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6篇弥散
  • 5篇前列腺
  • 5篇腺癌
  • 4篇乳腺
  • 4篇肿瘤
  • 4篇弥散加权
  • 4篇弥散加权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3篇乳腺钼靶
  • 3篇前列腺癌
  • 3篇钼靶
  • 3篇冠脉
  • 3篇冠脉成像
  • 3篇磁共振弥散
  • 2篇性病
  • 2篇影像
  • 2篇影像科
  • 2篇造影

机构

  • 22篇邢台医学高等...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22篇张云萍
  • 5篇王彦朋
  • 4篇曹志勇
  • 4篇林艳
  • 2篇崔刚
  • 2篇郭雄飞
  • 2篇李学英
  • 2篇徐翠霞
  • 1篇冀栓猛
  • 1篇贾文平
  • 1篇李妤蓉
  • 1篇赵力力
  • 1篇李建瑞
  • 1篇牛虎
  • 1篇周静茹
  • 1篇于晓燕
  • 1篇刘鹤鹤
  • 1篇吴艳玲

传媒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灌注成像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2012年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前列腺癌和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特征并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结合病理结果对比2组间SI-T曲线分布。结果增强峰值时间前列腺癌早于前列腺增生,强化程度与强化率前列腺癌高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SI-T曲线类型以上升型为主,而前列腺癌以流出型为主。结论 1.5T磁共振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中有较为明确的价值。
张云萍曹志勇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胸腹联合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扫描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探讨
2020年
探究分析胸腹联合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扫描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诊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胸腹联合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扫描,并根据患者的心率高低将其分为高心率的观察组以及地心率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扫描诊断的主动脉图像肺动脉图像以及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胸腹联合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扫描诊断,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主动脉图像、肺动脉图像以及冠状动脉图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节段管腔的CT值、信噪比以及对比噪声等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联合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扫描在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对于主动脉的病变情况进行更为清晰的呈现,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刘孟丹张云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0年
探讨和分析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2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检查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MRI用于检查前列腺癌患者,能够对病灶状况有较为全面和充分的反应,本次研究中,22例患者最终诊断结果为12例患者为前列腺癌,10例患者为前列腺癌转移。阳性率为100.0%。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MRI检查,能够得出相对显著的检查结果,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够提供较大的价值。
刘文晟张云萍
关键词:MRI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分别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对比分析
2021年
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分别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以及乳腺钼靶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以及影像特点,对于今后的早期乳腺癌检查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努力提升检查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分别接受了核磁共振以及乳腺钼靶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检查出64例,其中,其中Ⅰ级0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41例,Ⅴ级14例,检查准确率为91.4%(64/70);乳腺钼靶检查出51例,其中,其中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27例,Ⅴ级11例,检查准确率为72.9%(51/7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核磁共振与乳腺钼靶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核磁共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检查的准确率,建议在今后的乳腺癌临床检查中积极推广应用核磁共振检查方式。
刘孟丹张云萍
关键词:核磁共振乳腺钼靶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即刻增强CT复查造影剂外溢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2020年
探讨和分析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即刻增强CT复查造影剂外溢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9例患者的232次射频消融术治疗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增强CT是否出现造影剂外溢,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外溢组和非外溢组。对两组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其发生的因素以及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全部199例患者的232次射频消融术,其中30例出现了造影剂外溢,占比12.93%,另外202例则为未出现此现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穿刺模式对比,只有病理类型、是否有肝硬化、是否经胸腔穿刺三个项目,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经过胸腔穿刺是造成造影剂外溢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为、血红蛋白变化、住院天数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在术后即刻增强CT中发生造影剂外溢较为普遍,然这一现象与术后严重出血之间并无直接关联,所以临床上无论有无造影剂外溢,均应对术后严重出血保持高度警惕;肝硬化、胸膜腔穿刺是发生造影剂外溢的潜在的影响因素。
刘孟丹张云萍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
DWI表观弥散系数对宫颈癌复发的应用价值研究
崔刚张云萍王彦朋徐翠霞郭雄飞林艳
应用磁共振DWI成像,从细胞、分子代谢水平探讨宫颈癌复发与转移,为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宫颈癌复发提供了有效方法,提高了宫颈癌复发的影像诊断效率,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检查方法快捷、方便,无创伤,无辐射,结果准确,...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诊断
ADC值对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诊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的ADC值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内膜癌和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取ADC图上为低信号并呈明显强化病灶的最低ADC值,另外测量正常子宫内膜区三个ADC值,取其平均值,相对ADC值(rADC),计算出病灶最低ADC值与正常组织区平均ADC值的比值,然后对子宫内膜癌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癌组15例病灶DWI均呈高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rADC<1为96%。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DWI上均呈不规则高信号,ADC图上11例病灶呈略低信号,另5例未见明显低信号,rADC<1为68%。结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鉴别诊断。
冀栓猛张云萍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
320排CT低碘浓度联合低管电压在冠脉成像中的探讨
2020年
探讨和分析320排CT低碘浓度联合低管电压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4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20例的两组,为患者实施320排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扫描;两组患者中B注患者接受低碘浓度联合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检查,A组患者接受传统模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成像质量实施实施主观和客观评分,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的辐射剂量与碘摄取量。结果:从所得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来看,两组患者所得图像的可诊断率、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从所得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来看,两组患者的SNR与CNR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双低模式检查的B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为(2.6±0.5)mSv明显低于接受传统模式检查的A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为(12.1±4.2)mSv,P<0.05。结论:采用低碘浓度联合低电压的320排CT冠脉成像,能够在充分显示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与碘摄取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文晟张云萍
关键词:320排CT低电压冠脉成像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的诊断应用分析
2020年
探讨和分析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850例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对于该检查项目中对心肌桥的诊断率,同时对比分析有无心肌桥时患者的检查图像特征。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心肌桥患者共有123例,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检出率为14.5%。121例患者肌桥位于左前降支,另有2例患者位于中间支;心肌桥在左前降支发病明显较高。心肌桥不同位置的肌桥长度来看,近段、中段和远段之间的肌桥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固然是造成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然而其性质、长度、冠脉狭窄程度与心肌桥没有直接关系。结论:为患者实施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非常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状况,对于心肌桥有很高的诊出能力;特别是通过检查能够及时观察到粥样斑块,这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非常有意义。
刘文晟张云萍
关键词: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肌桥
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年
探讨和分析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的15例已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超导MRI的常规序列检查与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检查;就患者在不同b值条件下的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接受MRI常规序列检查,T2WI序列结果表现出明显结节状、不规则团片状低信号,或者上述状态混杂。接受DWI检查,图像基本都表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而ADC图像则表现为低信号或者稍低信号。计算分析表明,b值在1000s/mm2、2000 s/mm2时,对应的病灶ADC值分别为(0.80±0.18)10-3mm2/s、(0.57±0.17)10-3mm2/s;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检查和诊断前列腺癌的过程中,使用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有效改善检出效果,诊断价值相对较高,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可将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作为优先模式。。
刘文晟张云萍
关键词:MRI弥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