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特征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就诊的22例骨样骨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与此同时行CT检查者16例,行MR检查者7例,三种检查方法均检查者7例。结果:22例病灶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经CT检查者有4例周围可见骨膜反应,行MR检查者5例都可见瘤巢周围的软组织或骨髓水肿。结论:瘤巢是骨样骨瘤的特征性表现,了解骨样骨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表现,对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安琳
- 关键词:骨瘤骨样放射摄影术X线计算机
- 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生理摄取与ⅠA期子宫内膜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子宫内膜摄取状态,并与ⅠA期子宫内膜癌进行鉴别。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54例无妇科疾病、无激素使用的女性设为生理组和42例ⅠA期子宫内膜癌组。生理组按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增殖期、排卵期、分泌期和绝经期,共5组。采用视觉分析和定量测定对图像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指标为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感兴趣区/肝比值(R/L值)。采用Kruskal-Wallis H、Mann-Whitney U、Nemenyi、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UVmax和R/L值的最佳截断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临床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子宫内膜在不同生理周期对18F-FDG摄取呈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和排卵期摄取较高(SUVmax分别为6.66±3.26、3.89±1.21),显著高于增殖期[SUVmax中位数2.54(2.02,3.47)]、分泌期(SUVmax为2.55±0.86)和绝经期[SUVmax中位数2.04(1.69,2.29)]。月经期和排卵期放射性浓聚形态呈三角形105例、椭圆形32例、类圆形2例;42例子宫内膜癌均有18F-FDG摄取,放射性浓聚形态呈类圆形17例、椭圆形10例、三角形9例、不规则形6例。月经期、排卵期与子宫内膜癌放射性浓聚形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月经期子宫内膜SUVmax为6.66±3.26、R/L值为2.65±1.32,排卵期SUVmax为3.89±1.21、R/L值为1.52±0.48,子宫内膜癌组SUVmax为14.87±5.75、R/L值为5.07±2.03。月经期和排卵期与子宫内膜癌组的SUVmax和R/L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月经期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的SUVmax、R/L值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59、3.81,鉴别生理性摄取与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42;结合子宫内膜摄取形态构建模型后,其AUC分别为0.969、0.948。排卵期子宫内�
- 高春丽杨光杰安琳李奔吕燕军郑中航张艺王振光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月经周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18F-脱氧葡萄糖
- ^(99m)Tc-MIBI亲肿瘤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 2019年
- 目的:评估采取^(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予以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诊断49例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实施分析,选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对患者均开展^(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技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49例患者(53个甲状腺结节)中,冷结节有50个,热结节有2个,温结节有1个;^(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检查:阳性甲状腺结节有15个,阴性甲状腺结节有38个;术后病理检查:恶性甲状腺结节有12个,良性甲状腺结节有41个。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99m)Tc-MIBI亲肿瘤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性58.33%,特异性80.49%,准确性75.47%。结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采取^(99m)Tc-MIBI亲肿瘤显像技术鉴别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好,敏感性低,存在一定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 安琳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 小肝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肝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干CT增强前及增强后动脉、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影像表现。结果:27俐小肝癌中,直径〈1cm者2例,1.0—3.0cm25例,CT平扫时23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4例为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绝大多数病灶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少数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大多数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延迟期大多数表现为低密度病灶。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注意与肝小血管瘤等的鉴别。
- 吴超然安琳刘小虎
- 关键词:肝脏小肝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对其良恶性诊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预测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的术前检查指标。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甲状腺手术的513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1例、女性402例,年龄13~80(49.02±12.95)岁。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275例)和恶性组(238例)。检测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患者行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采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分级。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回归、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所有指标进行分析,并预测甲状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组TN患者的年龄(χ^2=26.716,P=0.000)、体重指数(t=−2.301,P=0.022)、结节功能状态(χ^2=16.882,P=0.001)、结节直径大小(χ^2=151.817,P=0.000)、TSH水平(Z=−4.430,P=0.000)和超声检查(χ^2=225.712,P=0.000)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性别、肿瘤家族史、文化程度、合并症、体重、身高、Tg、TgAb和TPOA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患者的年龄、体重、文化程度、TSH和Tg水平、结节直径大小、超声检查(OR=1.004、0.980、0.514、1.280、1.002、1.222、0.589,均P<0.05)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水平(OR=1.198,P=0.046)、年龄(OR=0.962,P=0.001)和结节直径大小(OR=0.251,P=0.000)是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检查(OR=16.390,P=0.000)预测意义较大。结论超声检查对预测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结合患者年龄、血清TSH水平和结节直径大小,预测甲状腺癌的价值可能更大。
- 苑丽丽朱亚丽段崇玲郭猛黄承明安琳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促甲状腺激素
-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接收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70例纳入至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分别采用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Tcm-MAA)核素静脉显像(RNV)和磁共振成像(MRI),对2种诊断方式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放射性核素显像分别是97.14%、92.86%和85.71%;磁共振成像分别是85.71%、80.00%和71.43%,放射性核素显像均较磁共振成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过程中,放射性核素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将患者疾病状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朱雁冬安琳段崇玲赵飞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放射性核素显像磁共振成像
- 后颅窝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0岁(4—65岁)。CT检查23例,其中14例同时作增强扫描。MRI检查24例,19例同时作增强扫描。结果:听神经瘤10例,脑膜瘤5例,转移性肿瘤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4例,髓母细胞瘤3例。大部分后颅窝肿瘤的CT和MRI具有特征性表现。CT对显示肿瘤钙化较敏感,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MRI可以三维成像,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应该结合临床病史、年龄、肿瘤好发部位及相关影像资料,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 安琳
-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sTg联合多模态影像对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联合治疗剂量^(131)I SPECT/CT显像及颈部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DTC术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阴性且sTg≥1.0 ng/ml行再次^(131)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65例,年龄(45.5±11.7)岁,范围19~75岁。所有患者^(131)I治疗前1 d检测血清sTg并完成颈部超声检查,治疗后72~96 h行^(131)I全身显像(WBS)及颈胸部^(131)I SPECT/CT显像。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Tg及^(131)I SPECT/CT显像中颈部病灶感兴趣区(ROI)最大标准摄取值与同层面胸锁乳突肌ROI的平均标准摄取值的比值(R/M)对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sTg及R/M的最佳临界值。纳入sTg、R/M及颈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综合诊断模型。评估单独sTg及其联合多模态影像对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方法(单独sTg、sTg联合超声、sTg联合^(131)I SPECT/CT、综合诊断模型)的AUC的差异。结果(1)淋巴结转移组(47例)与非转移组(55例)患者血清sTg水平分别为27.05(10.75,53.79)ng/ml和4.41(1.71,4.66)ng/ml,R/M分别为2.15(1.97,2.36)和1.55±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75、-5.719,均P<0.001);sTg和R/M诊断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78(95%CI:0.788~0.968)和0.927(95%CI:0.862~0.99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32 ng/ml和1.89。(2)sTg联合颈部超声诊断的AUC为0.926(95%CI:0.863~0.988),与单独sTg诊断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朱雁冬高春丽郑中航苑丽丽段崇玲李晓艳安琳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碘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特鲁索综合征^(18)F-FDG PET/CT显像1例
- 2025年
- 患者女,72岁,因言语含糊,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入院。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2.9s(括号中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9.4~12.5s),D-二聚体测定16.4(<0.5)mg/L。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64.1×103(<30.0×10^(3))U/L,癌胚抗原316(<30)μg/L,细胞角蛋白19片段35.2(<3.3)μg/L,CA15-360.2×10^(3)(<24.0×10^(3))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3.3(<16.3)μg/L,CA125135×10^(3)(<25×103)U/L,CA72-4118.0×10^(3)(<6.9×10^(3))U/L。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静脉血栓形成。
- 段崇玲杨永锋安琳
- 关键词:脑梗死
- ^(18)F-FDG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肌肉减少症预测中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定量指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后肌肉减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并分析肌肉减少症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4年8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DLBCL的91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55例,中位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其中,治疗前有肌肉减少症患者25例、无肌肉减少症患者6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在第三腰椎(L3)水平测量骨骼肌面积并计算骨骼肌指数(SMI),以男性SMI<44.77 cm^(2)/m^(2)、女性SMI<32.50 cm^(2)/m^(2)为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在L3水平测量腰大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和平均CT值(CT_(avg))。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腹腔淋巴结受累情况和结外受累情况,以及治疗前后SUV_(max)、体重指数(BMI)、肌肉CT_(avg)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治疗后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独立影响因素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估治疗前后有肌肉减少症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治疗前有肌肉减少症患者的SUV_(max)[1.00(0.90,1.10)对1.10(1.00,1.30),Z=−4.318,P<0.001]和治疗后有肌肉减少症患者的SUV_(max)[0.90(0.80,0.93)对1.00(0.90,1.20),Z=−3.197,P=0.001]均低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肌肉CT_(avg)(HR=1.203,95%CI:1.008~1.437,P=0.041)、SUV_(max)(HR=0.001,95%CI:0.000~0.072,P=0.002)、BMI(HR=0.739,95%CI:0.596~0.917,P=0.006)及结外受累情况(HR=3.889,95%CI:1.196~12.644,P=0.024)是治疗后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 吕燕军安琳高春丽郑中航赵飞王振光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