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利香

作品数:16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6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腺炎
  • 4篇急性胰腺炎
  • 4篇彩超
  • 3篇电图
  • 3篇造影
  • 3篇小儿
  • 3篇脑电
  • 3篇脑电图
  • 2篇动态脑电
  • 2篇动态脑电图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心动图
  • 2篇胰腺炎诊断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癫痫

机构

  • 16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石家庄长城中...

作者

  • 16篇安利香
  • 7篇韩洁
  • 6篇侯晓英
  • 3篇任彦斌
  • 3篇李丽
  • 3篇李佳
  • 3篇张翀
  • 3篇姜红
  • 2篇申向辉
  • 2篇李瑞杰
  • 1篇刘青萍
  • 1篇李婕
  • 1篇刘秀珍
  • 1篇李燕辉
  • 1篇要跟东
  • 1篇王刚
  • 1篇郝伟
  • 1篇张海丽
  • 1篇李媛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河南中医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超、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彩超、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诊断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超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63.3%,CT平扫为80.6%,CT增强为81.6%,CT与彩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对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彩超和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CT平扫和增强(P<0.05)。结论彩超、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安利香李燕辉韩洁侯晓英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计算机
79例急性胰腺炎的彩超表现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 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79 例中急性水型胰腺炎50 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多呈弥漫性肿大,轮廓多欠光整,肿大的胰腺回声减低但多分布较均匀.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9 例,其超声主要表现为胰腺明显肿大,边界模糊不清,内部回声明显减低且分布不均匀.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无创、快速、准确,可重复性等优势,并可跟踪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应临床价值.
安利香韩洁任彦斌侯晓英张翀李瑞杰李丽李佳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超声及CT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对轻型胰腺炎的检出率低于CT,对胰周和腹腔积液检出率高于CT(P<0.05);手术治疗患者中,超声对胰腺组织坏死、脓肿的检出率低于CT(P<0.05),对网膜囊积液坏死的检出率与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某些方面优于CT,二者联合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分型具有很好的价值。
安利香
关键词:超声CT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现状被引量:6
2012年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彩超、CT和MRI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将彩超、CT和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做一总结。
安利香侯晓英韩洁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影像学
小儿发作性疾病动态脑电图监测299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小儿发作性疾病临床经常遇见,分为癫痫事件(ES)和非癫痫事件(NES),两者的发作时间均难以预测,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某些非癫痫样发作,如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睡眠期肌阵挛、晕厥、头痛、屏气发作等,由于小儿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目击者紧张并缺乏专业知识等,常与癫痫难以鉴别;
韩洁姜红安利香景丽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诱发电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右心声学造影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形态特征并评估相关性卒中风险
2025年
目的 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右心声学造影(ASCE)用于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PFO)形态特征及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12例经TEE联合ASCE确诊的PFO,以其中100例合并隐源性卒中(CS)者为CS组、112例未合并者为非CS组;对比2组PFO形态学特征,筛选CS相关因素。结果 CS组静息态及激发态下PFO左、右心房面开口内径均大于非CS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大于非CS组,房间隔膨出瘤(ASA)、房间隔高活动度、下腔静脉(IVC)瓣或希阿里氏网、激发态下大量右向左分流(RLS)及卵圆瓣多出口发生率均高于非CS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房间隔高活动度、大量RLS及卵圆瓣多出口均与CS独立相关(OR=0.211、0.384、0.999、0.199,P均<0.05)。结论 TEE联合ASCE可识别高危PFO解剖特征、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
李新任彦斌张欢胡峻铜张丹妮安利香
关键词:卒中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肝癌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肝癌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穴位按摩治疗)和联合组(54例,采用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李萍李媛何燕丽郭圆芳安利香
关键词: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肝癌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视频脑电图与头颅影像学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与头颅影像学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 年9 月至2014 年6 月期间拟诊为癫痫的患儿1368 例,对其采用日本光电(EEG1200)的视频脑电图结合头颅影像学进行监测,观察监测结果与患儿癫痫发作的关系.结果:经过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发现1386 例患儿中,586 例患儿确诊为癫痫患儿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经过头颅MRI 监测发现574 例头颅异常病灶明显高于头颅CT 监测.结论:视频脑电图与头颅影像学能够有效结合,根据脑电图放电部位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头颅影像学,从而提高小儿癫痫诊断的正确率,并且能够进一步确诊癫痫综合征,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韩洁安利香姜红郝伟红刘伟侯晓英刘秀珍张翀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小儿癫痫
超声造影与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CT联合彩超和单独超声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87例胰腺癌患者均经过腹部CT和(或)超声(US)检查。以病理结果和12个月的随访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CT+US和单独使用CT诊断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AUC);比较CT+US与单独使用CT的活检阳性值(PPV)。结果 87例胰腺癌患者当中,CT+US诊断40例,单独US诊断15例,单独CT诊断13例,19例未被诊断。单独使用CT的诊断率为14.94%,单独使用US的诊断率为17.24%,而CT+US的诊断率提高到45.97%。联合诊断敏感性高达77.5%,特异性高达89.4%。结论胰腺CT联合彩超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安利香
关键词:CT彩超胰腺癌病理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IVF-ET的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100例(研究组),以及同期单纯不孕患者40例(对照组),均于IVF-ET前行经阴道3D-PDUS观察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区(EMI)的形态,获取EMI平均厚度、容积及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记录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EMI形态、平均厚度、容积及VI、FI、VFI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道3D-PDUS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EMI形态正常占比、F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MI平均厚度、容积及VI、V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接受IVF-ET后成功妊娠60例,未妊娠40例;妊娠患者EMI形态正常占比、平均厚度、容积及VI、FI、VFI均高于未妊娠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I容积和VFI均为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4.725、2.160,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MI容积和VFI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和0.672,对应的截断值分别为3.085 cm3和0.597。结论经阴道3D-PDUS能较好地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付敏申向辉安利香张欢尹素芳
关键词:能量多普勒子宫腺肌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