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河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等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与阿替普酶的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急性中等血管闭塞(medium vessel occlusion,Me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东台市人民医院接受单纯IVT治疗的MeVO所致AIS患者。MeVO定义为大脑中动脉M2~M4段、大脑前动脉A1~A3段或大脑后动脉P1~P3段闭塞。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临床转归,≤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85例接受单纯IVT治疗的MeVO所致AIS患者,男性114例(61.6%),年龄(65.0±12.0)岁;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3分(四分位数间距:2~5分),中位发病至IVT时间为90 min(四分位数间距:51~162 min)。59例接受替奈普酶治疗,126例接受阿替普酶治疗;133例(71.9%)转归良好,52例(28.1%)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替奈普酶组血管闭塞部位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血管完全再通和90 d时转归良好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阿替普酶组(P均<0.05);转归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以及任何颅内出血和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转归不良组,而使用替奈普酶、发病至IVT时间<3 h以及闭塞血管完全/部分再通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转归不良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18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94~1.598;P<0.001]、任何颅内出血(OR 1.213,95%CI 1.091~1.443;P=0.001)以及sICH(OR 1.292,95%CI 1.078~1.931;P=0.012)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而使用替奈普酶(OR 0.607,95%CI 0.543~0.784;P=0.021)和闭塞血管完全/部分再通(OR 0.511,95%CI 0.404~0.632;P<0.001)与转归良好独立相关。结论与阿替普酶相比,替奈普酶IVT治疗MeVO所致AIS与更好的临
- 张慧娟张小勇焦远锋姜河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栓溶解疗法替奈普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五种院前卒中筛查量表对院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5种院前卒中筛查量表对院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2月,因非卒中相关疾病收入东台市人民医院并在住院期间因疑似卒中症状激活院内卒中绿色通道的所有患者。采用ROC曲线评估筛查量表对院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价值。5种筛查量表分别为卒中现场评估和分类转运量表(field assessment stroke triage for emergency destination,FAST-ED)、快速动脉闭塞评估量表(rapid arterial occlusion evaluation,RACE)、洛杉矶运动量表(Los Angeles motor scale,LAMS)、辛辛那提院前卒中严重程度量表(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everity scale,CPSSS)和院前急性卒中严重程度量表(prehospital acute stroke severity scale,PAS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4例患者,其中54例(31.0%)患者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RACE(AUC 0.888,95%CI 0.849~0.928)和LAMS(AUC 0.859,95%CI 0.812~0.905)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效能最高,其次是FAST-ED(AUC 0.820,95%CI 0.768~0.872)、CPSSS(AUC 0.810,95%CI 0.756~0.863)和PASS(AUC 0.786,95%CI 0.727~0.844),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卒中筛查量表在预测院内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其中RACE和LAMS的预测效能最高。
- 姜河王珵陈祥华许春香
- 关键词:卒中院内卒中
-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并讨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18例患者的18个动脉瘤中,12个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6个采用水解脱铂金弹簧圈(DCS)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中,17个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后3~6个月DSA随访,100%栓塞10例,95%栓塞4例,90%栓塞3例,且无任何后遗症。伴严重动脉粥样硬化1例,因动脉硬化栓子脱落,导致左小脑后下动脉闭塞,自动出院。结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是治疗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 乐永平邵伯吴晓宏王大鹏姜河杨延池肖国栋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
- 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在不同时间窗采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2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分组方法根据溶栓治疗时间不同,共分为两个组别,即研究组(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3h,34例)、对照组(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3~4.5h,32例),两组均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研究组纤维蛋白原(FIB)比对照组更低,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神经缺损量表(NIHSS)评分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更高(P<0.05)。两组对比不良事件、治疗效果,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在发病后4.5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在3h内尽快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郑强许春香陈祥华林亚琴姜河
- 关键词:不同时间窗RT-PA急性脑梗死
- 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 2011年
- 随着介入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血管内栓塞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 乐永平邵柏吴晓宏王大鹏姜河杨吟池肖国栋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微弹簧圈栓塞栓塞技术栓塞材料
- 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帕金森伴发抑郁症患者纳入观察组研究,同时以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人纳入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UPDRS运动状态评分、Mo CA评定患者状态,同时,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UPDRS、Mo CA、Hcy水平等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级,症状越严重的患者其Hcy水平越高,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23(ρ=0.00)。结论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血浆Hcy越高其抑郁程度就越严重。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注意检测患者HCY水平,以辅助确定患者是否并发抑郁症状。
- 林亚琴姜河陈祥华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帕金森抑郁症状
- 改良院前卒中量表预测院内卒中患者的大血管闭塞
- 2025年
- 目的构建改良院前卒中量表并评估其对院内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因非卒中相关疾病入住东台市人民医院,并在住院期间因疑似卒中症状启动院内卒中绿色通道的患者。依据最终影像学诊断分为LVO组和非LVO组。5种院前卒中量表包括卒中现场评估和分类转运量表(Field Assessment Stroke Triage for Emergency Destination,FAST-ED)、快速动脉闭塞评估量表(Rapid Arterial Occlusion Evaluation,RACE)、洛杉矶运动量表(Los Angeles Motor Scale,LAMS)、辛辛那提院前卒中严重程度量表(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everity Scale,CPSSS)和院前急性卒中严重程度量表(Prehospital Acute Stroke Severity scale,PASS)。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院内卒中患者LVO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将其引入院前卒中量表构建改良量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改良量表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174例院内卒中患者,男性92例(52.9%),年龄(65.7±11.9)岁。54例(31.0%)存在LVO,59例(33.9%)在卒中发病前3 d内有外科手术史,其中以心肺外科手术为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优势比2.940,95%置信区间1.387~6.230;P=0.005)和近期心肺外科手术史(优势比6.861,95%置信区间2.437~11.315;P<0.001)是院内卒中患者存在LVO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β系数和ROC曲线将其分别赋值为1分纳入院前卒中量表,改良量表(mRACE:0.917;mFAST-ED:0.865;mPASS:0.859;mCPSSS:0.853;mLAMS:0.907)预测LVO的曲线下面积均分别显著高于相应的原始量表(RACE:0.888;FAST-ED:0.820;PASS:0.786;CPSSS:0.810;LAMS:0.859)(P均<0.05)。结论基于院前卒中量表的改良量表能较原始院前卒中量表显著提高对院内急性LVO卒中的预测价值。
- 姜河王珵穆晓花许春香张慧娟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急救医疗服务神经病学检查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