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后处理对右冠状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右冠状动脉(右冠)闭塞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ETMI)并在12h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9例右冠闭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缺血后处理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在开通血管前1min内开始再灌注30s再缺血30s,交替4次后再持续灌注的方法。比较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峰值、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TFC)。结果: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再灌注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分别为34.2%和9.8%(P=0.01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47.4%和19.5%(P=0.016),窦性停博发生率分别为18.4%和2.4%(P=0.025),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36.8%和12.2%(P=0.017);心肌酶峰值:CK分别为(2 143±834)μ/L和(1 879±683)μ/L(P<0.05),CK-MB分别为(289±89)μ/L和(176±93)μ/L(P<0.05)。CTFC分别为(34±8)帧和(25±6)帧(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短期内能显著减轻急性右冠闭塞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 彭勇范剑峰高招波张雪梅万明勇张春花熊旭华刘建清郑春华
- 关键词:冠心病右冠状动脉闭塞后处理
- 利拉鲁肽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miRNA-132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miRNA-132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利拉鲁肽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对miRNA-132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医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被确诊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50例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和健康人群50例为健康人群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miRNA-13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132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再将50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比较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和健康人群组miRNA-132表达水平,对照组与观察组miRNA-132表达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血清miRNA-13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32诊断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78.0%。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iRNA-13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BMI、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132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表达降低,对其具有诊断价值;利拉鲁肽可显著增加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miRNA-132的表达,具有减肥、降压及保护心血管效应。
- 邓志生邹文彭勇
- 关键词:利拉鲁肽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9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C1q/TNF相关蛋白3(C1q/TNF-related protein-3,CTRP-3)、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主要/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主动脉峰值流速均低于术前,主动脉瓣瓣口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CRTP-3、NLRP3、IL-1β、IL-18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中,8例发生主要/次要重点事件,发生率为10.67%。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主要/次要重点事件发生率尚可接受,患者预后良好。
- 赵路尧彭勇方译陈琳郑春华
- 关键词:心功能
- 缺血后处理对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缺血后处理对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证据。方法:纳入有关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施行后处理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观察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7项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在给予急性STEMI患者施行PCI中附加后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CK释放峰值:WMD:469.23 U,95%CI(-622.50,-315.96)(P<0.05);CK-MB释放峰值:WMD 64.71U,95%CI(-91.34,-38.07)(P<0.05);提高LVEF 7d后WMD:4.47%,95%CI(1.27,7.67)(P=0.006)和3个月后WMD:5.85%,95%CI(2.58,9.12)(P=0.0005)。结论:在给STEMI患者施行PCI治疗同时施行缺血后处理,能减少患者的CK和CK-MB释放峰值,提高近期及中长期LVEF。有理由相信临床中对急性STEMI患者在行PCI中施行后处理可以使此类患者获益,但该结果需要更多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论证。
- 彭勇刘建清郑春华范剑峰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META分析
- 无导线起搏器与经静脉置入单腔起搏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Micra无导线起搏器(LP)与单腔经静脉起搏器(TV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因心动过缓于南昌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置入起搏器患者91例,置入Micra LP的患者23例作为LP组,以及同时期置入TVP的患者68例作为T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脏功能、术中和术后各项起搏参数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P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短于TVP组[(46.57±5.39)min vs(52.37±6.91)min,P<0.01;(8.75±3.01)min vs(9.45±2.10)min,P<0.01]。LP组EF值改善显著优于T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2组起搏器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VP组术后4例患者出现囊袋血肿,与L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ra LP置入手术操作微创,手术成功率高、时间较短,安全性高,起搏参数稳定,显著减少导线相关并发症。
- 范剑峰方译刘建清温灿熊鹏辉郑春华彭勇
- 关键词:心动过缓心脏起搏器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严重主动脉狭窄中自膨胀瓣膜与球囊扩张瓣膜的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自膨胀瓣膜(SEV)与球囊扩张膜(BEV)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ce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通过提取文献中数据,对比SEV与BEV的术后并发症优劣势。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5939患者。SEV在术后死亡率方面优于BEV(RR:1.34,95%CI:1.08,1.66)。2组术后卒中发生率、术后起博器植入率、中重度瓣周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V在全因死亡率方面优于BEV,而卒中、中重度瓣周漏、起搏器植入率方面等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
- 温灿彭勇刘丹范剑峰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