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仁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长白猪新品系选育
- 1996年
- 长白猪新品系,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经过五世代的选择,主选性状背膘厚和日增重获得明显的选择进展。五世代比一世代,90kg体重长白公、母猪的背膘厚分别下降了0.58和0.55cm,即下降了27.9%和24,8%,2~6月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4g和130g。通过初步的杂交配套利用,作母本品系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1992~1995年的四年间,共推广种猪4102头,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杨景培余崇达李剑豪徐仲仁徐斌彭国良
- 关键词:长白猪日增重背膘厚品系选种
- 大约克猪世代选育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大约克猪经过五个世代选育,选育指标──日增重、背膘厚和选种指数值均获得提高。公猪分别由572.91±7.36g提高到861.50±7.25g,由2.14±0.55cm下降到1.62±0.11cm与由100分上升到131.61±2.11(分)。母猪分别由501.29±8.49g提高到634.22±7.41g,由2.49±0.34cm下降到1.77±0.23cm与由100分上升到128.11±2.35分。差异均非常显著。杂交配套试验表明,大约克猪与长白猪正反交生产杂交父母代母本时,两者的繁殖性能基本一致;正反交父母代母本与杜洛克猪父本进行三元杂交、虽然社长大表现略优,但差异不显著。
- 徐仲仁余崇达张代坚杨景培李剑豪
- 关键词:大约克猪世代选育日增重背膘厚选种
- 瘦肉型猪配合饲料优化配方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瘦肉型猪配合饲料优化配方研究徐仲仁,余崇达,杨景培(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通过对饲料配方中的大原料与添加剂配合筛选,选出经济效益高、生长速度快,适应集约饲养的饲料配方。1993年进行了两次试验,并筛选出处理Ⅱ与Ⅲ两个配方,本试验在总...
- 徐仲仁余崇达杨景培
- 关键词:瘦肉型猪配合饲料
- 瘦肉型猪杂交配套试验被引量:2
- 1996年
- 本试验选用长白猪和大白猪的正反交为母本与杜洛克公猪杂交。试验表明:繁殖性能除了产活仔数之外,其他性状都是长大母猪优于大长母猪产活仔数,初生体重28天龄头数,个体重及哺育率,长大母猪比大长母猪分别降低2.95%.提高4.86%,0.22%,0.48%,和2.75%。以上各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肥育性能各性状都是社长大猪优于杜大长猪。日增重、饲料报酬、瘦由率,杜长大猪比杜大长猪分别高3.67%,0.68%和1.19%,以上三个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 余崇达徐仲仁杨景培李剑豪
- 关键词:杂交繁殖性能日增重瘦肉率瘦肉型
- 杜洛克猪的选育
- 1996年
- 在环境条件、饲料和饲养管理制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完成了杜洛克猪五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结果是杜洛克公母猪平均每个世代的选育进展分别为:2~6月龄日增重分别提高10.78%和6.13%。90kg体重6、7肋的背膘厚分别降低8.42%和8.39%,综合选择指数分别提高8.82%和7.72%。对二至五世代公猪饲养试验,五世代较二世代日增重(30~90kg)提高6.92%,每公斤增重所需饲料减少5.84%。五世代女猪较基础群女猪瘦肉率提高4个百分点,眼肌面积提高29.40%。
- 李剑豪余崇达杨景培徐仲仁
- 关键词:杜洛克日增重瘦肉率育种
- 五丰大白猪的选育
- 2002年
- 经过五个世代的选育,大白猪的主要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公母猪的30~90kg日增重平均每个世代分别提高9.3g和29.0g,达90kg体重平均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分别降低0.8mm和1.0mm,综合选择指数分别比零世代提高了12.9和20.2。选育后的大白猪生长快,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遗传稳定,适应性强。
- 蔡更元徐仲仁彭国良李剑豪刘敬顺
- 关键词:选育性状
- 酒糟粉饲养生长肥育猪试验被引量:3
- 1997年
- 杨景培徐仲仁李剑豪彭国良余祟达
- 关键词:育肥酒糟粉饲养
- 酒糟粉饲养生长育肥猪试验
- 1997年
- 酒糟粉是以大米、高粱、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后的副产品,经干燥粉碎而成。为寻求新的饲料资源,缓解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我们进行酒糟粉代替日粮中麸皮饲养生长育肥猪的试验。
- 杨景培徐仲仁李剑豪彭国良余崇达
- 关键词:生长育肥猪酒糟粉饲养试验
- 不同杂交组合猪生产性能对比试验被引量:6
- 1999年
- 本试验分别用杜洛克、皮特兰、杜皮杂种公猪与大长母猪杂交,测定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皮大长组合窝产活仔数10.08头,21日龄育成数9.10头,优于其它组合。杜大长、杜皮大长日增重分别为737克和721克,料重比分别为2.78和2.83,结果十分接近,杜大长略好。皮大长和杜皮大长的胴体瘦肉率均为66.5%左右,比杜大长高出近5个百分点。经t检验,3个杂交组合间各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 杨景培蔡更元刘敬顺徐仲仁彭国良王祖昆
- 关键词:杂交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