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护理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踝血管指...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指数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护理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7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孙博
  • 3篇王高临
  • 2篇王燕
  • 2篇朱秀红
  • 2篇王新强
  • 2篇金春香
  • 1篇李斌
  • 1篇周恩昌
  • 1篇李兴晶
  • 1篇李斌

传媒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BC-X模型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基于ABC-X模型为理论框架,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疾病认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得分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与APGAR、疾病认知、PSSS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基于ABC-X模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为(29.06±8.64)分,APGAR得分为(7.81±1.65)分,疾病认知得分为(47.13±11.81)分,PSSS得分为(54.78±11.96)分。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是否共病、病程、是否规范使用抗风湿性药物、是否达标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费、存在共病及疾病认知能力差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的危险因素(P<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6年以上、规范使用抗风湿性药物、达标治疗、高APGAR和PSS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ABC-X模型结果显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共病、疾病认知可能是通过影响压力感知进而影响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规范使用抗风湿性药物、达标治疗、APGAR、PSSS是通过调动支持性资源来影响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SMS得分偏下;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基于ABC-X模型综合个人、家庭、社会等多层面制定干预方案,以期提高疾病管理能力,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兴晶孙博郭旖旎周恩昌谷海英张丽娜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管理影响因素
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被引量:55
2017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饮食护理,两组患者其他护理措施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积分和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腹痛、反酸和烧灼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反酸缓解和烧灼感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加快患者康复,患者护理满意率提高。
孙博王高临朱秀红王燕金春香
关键词:饮食护理胃溃疡症状积分满意度
早期情志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情绪调节及康复护理依从性中的作用被引量:37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情志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情绪调节和康复护理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7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行情志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院内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依从性评分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4.59%和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情志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应用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其优质的护理服务更能让患者满意,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重要价值。
孙博王高临朱秀红王燕金春香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情绪调节依从性
间歇经口管饲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观察
2020年
分析间歇经口管饲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神经内科接诊的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病区分为A组34例、B组32例及和对照组30例,A组患者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饲,B组患者采用间歇经口至胃管饲,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持续性经鼻至胃管饲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吞咽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间歇经口管饲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及营养状况,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王高临孙博李斌张晶王新强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钠组)50例和对照组(血塞通)50例。治疗组: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mg静滴,bid×14d。对照组:血塞通5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qd×14d,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82%(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定、安全、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改善脑缺血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王高临孙博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
Lambert-Eaton综合征并肺癌1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王高临孙博
关键词:LAMBERT-EATON综合征肺癌
心-踝血管指数联合颈动脉内膜厚度对动脉粥样硬化评估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心—踝血管指数(CAVI)联合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行CAVI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936例,将其按照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患病情况分为A组(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112例、B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526例和C组(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已发生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终末事件)298例,B组按照不同危险因素分为B1组(高血压)267例、B2组(糖尿病)128例和B3组(高脂血症)131例共3个亚组;C组分为C_1组(无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终末事件)187例、C_2组(心肌梗死)62例和C_3组(脑梗死)49例共3个亚组,比较各组CAV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差异,并探究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上述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CA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AVI相比,其表现出的差异明显减弱变小。B_2组CAVI和IMT值与C_1,C_2和C_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VI均值比较的P值均小于相应IMT均值比较的P值,甚至B_2组的IMT值高于C_2和C_3组。糖尿病病程与CAVI的相关性高于(r=0.498,P=0.00087)其与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r=0.194,P=0.036)数据。结论 CAV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有一定相关性,前者倾向于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加吻合,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度。
王高临孙博王新强李斌
关键词:动脉硬化心-踝血管指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