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长见

作品数:51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3篇玉米
  • 19篇甜玉米
  • 10篇选育
  • 8篇性状
  • 7篇糯玉米
  • 7篇鲜食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鲜食玉米
  • 5篇青贮
  • 5篇青贮玉米
  • 4篇玉米品种
  • 4篇玉米新品种
  • 4篇栽培
  • 4篇品种选育
  • 4篇籽粒
  • 4篇胁迫
  • 4篇基因
  • 4篇超甜玉米
  • 3篇育种

机构

  • 50篇福建省农业科...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福建省种子总...
  • 3篇福州国家水稻...
  • 3篇科学技术情报...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红河弘毅农业...

作者

  • 51篇廖长见
  • 38篇陈山虎
  • 36篇卢和顶
  • 35篇林建新
  • 26篇张扬
  • 7篇林静
  • 6篇王颖姮
  • 5篇许静
  • 4篇纪荣昌
  • 3篇杨秀娟
  • 3篇谢华安
  • 3篇张建福
  • 3篇滕振勇
  • 3篇林海建
  • 3篇蔡秋华
  • 2篇甘林
  • 2篇袁亮
  • 2篇吴方喜
  • 2篇朱永生
  • 1篇杜宜新

传媒

  • 21篇福建农业学报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3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核农学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亚热带农业研...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海峡科学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合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甜玉米品种筛选及效益分析
2025年
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振兴大豆产业,同时确保农民增收创新的一个重要栽培模式。2022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富林镇富塘村开展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试验,筛选适合的甜玉米品种类型。结果发现,早熟、中矮秆品种“闽双色6号”适合“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开展该模式示范,甜玉米和大豆总产值达4.9万元/hm2以上,兼具了大豆产量与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符合西南山区生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芳王旭廖长见
关键词:大豆鲜食玉米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4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引进各类甜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鉴定出适合福建省生态的甜玉米资源,利用系谱选育和配合力测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甜4号。测交试验表明,亲本闽甜系138、闽甜系186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4号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09~2010年区试平均产量14 445.9kg.hm-2,比对照增产14.76%,于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关键词:甜玉米选育
超甜玉米闽甜208无公害生产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闽甜208系福建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满足近年来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本文对闽甜208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林建新卢和顶纪荣昌廖长见陈山虎
关键词:闽甜208无公害生产技术
玉米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叶斑类病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生产和制种过程中玉米叶斑类病害的防治。
杨秀娟代玉立陈爱华甘林廖长见石妞妞杜宜新阮宏椿陈福如罗文贵郑利俭刘连生
利用转录组解析鲜食玉米闽甜6855的耐寒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探究玉米抗寒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调控网络和基因,明确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调控通路和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鲜食玉米抗寒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耐寒品种闽甜6855为研究材料,利用转录组技术对其受5℃低温胁迫24,48,72 h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PCA结果显示,重复间样本可以显著聚集在一起,且处理样本与CK样本显著分开。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闽甜6855在低温处理前后差异基因为4000~7000个,而不同时长低温处理样本间差异基因较少,为100~2000个,表明低温是引起基因差异的主要因素,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主要在前期。KEGG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MAPK上存在显著富集,表明这2个信号通路积极响应抗寒胁迫。此外,在植物病原菌互作和植物昼夜节律调控通路差异基因也出现了显著富集,暗示着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通路上也存在着重叠或共有调控途径,而调控昼夜节律的基因在植物适应低温环境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林静林建新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鲜食玉米低温胁迫育种
甜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5年
以普通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为参考,总结普通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特点,结合本课题组长期在甜玉米育种的研究与实践,提出符合东南区甜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三角形杂优模式”,即热带种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亚热带种质和亚热带种质×温带种质,选育出“闽双色”系列和“闽甜”系列等优良品种。利用分子标记、种质来源、生育期特点和配合力分析法进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种质群的分类,提供甜玉米骨干衍生系的改良思路和方法。
詹鹏麟张扬许静林建新庄炜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杂优模式
优质鲜食玉米系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
陈山虎滕振勇卢和顶陆佩兰林建新廖长见纪荣昌刘灿洪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针对福建省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十分缺乏,优质、高产与抗病兼顾的新品种紧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等问题,在福建省科技厅多项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经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取得了如下科技成果:种质资源创...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不同播期对秋植超甜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在秋季生产条件下,探讨不同的播种期对超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量影响:通过不同播种期各品种产量的多重比较,在福建适当迟播,可以提高产量;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播种期的产量情况的多重比较,在试验设计的5个播种期中,早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不断提高;中、晚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后略微减少;(2)品质影响:播种期对果皮厚度和含糖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分含量和皮渣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晚播可以提高水分的含量,从而延长采收期,秋植超甜玉米最适采收期平均可以达8d,
廖长见张扬卢和顶林建新陈山虎
关键词:超甜玉米秋播
镉胁迫下甜、糯玉米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以183份甜、糯玉米自交系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在2种Cd污染水平下对甜、糯玉米开花期(DA,days to anthesis)、吐丝期(DS,days to silking)和开花吐丝间隔(ASI,anthesis silking interva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揭示重金属Cd胁迫对甜、糯玉米开花期的影响及调控基因。结果表明:不同Cd污染水平对甜、糯玉米DA和DS均产生影响,其中对DS的延长更为明显,从而导致ASI的增大。同时,甜玉米ASI平均值高于糯玉米ASI,由此表明甜玉米ASI对重金属Cd胁迫更为敏感。结合群体基因型和开花期相关性状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筛选到3个开花期相关的SNP位点和6个吐丝期相关的SNP位点。根据其所对应的物理位置与Maize GDB和NCBI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预测获得8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包括在前人研究中与玉米开花期有关的候选基因。以上研究解析甜、糯玉米在重金属Cd污染水平下开花期及吐丝期的遗传规律,为今后开展甜、糯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Cd安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袁亮孟鑫汪亚龙廖长见李高科吕桂华宋军邱正高林海建
关键词:CD胁迫开花期
糯玉米品种“闽花甜糯136”杂交制种关键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闽花甜糯13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花色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探讨了闽花甜糯136亲本特征特性及杂交制种关键技术,以期为闽花甜糯136的商业化制种提供参考。
林建新黄章明张扬林静廖长见卢和顶陈山虎
关键词:制种技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