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难
-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组织TGF-β对miR-200c/141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TGF-β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发生侵袭转移。miR-200c/141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但TGF-β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miR-200c/141表达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组织中TGF-β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miR-200c和miR-141表达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外科2012-05-01-2013-01-01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64例,采用qRT-PCR技术检测TGF-β、miR-200c及miR-141在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GF-β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miR-200c和miR-141水平的相关性。TGF-β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观察其对miR-200c和miR-141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率为66.67%,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Median,Interquartile Range(2.50,2.43:0.84,0.42);P=0.005]。miR-200a、miR-200b、miR-429、miR-200c和miR-14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率分别为53.13%、48.44%、50.00%、78.13%和76.19。miR-200c和miR-14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均P<0.001。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0,P<0.001。TGF-β表达水平与miR-200c和miR-14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001。TGF-β能够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miR-200c和miR-141表达显著降低。TGF-β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瘤栓情况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侵袭深度和肿瘤远处转移情况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TGF-β可通过诱导miR-200c和miR-141表达的降低在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 周欣亮王玉栋张难赵连梅施明亮单保恩
- 关键词:胃癌TGF-ΒMIR-200C临床病理特征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贲门癌并发高血压的诊断与处理(附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5年
- <正>阿帕替尼被推荐为三线治疗晚期胃癌药物,其在Ⅰ、Ⅱ期临床试验对中晚期贲门癌的治疗确实有显著的疗效,无瘤中位生存期延长了1倍[1~8]。临床上开始应用不久,临床仅见个案报道及Ⅱ期临床观察,还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不良反应的防治认识不足。作者应用4例,其中1例患者并发高血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进食不适5个月,确诊贲门癌4个月,化疗2周期后3个月入院。
- 李保庆张难张少为赵腾闫左静段光远
- 关键词:贲门癌苯磺酸氨氯地平胃左动脉上肢血压
-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恢复后食管癌手术治疗1例
- 2015年
-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死亡患者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21.8%,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1]。肝硬化也是我国较常见的疾病,肝炎病毒、血吸虫、酒精、肥胖、药物等因素均可引起肝细胞持续性损害,发展为肝组织广泛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硬化时全身和肝脏的免疫功能均异常,易发生肿瘤[2]。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农民。既往6年前曾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脑膜炎。
- 闫左静张难赵腾段光远张少为李保庆
- 关键词:肝硬化组织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手术广泛纤维化慢性活动性
- miR-769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hsa-miR-769(miR-76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我们对肿瘤相关的hsa-miR-769(miR-769)的表达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并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结果:公共数据库的挖掘结果显示miR-76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且在临床样本中我们观察到了相同的升高异常,通过细胞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我们发现miR-769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引起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发生改变,后续的研究中,我们成功构建了紫杉醇耐药的食管鳞癌细胞系,并发现miR-769在食管鳞癌对于紫杉醇的获得性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miR-769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本研究旨在探索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食管鳞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 孙智广胡婷婷鲁洪岭张少为张难王金栋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紫杉醇耐药非编码RNA上皮间质转化
- 贲门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报道被引量:1
- 2014年
- 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是一类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在消化道最为常见,但发生于食管胃结合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极为少见。现将2例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性,71岁,以上腹部不适2月余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年。入院查体未触及周围浅表肿大淋巴结。行电子胃镜示:贲门小弯侧可见溃疡状新生物,边缘隆起,侵及前后壁,上界至齿线上约3 cm,齿线距门齿约35 cm,下界约至胃体中部,胃窦黏膜红白相见,以红为主。
- 张难张少为王岩李保庆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浅表肿大淋巴结齿线消化道癌
-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被引量:3
- 2014年
-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与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一起被归为神经内分泌癌,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肺癌病理类型,LCNEC在整个肺癌中的发病率为2%-3%。其恶性程度高,术前诊断困难,相关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分析我科44例LCNE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
- 王岩刘俊峰曹富民李保庆王福顺张难石志华李骞
- 关键词: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外科治疗不典型类癌预后小细胞癌病理类型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预测食管癌放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从动物模型层面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在预测食管癌放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人食管癌Eca-109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给予单次剂量15Gy(6MVX射线)照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比较两组移植瘤体积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的变化情况,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的细胞密度和坏死比例。结果实验组裸鼠移植瘤在照射后明显出现了生长延迟现象,从照后第7天开始实验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t=3.206~6.149,P<0.05)。照后第3天开始实验组ADC值及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M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ADC=-11.018^-2.049,tMD=-6.609^-2.052,tMK=2.492~9.323,P<0.05)。照后第3天开始对照组细胞密度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坏死比例高于对照组(t密度=-8.387^-2.239,t坏死比例=2.980~17.430,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照射可以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生长,ADC、MK、MD值均可以先于肿瘤形态学变化而发生改变,移植瘤细胞密度及坏死比例的变化与ADC、MK、MD值的变化基本吻合。DKI具有早期预测食管癌放疗敏感性的价值。
- 张安度王燕飞苏晓华时高峰韩春李杨张钧刘辉张难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不确定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不确定切除[R(un)]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男性302例,女性175例,年龄(59±8)岁(范围:27~79岁)。依据国际肺癌协会颁布的手术切除标准将患者分为完整性切除(R0)组(286例)和R(un)组(191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吸烟史、辅助治疗、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及肿瘤部位为协变量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采用最近邻法1∶3匹配,卡钳值为0.02。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对TNM分期、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亚组分层分析。结果R(un)组中最高组淋巴结阳性68例,纵隔淋巴结未达到清扫范围129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R0组227例,R(un)组142例。匹配后R0组和R(un)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4.3%和52.1%(P=0.021),Ⅰ、Ⅱ、Ⅲ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2%、65.9%、34.8%(P<0.01),TNM分期(χ^(2)=46.913,P<0.01)、病理学分型为腺鳞癌(HR=5.970,95%CI:3.117~11.431,P<0.01)及R(un)(HR=1.512,95%CI:1.065~2.147,P=0.021)是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Ⅲ期患者中,R0组和R(un)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5.8%和9.5%(P=0.002);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R0组和R(un)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0.6%和7.1%(P<0.01)。结论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及是否为R(un)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un)不影响术后总体生存;在Ⅲ期及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R(un)患者的总体生存较R0患者更差。
- 张难张少为韩晶王哲容宇刘俊峰
-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预后病理学分型
- P53、P21^(WAFI/CIP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和烟酒史的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P53基因突变和P21基因表达缺失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51例食管癌患者及32例正常人,用调查表调查了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并对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人的食管黏膜.组织进行了Western B1ot。采用统计软件的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P53突变率为72.55%,正常健康人突变率为3%,P21基因正常表达(未发生突变)率为31.37%,正常健康人正常表达率为53.13%,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P=0.049)。P53基因突变及P21基因突变的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0.032,P=0.032),浸润深度更深(P=0.049,P=0.009),吸烟的患者更易出现P53突变及P21突变(P=0.004,P=0.02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长度及饮酒史无关。P53基因突变及未突变的食管癌患者其P21基因突变情况无明显差异(P=0.154)。结论 P53突变,P21表达缺失均与食管癌发生相关,并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有关,且在P53~P21^(WAF1/C1PI)通路正常的食管癌患者中,其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小。虽然P21是P53的下游基因,但在体内环境中,P21的表达不只依赖于P53的调控,还需进一步研究P21在正常人内环境的中表达的调控。
- 张难刘俊峰
- 关键词:食管癌P53
- 基于临床-影像特征预测ⅠA期浸润性肺腺癌高级别组织学亚型模型的外部验证
- 2025年
- 目的对基于临床-CT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用于术前识别早期肺腺癌中微乳头型及实性型等高级别组织学亚型(high-grade pattern,HGP),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方法本研究使用已开发的预测模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临床ⅠA期肺腺癌患者中进行外部验证。纳入肿瘤大小、密度和分叶特征等因素,分析模型的识别能力、校准性能以及临床影响。结果纳入患者650例,其中男293例、女357例,年龄30~82岁。经验证发现,该模型在区分HGP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性能(曲线下面积>0.7)。在对原始模型进行校准后,模型校准性能得到改善。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阈值概率>0.6时,模型预测的HGP患者人群接近实际情况。结论这项研究证实了基于临床-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在临床上识别ⅠA期肺腺癌HGP方面的有效性。模型的成功应用可能对于确定手术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这些发现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 容宇韩念樵郝雁冰郝雁冰牛亚进张兰董跃华董跃华张难
- 关键词:肺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