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太和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取栓
  • 5篇机械取栓
  • 5篇急性
  • 5篇出血
  • 4篇脑出血
  • 4篇高血压
  • 3篇大血管
  • 3篇血管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血栓
  • 2篇血性
  • 2篇预充
  • 2篇预后
  • 2篇治疗急性脑梗...

机构

  • 20篇太和县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阜阳市第五人...

作者

  • 20篇崔涛
  • 9篇赵曙光
  • 7篇张超勇
  • 5篇滑祥廷
  • 5篇黄金榜
  • 4篇巴永锋
  • 2篇杨国瑛
  • 2篇吴斌
  • 2篇孙廷强
  • 2篇胡月龙
  • 1篇胡伟
  • 1篇谢玉海
  • 1篇张京莉
  • 1篇孙旭东
  • 1篇张文彬
  • 1篇哈传传
  • 1篇桑道乾
  • 1篇樊保华
  • 1篇张坤

传媒

  • 7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现代药物与临...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净化治疗对有机磷中毒患者CHE、CK-MB及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53,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n=49,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CHE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PCT、CRP水平均出现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CK-MB、cTnI均出现下降,CHE水平上升,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32%)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IL-6、PCT、CRP水平,改善患者的CK、CK-MB、cTnI及CHE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胡自廷张清学王建军戴成才孙杰刘杰崔涛赵曙光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CHECK-MBIL6
临床指标联合多期相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对急性胰腺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临床指标联合多期相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1年内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首发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组(39例)和非RAP组(116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8例(RAP 27例,非RAP 81例)和验证集47例(RAP 12例,非RAP 35例)。采用半自动分割方法勾画全胰腺,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应用支持向量机构建预测AP患者1年内复发的影像组学模型(平扫模型、动脉期模型、静脉期模型)和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临床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将临床指标联合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男性、高脂血症是AP患者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两者构建的临床模型预测AP患者1年内复发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分别为0.764、62.96%、77.78%和0.670、58.33%、80.00%。基于多期相CT扫描构建的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预测AP患者1年内复发的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883和0.850,均高于平扫模型(AUC为0.827和0.755)、动脉期模型(AUC为0.785和0.771)、静脉期模型(AUC为0.746和0.745),且训练集中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与动脉期、静脉期模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高脂血症和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预测AP患者1年内复发的AUC分别为0.888、0.869,均高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结论:临床指标联合多期相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对AP患者1年内复发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杰鲍传飞哈传传李晓迪郭莉张子阳赵梓涵朱启航崔涛谢玉海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复发
机械取栓治疗儿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
2025年
目的报道1例机械取栓治疗儿童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顺利,患者早期实现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机械取栓在儿童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救治中是可参考的。
崔涛郭颂胡伟赵曙光
关键词:儿童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大脑中动脉闭塞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前30 min滴注速率是0.4μg/(kg·min),维持滴速是0.1μg/(kg·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充分溶解、稀释,2次/d。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相关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6%,较对照组78.7%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时点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MBI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FIB、D-D水平、MA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浆FIB、D-D水平和MA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NLR、PL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NLR、P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减轻机体炎性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李坤崔涛张坤
关键词: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急性脑梗死血栓形成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
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于25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0.1 g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最大滴速<0.1 g/h,依据患者耐受性每次增加0.05 g,每次用药量不超过0.2 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20 mL脉络宁注射液,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均下降,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FIB低于对照组,TT、PT、APT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冯紫薇吴斌韩敏崔涛颜谈
关键词:脉络宁注射液NIHSS评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超早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按微创手术设计切口,解剖外侧裂后经岛叶皮层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手术均在6小时内进行。结果 5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中,平均手术时间为1小时,术后24h内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达90%以上者41例,80%~90%的13例,70%~80%的2例,其中1例术后再出血;术后6个月随访,死亡2例,死亡率3.57%,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时ADL评分:I~Ⅱ级21例(37.50%),Ⅲ级19例(33.93%),IV级11例(19.64%),V级(植物生存)3例(5.35%),恢复良好率(ADL I~Ⅲ级)达71.43%。结论采用超早期经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通过大脑自然沟裂进入血肿腔,使脑组织损伤降至最低,有利于清除血肿,抢救处于缺血半暗带尚有一定功能的脑组织,手术时间短,对内环境干扰小,恢复快,能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改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文彬杨国瑛樊保华胡月龙崔涛黄金榜孙旭东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预后
ECMO用预充管路包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ECMO用预充管路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内腔,所述袋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相通的进液口、排气口、出液口以及回流口,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至少两条进液通道,每个...
鲍传飞赵曙光崔涛刘杰王敏姜梦林李莉
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夹闭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2月自2017年10月收治前循环动脉瘤采用显微外科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结果 40例动脉瘤手术均一次性夹闭成功,术后三个月至半年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32例,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滑祥廷张超勇巴永锋崔涛黄金榜
关键词:动脉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旨在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及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弹簧栓术;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对照组完全治愈11例、基本治愈8例,总有效率63.33%;观察组完全治愈22例、基本治愈18例,总有效率95.24%。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8例、总发生率26.67%;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2例、总发生率4.76%。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滑祥廷范奎李玉峰崔涛张超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临床疗效安全性
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附48例临床资料)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2月自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近全清除者40例、大部分清除8例,术后再出血4例;术后三个月至半年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6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4.16%。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具有直视、微创、省时、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张超勇滑祥廷巴永锋张京莉崔涛黄金榜
关键词: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GO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