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肉鸡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比
  • 1篇性别比例
  • 1篇畜禽
  • 1篇畜禽保种
  • 1篇选种
  • 1篇优质黄羽肉鸡
  • 1篇肉鸡生长
  • 1篇肉料比
  • 1篇肉用
  • 1篇肉用种鸡
  • 1篇生产力
  • 1篇配套系
  • 1篇品系
  • 1篇气候
  • 1篇种鸡
  • 1篇自别雌雄
  • 1篇料蛋比
  • 1篇慢羽

机构

  • 5篇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张晓岚
  • 2篇方莉
  • 2篇吕连山
  • 1篇王晓刚
  • 1篇李东
  • 1篇黄梅南
  • 1篇王丽贞
  • 1篇杨忠源

传媒

  • 2篇中国家禽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2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候与家禽生产力
1991年
前言气候,一般包括有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辐射、雨量和海拔;化学因素:如空气成份。还有一些非直接因素:如食物和供水的数量和质量、疾病、寄生虫、土壤和肥力。家禽管理、禽舍以及许多与现代畜牧工业相联系的因素都能改变各种不同气候条件对家禽的影响。
张晓岚
关键词:气候家禽生产力
肉用种鸡初选时间的探讨
1989年
前言当前国内外肉用种鸡的初选时间一般是在6周龄。为了在选种前能充分表现鸡的遗传潜力,都采用6周龄以前自由采食,选种后限制饲喂的饲养方式,但是饲养到6周龄时,肉鸡体重已相当大了,可达到限饲条件下25周龄种用体重的55%以上,有的中选公鸡体重已超过2公斤,中选母鸡的体重也在1.5公斤以上。一旦改为限饲。
张晓岚
关键词:肉用种鸡选种
北京石岐黄自别配套系不同品系肉鸡生长对比试验
1990年
石岐黄肉鸡自别雌雄配套系在1984年选育成功以后,便着手于纯系选育提高。作为肉用鸡种,自别后代在生长速度方面的优势以及父母两系杂交配套能否产生相应的配合力,尤其重要。两年多来,我们在选择毛色和体型的同时,选择早期生长较快的个体,建立快羽和慢羽核心群,并开展家系繁殖。为此,每年要通过做各个品系的肉鸡生长对比试验,来检验选育的进展效果。1986年度的肉鸡生长对比试验是在海淀区马连洼种鸡场于7月23日开始,至10月2日结束,计90日龄。其中改良系在70日龄结束。试验鸡分快羽纯系,慢羽纯系,快慢羽杂交系(文中称其为自别代)和改良系4组.
吕连山方莉王晓刚陶才美张晓岚
关键词:肉鸡
优质黄羽肉鸡石岐黄鸡快慢羽品系的选育及其自别雌雄杂种鸡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研究以石岐杂肉鸡自繁群体为素材选育了石岐黄鸡自别雌雄配套系。从26452只一日龄雏中选出快羽雏鸡和表型慢羽雏鸡,快慢羽雏鸡比例为3.4%和96.6%。计算公鸡群体中的慢羽基因频率为0.882,纯合慢羽公鸡在表型慢羽公鸡群中的提纯机率0.789。通过基因型测交,提纯出57只慢羽公鸡,组成了纯快慢羽品系。测定快慢羽两个品种母鸡共2229只500天饲养日产蛋量为175.9枚和168.5枚,料蛋比为4.25和4.32;自别雌雄杂种鸡的自别准确率为97.2%;杂种同亲本(快羽和慢羽品系)90天增重对比分别为1410±224克,1383±189克和1340±215克;肉料比分别为3.25、3.31和3.37。
吕连山方莉王丽贞黄梅南李东杨忠源陶才美张晓岚
关键词:黄羽肉鸡料蛋比肉料比公母比例
畜禽保种群体大小和适宜性别比例的探讨被引量:4
1991年
一个畜禽的保种群体应该有多大,群体中的公母畜比例多少为宜,这些都是“优化”保种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保种群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性状和与其相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不发生太大的变化,就要在保种期内不与其他品种杂交,除淘汰不符合保种目标的个体外不作严格的选择,群体内进行随机交配或有意识避免高度的近交。 这里讨论的保种群体大小的前提是:群体内随机交配;100年内近交系数不超过0.1;大家畜(马、
张晓岚
关键词:畜禽性别比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