铂类紫杉醇化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和Smac水平比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 比较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和第二个线粒体衍生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激活剂(Smac)水平。方法 入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患者和4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CA125和Sma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125和Smac水平分别为(432.07±156.39)ku·L^-1、(83.98±22.17)ng·L^-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为(52.53±19.61)ku·L^-1、(314.71±112.56)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125水平升高和Smac水平降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关系密切,通过两者的测定可能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风险。
王志红赵虎袁博王倩方莹褚璐璐王武亮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糖类抗原125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