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化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7篇肱骨
  • 4篇手法
  • 4篇复位
  • 3篇手法复位
  • 3篇术后
  • 3篇肱骨干
  • 3篇康复
  • 2篇镇痛
  • 2篇整复
  • 2篇正骨
  • 2篇上肢
  • 2篇上肢骨
  • 2篇上肢骨折
  • 2篇手法整复
  • 2篇手术
  • 2篇疼痛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肱骨干骨折

机构

  • 20篇重庆市中医骨...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文化
  • 5篇漆伟
  • 3篇刘颖
  • 3篇赵军
  • 2篇胡晓
  • 2篇彭文忠
  • 2篇刘渝松
  • 2篇郭亮
  • 2篇彭正刚
  • 1篇江琼
  • 1篇朱忠庆
  • 1篇杨荣
  • 1篇马善治
  • 1篇刘才英
  • 1篇郭剑华
  • 1篇邓毅
  • 1篇郁葱
  • 1篇唐彦
  • 1篇张金

传媒

  • 10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调式前臂吊带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调式前臂吊带,包括U形带;所述U形带的一端设有一对对称的倒L形块;所述U形带的另一端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L形块;所述L形块的顶部通过固定件设有束缚带;一对所述束缚带之间的...
汪继梁文化罗犇杨亨文崔真伟
球囊二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比较球囊二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后壁破裂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0年1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伴后壁破裂单节段OVCFs患者60例,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60~88岁,平均67.7岁。致伤原因:扭伤22例,跌倒伤24例,无明确诱因1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球囊组和网袋组,各30例,球囊组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网袋组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相关医疗费用。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胸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VAS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d和末次随访球囊组VAS[(2.2±0.9)分、(1.8±1.0)分]和ODI[25.2±4.0、22.6±4.1]与网袋组VAS[(2.1±1.0)分、(1.6±0.9)分]和ODI[26.1±7.0、23.3±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球囊组伤椎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显著优于网袋组[(19.7±12.6)%vs.(13.8±6.2)%、(-5.5±1.3)°vs.(-4.7±1.0)°];术后3d和末次随访球囊组伤椎前缘高度比[(81.8±10.4)%、(79.8±10.9)%]、后凸Cobb角[(15.2±3.9)°、(15.8±4.0)°]与网袋组伤椎前缘高度比[(76.8±6.9)%、(75.0±7.0)%]、后凸Cobb角[(17.3±3.6)°、(18.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手术时间[(41.3±5.1)min]、术中出血量[(14.3±3.6)mL]和住院天数[(3.1±0.8)d]与网袋组[(39.6±4.0)min、(14.8±4.5)mL、(3.4±1.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术中骨水泥充填量(5.1±0.9)mL显著多于网袋组(3.5±0.8)mL,但人均住院费用(3.3�
刘颖张渝文化赵军洪浩丁浩洋杨荣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
高乌甲素在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对各类骨科术后病人应用高乌甲素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成年ASAⅠ~Ⅱ行择期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曲马多(T)组:曲马多16mg/kg、高乌甲素组(G)组:高乌甲素0.35m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2ml/h行PCIA。记录两组在置泵后2、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AS)、病人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在各时间段中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心悸)。结果:T组、G组48h内各时间点VAS和PCA结束后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T组、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6.7%、3.3%,G组明显低于T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对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安全,镇痛确切有效,在PCIA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不良反应较曲马多明显减少。
文化郁葱
关键词:高乌甲素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改良超腕夹板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改良超腕夹板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改良超腕夹板组、普通夹板组和石膏夹板组各40例,3组均用血肿内麻醉后用提按复位法手法复位,分别用改良超腕夹板、普通夹板、石膏夹板固定,按骨折三期论证治疗。结果:3组完成复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均骨折愈合,但改良超腕夹板组维持尺偏角及桡骨长度更好(P<0.05),治愈率更高(P<0.05)。结论:改良超腕夹板具有操作简便,防旋转,防短缩,较好维持桡骨解剖结构,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对减少手法复位后桡骨远端骨折位置的丢失有明显作用。
文化彭正刚漆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录的对比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及统一的文献信息提取表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OBINS-I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658篇文献,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涉及1513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其中889例接受手术治疗、624例接受非手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骨折不愈合率、骨折畸形愈合率、皮肤不良反应率均低于非手术组[I^(2)=28%,P=0.230,OR=0.32,95%CI(0.19,0.54);I^(2)=0%,P=0.470,OR=0.06,95%CI(0.01,0.23);I^(2)=0%,P=0.950,OR=0.09,95%CI(0.02,0.49)],手术组骨折延迟愈合率、医源性神经损伤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均高于非手术组[I^(2)=44%,P=0.150,OR=1.64,95%CI(0.94,2.86);I^(2)=0%,P=0.940,OR=4.75,95%CI(1.55,14.57);I^(2)=0%,P=0.930,OR=3.63,95%CI(0.93,14.17)]。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相较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骨折不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和皮肤不良反应率均较低,而骨折延迟愈合率、医源性神经损伤率和手术部位感染率均较高。
漆国栋文化漆伟江琼张雪李姝君
关键词:肱骨骨折手术中并发症非手术治疗META分析
内补黄芪汤加减促进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内补黄芪汤加减促进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加用内补黄芪汤加减治疗。结果:临床疗效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补黄芪汤加减用于骨折术后治疗,能够促进切口愈合。
文化漆伟
关键词:骨折切口愈合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折复位中的作用观察
2008年
文化
关键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肢骨折骨折复位小儿小夹板外固定剧烈疼痛
重庆市渝中区中医康复发展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2022年
中医康复的历史久远,《尔雅·释诂》云:“康,安也”,而《尔雅·释言》云:“复,返也”,康复原意为病态恢复至常态。《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久病”而“不康”者,应“养而和之……待其来复”是较早提出康复概念的中医学著作;至宋代已有比较系统的中医康复体系。中医康复学的核心内涵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的运用各类中医药治法,将患者从各种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中恢复健康状态,整体、辨证、功能为导向的康复观是其核心特色。
刘渝松魏碧友郭亮邓毅马善治彭文忠徐慧华胡晓文化文巧李朋鹏王如龙
关键词:中医康复中医药治法辨证施治
肌间沟臂丛阻滞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肌间沟臂丛阻滞下肩关节复位的效果。方法56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于肌间沟臂丛阻滞后,采用外展牵引推挤复位法进行手法复位;观察复位效果,记录复位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易于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8.21%;镇痛明显,各时点VAS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止痛性肌间沟臂丛阻滞下用外展牵引推挤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是可行的。
文化
关键词:臂丛阻滞肌间沟法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采用穴位注射、手法推拿、功能锻炼等治疗。结果: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5.0%。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文化张金
关键词:肩周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