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衡 作品数:116 被引量:487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替莫唑胺治疗国人恶性脑胶质瘤(31例临床疗效分析) 化学疗法是恶性脑胶质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对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有一定作用。然而,恶性脑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性,许多药物(大分子,水溶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也给胶质瘤的化疗增加了困难。替莫唑胺(te... 张俊平 魏大年 赛克 牟永告 张湘衡 王涤宇 陈忠平关键词:GBM 替莫唑胺 阳性表达率 临床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新诊断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放疗辅助替莫唑胺化疗: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2025年 目的根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划分的2级胶质瘤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低级别胶质瘤类型,可导致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和过早死亡。先前研究表明,放疗联合PCV方案化疗(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联合化疗方案)可为成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术后残余肿瘤患者带来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获益,但尚不清楚此类患者放疗后联合替莫唑胺(TMZ)化疗的疗效,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放疗后TMZ化疗是否能较单纯放疗提高有残留病灶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的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方法纳入术后存在残留的LGG患者(包括WHO2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依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随机分为放疗+TMZ组(RC组)和单纯放疗组(RT组)。放疗总剂量为54.0 Gy,RT组放疗结束后随访观察;RC组放疗后4周接受最多6个周期的TMZ化疗。采用SPSS 26.0和R语言4.2.1软件进行基线数据分析、Kaplan-Meier曲线拟合及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两组患者不同亚组的生存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012年至2021年共纳入248例合格病例,截至2023年12月最后一次随访,26例因临床数据缺失被排除,最终222例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57.1个月(范围:39.0~73.0个月),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RT组5年OS为89%,5年PFS为72%;RC组5年OS为87%,5年PFS为78%。两组总体PFS(HR=1.094,95%CI:0.624~1.917,P=0.580)和OS(HR=1.267,95%CI:0.586~2.738,P=0.700)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年龄≤40岁与>40岁患者间OS和PFS无差异(P>0.05),术后病理类型分层分析中放疗联合TMZ组与单纯放疗组的PFS和OS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残留LGG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或放疗联合TMZ化疗的总体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无显著差异。未来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并整合分子病理分析以评估分子 何昌嘉 赛克 郭琤琤 杨群英 蔡林波 赖名耀 王翔 王樑 盛晓芳 夏云飞 吴少雄 牟永告 张湘衡 王翦 柯超 陈银生 奚少彦 谢传淼 廖翌翔 陈忠平关键词:低级别胶质瘤 LGG 术后残余 放疗 替莫唑胺 脑转移瘤整块切除术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行整块切除术的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整块切除手术。观察术后患者的复发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42例患者。与术前相比,术后神经功能好转、无改变和恶化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3.0%(113/342)、61.1%(209/342)、5.9%(20/342)。术后局部复发率为9.1%(31/342)。342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9.9个月(1.4~146.5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脑转移瘤为多发、原发肿瘤为结直肠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术前合并颅外肿瘤、术前化疗均为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中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术后化疗、术后靶向治疗均为患者生存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转移瘤为单发(HR=0.46,95%CI:0.30~0.70,P<0.001)、术中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HR=0.68,95%CI:0.47~0.99,P=0.045)、术后接受化疗(HR=0.52,95%CI:0.36~0.74,P<0.001)的患者总生存期较长,脑转移瘤最大径较大(HR=1.02,95%CI:1.00~1.03,P=0.022)、原发肿瘤为结直肠癌(HR=2.79,95%CI:1.47~5.30,P=0.002)、术前接受化疗(HR=1.78,95%CI:1.20~2.65,P=0.004)的患者总生存期较短。术前存在颅外肿瘤的患者死亡风险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40,95%CI:0.99~1.96,P=0.054)。结论整块切除术对脑转移瘤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脑转移瘤为单发、术中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技术、术后接受化疗与脑转移瘤患者较长的生存期相关;而脑转移瘤最大径较大、原发肿瘤为结直肠癌、术前接受化疗与脑转移瘤患者较短的生存期相关。 段昊 张湘衡 陈银生 何立功 赵沛康 牟永告关键词:脑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整块切除术 4-1bbl分子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BBL分子在82例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性别及生存 牟永告 陈忠平 谢海涛 彭辉 王振宁 魏大年 张湘衡 赛克 邓星海 张冠华关键词:4-1BBL 胶质瘤 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109例脑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HE染色、CD34和PAS双重染色,观察胶质瘤是否存在VM,并做相关参数的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生存比较。结果在109例患者中13例(11.9%)肿瘤标本中发现VM,VM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但是与WHO组织学分级相关:WHOI级VM阳性率为0(0/5),WHO1I级VM阳性率为5.5%(2/36),WHOIU级VM阳性率为7.3%(3/41),Ⅳ级VM阳性率为29.6%(8/27)。组织学级别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有VM组和无VM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胶质瘤中存在VM,VM与胶质瘤的级别相关,VM阳性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 刘晓梅 张清平 陈芙蓉 牟永告 张湘衡 赛克 魏大年 陈建良 吴秋良 陈忠平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预后 血管生成拟态 喉声门上型鳞癌中VEGF、p16和CD44v6的定量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喉声门上型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p16和CD44v6的定量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喉声门上型鳞癌、慢性炎症、不典型增生等组织中的VEGF、p16和CD44v6表达,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量。结果:22例喉部非癌疾病组与76例喉声门上型鳞癌组相比较,两组VEGF、p16和CD44v6的定量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喉声门上型鳞癌无颈淋巴结转移组28例与颈淋巴结转移组48例相比较,VEGF和p16的定量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CD44v6的定量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的高表达、p16的低表达与喉声门上型鳞癌细胞的发生和转移呈相关性。VEGF和p16的定量表达对于喉声门上型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张湘衡 曾宗渊关键词:VEGF P16 CD44V6 颈淋巴结转移 MR-DTI在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神经功能保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胶质瘤是发生于脑实质内的最常见原发性肿瘤,在手术时,功能区脑皮层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深部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同样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在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下,胶质瘤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仍然很高(约20%~30%... 魏大年 赛克 牟永告 张湘衡 王涤宇 邓星海 谢传淼 陈忠平关键词:胶质瘤 神经功能保护 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规范治疗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规范治疗对改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有完整病案记录、随访资料和明确病理诊断的14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参照2005年美国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的诊疗规范,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脑胶质瘤单病种诊疗指引,将149例胶质瘤患者按照治疗情况分为规范治疗与不规范治疗两组,并对患者术后的生存状况及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规范治疗组为85个月和不规范治疗组为42个月,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规范治疗组为51个月,不规范治疗组为23个月,两组相较,均差异显著(P<0.01)。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规范治疗组为66个月,不规范治疗组为33个月;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规范治疗组为32个月,不规范治疗组为13个月,两组相较,均差异显著(P<0.01)。规范治疗组高、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一年、两年及五年生存率均高于不规范治疗组(P<0.05)。治疗后规范治疗组患者KP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不规范治疗组(P<0.01)。结论规范治疗能明显改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所以在神经肿瘤医生中强调对胶质瘤的规范治疗十分迫切。 徐红超 牟永告 周旺宁 张湘衡 赛克 陈忠平关键词:胶质瘤 预后 放疗 化疗 脑胶质瘤MGMT表达与体外药敏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胶质瘤体外药物敏感性与肿瘤细胞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对手术中取得的胶质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MTT法对七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胶质瘤化疗药物在血浆峰浓度下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②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了同组36例人脑胶质瘤标本MGMT的表达,将检测结果与同一标本来源者的药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脑胶质瘤标本MGMT表达阳性率为72.2%,其表达水平与BCNU、DDP、Me-CCNU这三种化疗药物血浆峰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IR)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而与其它四种药物(Elemene、VCR、VM-26和VP-16)则无这种相关性(P>0.05)。结论当患者肿瘤细胞MGMT阳性表达时,将与BCNU、DDP、Me-CCNU等烷化剂类化疗药物耐药,临床化疗时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检测肿瘤MGMT表达可以作为不具备体外药敏试验条件下的补充,可为脑胶质瘤化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许洪升 张俊英 岳伟英 牟永告 张湘衡 赛克 陈忠平关键词:胶质瘤 化疗 173例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次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排除因非肿瘤因素死亡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估计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纳入胶质瘤173例,其中WHOⅠ级10例,Ⅱ级61例,Ⅲ级53例,Ⅳ级49例;98例术后接受放疗[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61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37例];60例术后接受化疗(高级别胶质瘤46例,低级别胶质瘤14例)。本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4.0%、42.2%、32.4%;WHOⅠ、Ⅱ、Ⅲ、Ⅳ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2.5%、24.5%、6.1%。分层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放化疗显著影响高级别胶质瘤生存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RR=1.603;P=0.019)、WHOⅢ~Ⅳ分级(RR=2.311;P〈0.001)、肿瘤未全切(RR=2.108;P〈0.001)、术后未放疗(RR=1.652;P=0.008)是影响胶质瘤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提示,发病年龄≤40岁、WHO级别低、肿瘤全切的胶质瘤患者预后好;术后进行放疗可以提高胶质瘤的疗效。 李剑峰 陈银生 赛克 张湘衡 柯超 杨群英 牟永告 许海雄 陈忠平关键词:胶质瘤 预后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