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庚

作品数:67 被引量:48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2篇土壤
  • 15篇草地
  • 12篇苔藓
  • 11篇沙化
  • 11篇高寒草甸
  • 11篇草甸
  • 9篇植物
  • 8篇青藏高原
  • 7篇青藏
  • 7篇放牧
  • 6篇沙化草地
  • 6篇微生物
  • 6篇根系
  • 5篇气候
  • 5篇青藏高原东部
  • 5篇物量
  • 4篇地震
  • 4篇生态系统
  • 4篇气候变暖
  • 4篇微生物生物量

机构

  • 57篇中国科学院成...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四川农业大学
  • 14篇西南科技大学
  • 5篇九寨沟风景名...
  • 4篇贵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四川省龙日种...
  • 4篇萨格勒布大学
  • 3篇乐山师范学院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重庆市畜牧科...
  • 2篇四川省草原科...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作者

  • 67篇孙庚
  • 17篇刘琳
  • 16篇吴宁
  • 11篇罗鹏
  • 10篇类延宝
  • 10篇仲波
  • 10篇唐中林
  • 9篇张楠楠
  • 9篇陈冬明
  • 6篇吴彦
  • 4篇王蓓
  • 4篇何奕忻
  • 4篇罗光荣
  • 3篇王志远
  • 3篇石福孙
  • 3篇张林
  • 3篇徐俊俊
  • 3篇陈珂
  • 3篇胡霞
  • 3篇张楠楠

传媒

  • 21篇应用与环境生...
  • 5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5篇2025
  • 4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壳聚糖/葡聚糖的苔藓孢子体悬浮液在裸地覆绿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壳聚糖/葡聚糖的苔藓孢子体悬浮液在裸地覆绿的应用方法,包括:采集苔藓孢子,在孢子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获得消毒孢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液;将消毒孢子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液接种到孢子萌芽诱导培养基内进行孢子萌芽诱导...
孙庚类延宝陈珂夏红霞朱大林任惠
文献传递
季节性雪被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依据自然雪被分布的差异,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中设置3条样带(即深雪、中等厚度雪被和浅雪),于2008年的秋冬过渡期,连续监测各样带中的雪被厚度和土壤温度,并采用原位培养法测定每月的土壤氮素氨化、硝化和矿化速率,以研究不同厚度雪被对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均土温、每月日最高土温均值分别与雪被厚度极显著相关,二次函数关系拟合较好(R2=0.576,0.685),且根据每月日最高土温均值与雪被厚度的二次函数关系方程可知,25 cm厚的雪被可以起到较好的隔绝效果;土壤含水量受雪被厚度和土壤温差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在秋冬过渡期末,浅雪梯度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且雪被下的净氮矿化速率与月均土温、每月日最高土温均值、每月日最低土温均值都分别呈极显著相关,二次函数关系拟合较好(R2=0.589,0.541,0.601).研究表明,不同厚度的雪被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影响显著,从而显著地影响着土壤氮的矿化,深雪更有利于氨化、硝化和氮矿化.
刘琳孙庚吴彦何奕忻吴宁张林徐俊俊
关键词:土壤氮氨化作用矿化作用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一种苔藓配子体包衣剂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苔藓配子体包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复合添加剂80~140、成膜剂40~60份、药剂10~20份、抗冻剂8~20份、营养基质200~300份、生长调节剂0.01~1份、乳化剂20~50份、分散剂10~30...
孙庚肖敏代英唐灏类延宝任鹏陈珂唐运来
云贵川渝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科技挑战与发展方向
2025年
云贵川渝生态屏障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关键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该区域在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防控、水文水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然而,该区域目前仍面临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环境面源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不完善、石漠化扩散及山地灾害风险增高等多重挑战。为实现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深入研究水土气生灾等多要素耦合机制,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矿一体化修复模式,提升区域绿色减灾能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跨区域联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高质量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云贵川渝生态屏障区的水文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环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石漠化治理和山地灾害风险防控方面的现状、问题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
崔鹏杨永平王根绪朱波鲁旭阳孙庚白晓永张思蕊葛永刚王姣
关键词: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污染防治石漠化治理
牲畜粪便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09年
粪便归还是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粪便分解过程和粪便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牲畜取食格局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牲畜粪便研究的未来趋势。
何奕忻孙庚罗鹏吴宁
关键词:草地粪便生态系统土壤植物
不同管理措施对川西北草地土壤氮和碳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3
2005年
川西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草地承包后 ,草地建设中出现了各种草地经营管理方式———围栏、翻耕和完全的人工建设。采用常规化学分析和气压过程分离 (BarometricProcessSeparation ,BaPS)法 ,对不同类型草地 (天然放牧草地、围栏草地、翻耕草地和人工草地 )的土壤氮、碳库以及反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N2 O和CO2 排放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地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为 10 1.8和 5 .1g·kg-1,比典型的亚高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 (分别是 181.3和 7.4 g·kg-1)明显低 ,而且 ,与通常的观念不同的是 ,土壤NO3 - N含量是NH4+ N含量的 3~11倍。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地过度的人为干扰造成的。研究还发现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氮、碳库 ,氮转化速率和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天然放牧草地围栏后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升高 ,比如 ,围栏草地和翻耕草地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比天然放牧草地高 6 1%、5 8%和 4 6 %、5 1%。氮转化速率和土壤呼吸大大加快 ,尤其是在翻耕草地 ,比如 ,翻耕草地的总硝化速率和N2 O排放速率分别是天然放牧草地的 5 .1和 2 .4倍。因此 ,虽然春季翻耕可能提高作物 (包括牧草 )产量 ,但它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生态学风险 ,包括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CO2 和N2 O的量以及淋溶?
孙庚吴宁罗鹏
关键词:川西北草地土壤氮草地管理反硝化速率人工草地建设
一种裸露岩面苔藓片粘合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露岩面苔藓片粘合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40~70份生物炭,15~32份改性纳米纤维素,30~6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6~45份凹凸棒土,5~15份珍珠岩,0.08~0.12份生长素,0.18~2份纳...
孙庚类延宝朱大林夏红霞陈珂唐运来
一种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质参数定量反演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水质参数定量反演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属于水质监测模型领域。本发明立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水质高光谱遥感监测,通过水体实地取样及地面高光谱数据采集,水体理化参数测定及高光谱曲线形态特征分析,...
孙庚唐中林类延宝 朱忠福
文献传递
川西北高寒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
2025年
土壤胞外酶是来自土壤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可降解土壤中复杂有机质.酶活性(EEA)及其化学计量比是衡量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关键指标.测定川西北高寒退化草地5个恢复年限(未恢复、恢复2年、恢复6年、恢复12年、未退化)和2个不同土层(0-10和10-20 cm)的C-获取酶(β-1,4-葡萄糖苷酶,BG)、N-获取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P-获取酶(碱性磷酸酶,AP)活性,分析其酶活变化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恢复过程中,未退化样地的0-10和10-20 cm土层pH显著小于其他恢复年限,土壤总碳(TC)、总氮(T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BG、NAG、LAP和AP等含量均随恢复过程显著增加,土壤EEAC:P和EEAN:P呈增加趋势.0-10和10-20 cm中向量长度(VL)逐渐降低,反映出恢复过程土壤微生物受碳限制程度逐渐缓解;向量角度(VA)均大于45°,表明其始终受磷限制.冗余结果表明,土壤MBC、TC、DOC是驱动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川西北高寒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随着恢复年限增加,群落多样性、土壤碳氮磷含量以及酶活性显著改善,且土壤微生物活动主要受到磷养分的限制.
邓竹辛类延宝孙庚刘琳
关键词:高寒沙化草地生态恢复川西北
草地草本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地草本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方法,属于生态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植株;(2)挖取15cm~20cm长的根系,取根的挖掘面积小于以该植株为中心圆面积的1/4;(3)将根系上的杂质...
孙庚张楠楠类延宝刘琳陈冬明唐中林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