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永
- 作品数:33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6例手术治疗的胆囊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收集2014年10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胆囊癌肉瘤方面的文献。两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后,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表现、手术方式、肿瘤分期及生存时间等;总结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特征,Kaplan-Meier估计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与可能的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86例(包括本院的1例)患者纳入了研究。其中,男25例,女,61例,男女比例为1∶2.58,平均为64.1±11.5岁,国内病例数为25例,国外为61例。右上腹疼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伴有胆囊结石。Ⅲ、Ⅳ期的患者占多数(AJCC分期)。肿瘤大小平均为7.03±3.67 cm。CSGB病理特征中上皮成分主要腺癌,间叶成分中最常见的是梭形细胞,最少见的是骨样细胞。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3.44%、17.85%和11.90%。Log-rank检验生存率在组间的差异,发现肿瘤生存期国内的患者短于国外(χ2=5.23,P=0.0222),Ⅱ期的患者长于Ⅲ期和Ⅳ期(χ2=16.82,P=0.0002),而在不同性别(χ2=0.15,P=0.6991)、年龄<65岁与≥65岁(χ2=1.28,P=0.2582)及肿瘤直径<7 cm与≥7 cm(χ2=0.03,P=0.8530)之间未发现生存差异。结论胆囊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有关,不同人种肿瘤生存期亦可能不同。
- 张立洪张传永郝保兵戴新征张峰
- 关键词:癌肉瘤胆囊手术预后
- 保留部分受体肝脏的肝移植技术在脾切断流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 研究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行保留部分粘连受体肝脏的肝移植术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近4 年间实施的至少8 例肝保留部分粘连受体肝脏的肝移植术的患者跟踪随访,研究该术式对病人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 郝保兵张峰饶建华张传永戴新征
- miR-146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综合评估miR-146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万方医学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等。查找有关miR-146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CC遗传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截止日期为2016年10月以电子论文形式发表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对文献异质性评价采用Q统计量法。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8篇,共有病例5610例和对照7531例用于meta分析。miR-146a单核昔酸多态性与HCC易感性之间无明显关联。5个遗传模型的结果如下:等位基因模型C与G[OR(比值比)=0.96,95%CI(可信区间)为0.88-1.06,P=0.440];杂合子模型CG与GG(OR=0.99,95%CI为0.90~1.10,P=0.898);纯合子模型CC与GG(OR=0.91,95%CI为0.75-1.10,P=0.314);显性模型CC+CG与GG(OR=0.97,95%CI为0.79~1.19,P=0.759);隐性模型CG+GG与CC(OR=1.05,95%甜为0.94-1.18,P=0.405)。对种族、对照人群来源以及哈迪-温伯格平衡分别在5种遗传模型中进行亚组分析,只在隐性模型CG+GG与CC对照人群来源为基于群体的研究亚组中发现miR-146a单核苷酸多态性增加HCC易感性(OR=1.20,95%甜为1.02-1.40,P=0.024),其余模型的各亚组分析未显示miR-146a rs2910164多态性与HCC易感性有关联。对HBV感染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miR-146ars2910164多态性增加了HBV阳性HCC发生的风险(OR=1.26,95%CI为1.10-1.49,P=0.001)。结论miR-146a的rs2910164多态性与HCC发生风险之间无明显关联,但可能增加HBV阳性HCC发生的风险。
- 张立洪张传永戴新征张杰张峰
- 关键词:肝细胞多态性MIR-146AMETA分析
- 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视下微波灭活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2年12月间位于肝脏表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在腹腔镜直视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肿瘤病灶的影像学变化和临床检验结果,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术后观察和随访,了解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灶CT复查提示均达到完全灭活,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血清AFP水平均在术后6个月降至正常;3年复发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7%和80.7%;治疗结果与手术切除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视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确切,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 戴新征李东华张峰张传永
-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腹腔镜回顾性分析
- 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原位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32例,观察其术后引流管相关并发症(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无发生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9例出现腹水较多,经行腹腔穿刺抽液后病情好转。结论肝移植术后不置腹腔引流管是安全可靠的。
- 施卫东吕凌张传永陆森王平陆华虎庄海文张峰
- 关键词:肝移植腹腔引流并发症
- 一种止血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止血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对称设有滑杆,两个所述连接弹簧均抵触在固定卡块和滑块之间,所述外壳的前端表面和后端表面均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卡块的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
- 倪创业张传永张峰鲁皓
- 微创化技术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微创化技术对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中心单个手术小组于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间所开展的338例肝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微创化技术对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影响。结果338例肝切除术的病例中,255例(75.4%)患者进行解剖性肝叶或肝段的精准肝切除术。手术平均时间150min(45~650min);术中出血量300ml(100~4600m1),211例(62.4%)术中未输血。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1%,病死率为0.6%。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表明,围手术期输血和低帆小板血症足肝切除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体现微创化技术的精准肝切除术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减少术中出血是获得围手术期良好临床结果的重要因素。
- 李相成姚爱华成峰张传永李国强陆森王科钱晓峰浦立勇王平许永华王学浩
- 关键词:肝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统计学
- 经前入路联合Belghiti悬吊法切除右叶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 2015年
- 临床上对于右叶肝癌需行右半肝切除术时,传统的方法是先分离肝脏周围韧带或(和)切断出入肝脏血管游离肝脏,然后再离断肝脏.然而,对体积较大的肝癌合并膈肌等周围组织侵犯时,因肝脏周围解剖空间狭小,先离断肝周围韧带往往非常困难,粗暴游离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此时,先离断肝脏,再处理相应韧带及膈肌间粘连的前入路方法可缩减手术难度,联合Belghiti悬吊法能减少出血等并发症[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种手术径路治疗右叶大肝癌的近期、远期疗效.
- 张立洪郝保兵张传永戴新征张峰
- 关键词:远期疗效分析大肝癌悬吊法右叶周围韧带
- 雷公藤甲素预处理诱导Tregs细胞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T)预处理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实验对照组;雷公藤甲素实验组.两个雷公藤甲素组小鼠术前1周每天给予雷公藤甲素0.1 mg/kg腹腔注射,术前1h加用一次,而两对照组同期仅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肝脏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后分别采集各组小鼠的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Foxp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IL-6、IL-1β和TNF-α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雷公藤甲素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明显升高,且雷公藤甲素实验组水平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和雷公藤甲素实验组与相应假手术和实验对照组相比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两假手术组肝组织结构正常,实验对照组可见明显的肝组织片状坏死,雷公藤甲素实验组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实验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实验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55±1.87)%、(12.59±3.87)%、(7.85±1.07)%和(12.02±3.16)%.假手术雷公藤甲素组和雷公藤甲素实验组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雷公藤甲素实验组较实验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血清IL-10,降低IL-6、IL-1β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的作用.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诱导上调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
- 武传星张传永王学浩张峰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
- 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锐器盒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锐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的顶部右侧开设有圆孔,圆孔的侧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且位于圆孔的上下两侧均横向设有移动座,两个移动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切割刀片,凹...
- 张晓敏郭韵张传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