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轶群 作品数:21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T3亚分期联合EMD/直肠系膜厚度比例预测T3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申丽君 孙轶群 邓卫娟 张敬 王雅琪 张慧 梁丽萍 李桂超 朱骥 童彤 章真短程放疗联合CAPOX和PD-1单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二期临床研究(TORCH)——单中心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T3~4或N+M0)患者,全程新辅助治疗(TNT)已被证实可提高肿瘤退缩率,尽早控制远处转移。取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有机会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实现器官功能保留(保肛)。相较于常规分割放疗,大分割放疗和免疫治疗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增加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短程放疗为基础的TNT模式联合免疫治疗,是否能进一步提高LARC患者的肿瘤退缩。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二期临床研究(TORCH研究注册号:NCT04518280)的单中心初步结果分析,纳入肿瘤距肛缘10 cm的LARC患者,随机分为巩固组和诱导组。巩固组先行短程放疗(25 Gy/5 Fx),再进行6程CAPOX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和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诱导组先行2程CAPOX化疗和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再行短程放疗,再行4程上述化疗+免疫治疗,最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达到cCR的患者可选择等待观察策略。主要研究终点是完全缓解(CR)率,即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率)+持续超1年的cCR率。次要研究终点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截至2022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瞻性入组62例患者(巩固组34例,诱导组28例);中位年龄53(27~69)岁;MSS或错配修复完整(pMMR)型59例(95.2%),仅3例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肿瘤Ⅲ期患者55例(88.7%)。肿瘤距肛缘距离≤5 cm者占77.4%(48/62),cT4期者占11.3%(7/62),肿瘤侵犯直肠系膜筋膜者占27.4%(17/62),cN2期者占41.9%(26/62)和肿瘤侵犯壁外血管浸润者占17.7%(11/62)。全部62例患者均完成短程放疗和≥5程的化疗免疫治疗,6程化疗免疫完成率为83.9%(52/62)。疗效评估显示,共29例患者达到了cCR(46.8%,29/62),其中18例采取了等待观察策略。共32例接受了TME手术,其中18例pCR,4例TRG 1分,10例TRG 2~3分。3例MSI-H患者均获得cCR;其中1例术后病理为p 王雅琪 申丽君 申丽君 张慧 王雁 张慧 王靖雯 王雁 孙轶群 童彤 黄丹 王磊 孙轶群 张迅 童彤 徐烨 黄丹 章真 王磊3D-SPACE序列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SPACE)序列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其术前未接受放化疗,但行直肠MRI检查。共收集178例,其中107例肿瘤轴位T2WI使用薄层小视野(field of view,FOV)T2WI序列(以下简称高分辨率T2WI序列),71例使用3D SPACE的T2WI序列(以下简称3D SPACE序列),并于2周内进行手术。将MRI所得T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MRI技术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高分辨率T2WI序列诊断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5.7%,3D SPACE序列诊断总准确率为83.0%。对早期T1、T2期的诊断准确率(T1:98.6%vs.88.8%;T2:87.3%vs.75.7%),3D SPACE序列均高于高分辨率T2WI序列;对T3期的诊断准确率,两者相当(85.9%vs.86.0%);而对T4期的诊断,3D SPACE序列优势不明显(95.8%vs.99.1%)。结论:3D SPACE序列可获得高信号比、高分辨率图像,提高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尤其对早期直肠癌的诊断有优势。 孙轶群 童彤 顾雅佳 信超 彭卫军关键词:直肠癌 T分期 高分辨率 一种基于MR影像多任务门控注意力网络的直肠癌T分期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R影像多任务门控注意力网络的直肠癌T分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原始直肠MR影像进行预处理,并裁剪出直肠肿瘤的3D图像块;其次,构建分割‑分类多任务门控注意力融合网络,设定多任务融合损失函数;然... 童彤 龚敬 蔡崇鹏 胡婷丹 孙轶群VX2移植性兔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抗肿瘤治疗的工具,但较大型动物模型鲜见报道。该研究旨在建立可行性强、重复率高的VX2移植性兔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原位移植方法,将切好的小瘤块置入穿刺针内,并使用穿刺针将小瘤块推入到新西兰大白兔的直肠壁内。共制作模型20只。每周使用MR扫描2只实验兔,MR上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肠周淋巴结个数,使用MR后处理软件测量实验兔的直肠壁肿瘤体积,扫描完成后进行详细解剖,切除直肠壁上肿瘤及肠周淋巴结,进行标本固定及HE染色,并探讨肿瘤体积与生长时间及转移淋巴结个数的关系。结果:成功制作模型13只,成功率为65%。于第4周开始在MR上可观察到局限于直肠壁肿块。随着时间增长,肿瘤体积不断增大,且不同时期(生长周数)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65,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肿瘤的平均体积与生长周数呈正线性相关(r=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肿瘤体积大于9 cm3时,实验兔开始出现转移性淋巴结,第9周开始转移淋巴结个数明显增多。统计分析得出肿瘤体积越大,转移性淋巴结个数就越多(F=92.531,P<0.05),且两者呈线性相关(r=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将组织学完整的VX2移植瘤组织块原位种植到新西兰大白兔直肠内,成功建立了VX2移植性兔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模型。本模型对于研究直肠癌的局部生长、浸润机制、淋巴结转移灶及生物学特性均有一定价值。 孙轶群 童彤 毛健 钟芳芳 顾雅佳关键词:直肠癌 转移性淋巴结 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直肠肿瘤与腹膜反折关系中的临床应用 孙轶群 刘方奇 徐烨 顾雅佳DKI全体积直方图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孙轶群 童彤 彭卫军 顾雅佳层面及感兴趣区的选择对直肠癌扩散峰度成像测量值一致性的影响:单中心临床研究 孙轶群 童彤 顾雅佳 信超 彭卫军DKI全体积直方图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DKI 全体积直方图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2014 年6 月和2015 年11 月间我院诊治的37 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行直... 孙轶群 童彤 顾雅佳 彭卫军关键词:直肠癌 直方图 新辅助放化疗 高分辨率MRI检查预测T3期直肠癌对新辅助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检查预测T3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8例T3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高分辨率MRI检查图像评估内容包括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直肠系膜深度(mrT3亚分期)、直肠系膜筋膜是否受累、肿瘤直径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均予手术切除病灶.分别采用术后病理学再分期及肿瘤退缩评分系统评估病灶对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多分类等级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辅助治疗后,T3a、b、c期患者疗效好者比例分别为61.5%(16/26)、36.9%(24/65)、11.8%(2/17).病理学再分期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3亚分期,N分期及肿瘤直径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x2=50.474,30.985,8.318,P<0.05).病理学再分期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T3b期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473,95%可信区间:2.003~9.991,P<0.05).而以肿瘤退缩评分系统(TRG)作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的方式时,T3亚分期、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受累情况、肿瘤直径和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与新辅助治疗效果无明确相关性(x2=6.264,6.159,2.949,2.189,6.335,P>0.05).结论 新辅助治疗前高分辨率MRI检查显示的T3亚分期能够预测直肠癌对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孙轶群 童彤 章真 蔡三军 顾雅佳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