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重症
  • 5篇危重
  • 3篇危重病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血清
  • 2篇伤患者
  • 2篇通气
  • 2篇器官
  • 2篇危重症
  • 2篇机械通气
  • 2篇病人
  • 2篇肠内
  • 1篇胆碱能危象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多器官功能损...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血清HS-C...

机构

  • 10篇连云港市第一...
  • 3篇连云港市东方...
  • 1篇宿州卫生学校
  • 1篇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 13篇徐继来
  • 10篇潘利平
  • 7篇孙艳
  • 4篇张宝民
  • 2篇张宝民
  • 2篇李小民
  • 2篇潘利平
  • 2篇张宝明
  • 1篇庄建光
  • 1篇何银银
  • 1篇罗曼
  • 1篇张志萍
  • 1篇王建业
  • 1篇高凌杰
  • 1篇陈冬
  • 1篇秦伟
  • 1篇秦伟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合式气管导管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组合式气管导管声门下引流对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普通气管导管,B组采用组合式气管导管并定期行声门下引流。观察两组间患者VAP的发生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A组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B组。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组合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清除声门下分泌物,降低细菌在呼吸道定植率,是预防VAP比较有效的措施。
潘利平李小民徐继来孙艳王建业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病
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保护的机制并观察疗效。方法:将52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包括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外伤患者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及手术治疗,如病情需要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每天2次静脉滴注,共10天。分别于治疗第1天和治疗后第4、10天测定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IL-8等炎性介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10天的血清TNF-α和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血必净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2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血必净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症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脏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张宝民孙艳徐继来秦伟潘利平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血必净注射液危重症患者
重症创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重症创伤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症,严重地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近期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且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报告重症创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TNF-a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徐继来潘利平张宝明
关键词:TNF-A重症创伤创伤患者IL-6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IL-8和C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IL-8和C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对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NSE、IL-8和CNP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前血清NSE、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而CNP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NSE水平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6188,P<0.01),与C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8,P<0.01)。结论:检测血清NSE、IL-8和C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徐继来潘利平张宝明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8
右美托咪啶在ICU重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谵妄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ICU重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住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啶注射液进行镇静,对照组泵入咪达唑仑注射液进行镇静,比较两组镇静前后血流指标(HR、SBP、DBP、SpO2)变化、谵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前HR、SBP、DBP及SpO2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镇静后SBP、DBP下降(P<0.05),HR及SpO2无变化;观察组镇静后HR下降(P<0.05),SBP、DBP、SpO2无变化;观察组镇静后HR低于对照组,SBP、DB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时间为镇静后(5.88±1.21)h明显迟于对照组(4.35±1.06)h,谵妄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时可降低ICU住院患者的心率,但对患者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同时,右美托咪定可推迟患者谵妄发生时间,降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徐继来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ICU住院患者
危重病人肺部二重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肺部二重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APACHEⅡ评分>12分的326例危重病人中发生肺部二重感染的21例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原发病严重、高龄、营养不良是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治疗中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如手术、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及时间长短、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应激性高血糖等均是引起肺部二重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高龄患者的监测,迅速、合理处理原发性及应激性高血糖,加强营养支持,确切掌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应用指征及尽早脱机,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是防治二重感染的关键。
潘利平李小民徐继来孙艳
关键词:危重病二重感染
肠内+肠外混合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为观察肠内+肠外混合营养(EN+PN)在危重病中的支持效果,将ICU中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EN+PN组(30例)和PN组(30例),在营养支持前1 d及营养支持第10天测量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结果表明EN+PN组在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增高方面优于PN组(P均<0.05)。认为对于危重病患者,EN+PN在防止肠道细菌易位和多脏器功能不全中起一定的作用,有更好的营养效果。
潘利平孙艳徐继来
关键词:危重病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营养疗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68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占67.01%,革兰阳性球菌(GPC)占27.84%,真菌占5.15%。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所分离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昏迷、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菌以GNB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及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张宝民孙艳张志萍徐继来潘利平
关键词:肺部感染气管切开病原菌重症监护病房
脑出血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钠进行监测,将发病后24h内、24~72h、3~7d及1周后的低钠血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并观察与出血量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比例较高,本组达37.2%。其中在3d内,3~7d及1周后的发生率分别为11.6%、16.3%及10.5%,经统计学处理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发生率与出血量有一定关系(P<0.05),同时也增加患者病死率(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出现低钠血症与脑出血本身病理改变有关,其机理复杂,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脑耗盐综合征(CSWS)和皮质醇分泌失衡综合征三种主流学说中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机率相对较低。
潘利平徐继来庄建光
关键词:脑出血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1例危重症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病人于机械通气后48 h内开始行EN支持治疗,对照组38例病人应用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并在肠功能改善后,逐渐过渡至流食和软食。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和第14天的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免疫球蛋白(IgA)、血红蛋白(Hb)、氮平衡(NB)以及APACHEⅡ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周内撤离呼吸机的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第14天后,血清PA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B、IgA、N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周内撤呼吸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N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张宝民秦伟陈冬高凌杰徐继来潘利平
关键词:危重症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营养状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