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家康

作品数:84 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肺癌
  • 20篇中医
  • 16篇细胞
  • 15篇中医药
  • 11篇中药
  • 10篇肿瘤
  • 10篇晚期
  • 10篇化疗
  • 10篇肝癌
  • 8篇医药治疗
  • 8篇通路
  • 8篇中医药治
  • 8篇中医药治疗
  • 7篇信号
  • 7篇信号通路
  • 7篇小鼠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机构

  • 68篇黑龙江中医药...
  • 57篇黑龙江中医药...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黑龙江省中西...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75篇姜家康
  • 38篇迟文成
  • 8篇耿雪
  • 5篇刘洪星
  • 4篇邹香妮
  • 3篇刘婷
  • 3篇张自强
  • 3篇郝静
  • 3篇梁华
  • 3篇陈瑞睿
  • 3篇马宝柱
  • 3篇齐路霞
  • 3篇张碧海
  • 2篇成燕萍
  • 2篇范伊晓
  • 2篇王桂媛
  • 2篇李亚杰
  • 1篇沈宇平
  • 1篇冯月男
  • 1篇卞敬琦

传媒

  • 13篇中医药学报
  • 6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中医药信息
  • 3篇河北中医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中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0篇2025
  • 7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8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滋阴清热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被引量:2
2003年
崔红姜家康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阴虚内热中医药治疗
润肺消积胶囊抗小鼠肺癌机制的基础研究
姜家康艾民国旭熳王桂媛宋云飞王爱平姜南
该课题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基本机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测定。实验将Lewis肺癌小鼠通过随机分组分成5组,并对各组Lewis肺癌小鼠的IgG、IgM、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定量测定,详细地说明了润肺消积胶囊...
关键词:
关键词:NK细胞
虫草生血胶囊防治化疗病人白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马德刚姜家康
关键词:化学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药制剂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观察
2022年
以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为轴,观察乌梅丸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替吉奥方案化疗,治疗组另予乌梅丸加减治疗,6周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改善情况及降低不良、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达48.6%,疾病控制率达8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8.60%和7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I°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加减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替吉奥方案化疗,可以提升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减轻化疗方案毒副反应,改善胆囊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马婵娟姜家康
关键词:晚期胆囊癌乌梅丸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疗法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对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观察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心肌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给予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更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心肌酶指标、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并且显著较对照组变化幅度大(P<0.05);研究组治疗后CK-MB、cTnT及LDH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而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痰热炽盛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刘阳朱彩花张靖高伟霞张淼姜家康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
手术治疗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儿童颈椎嗜酸性肉芽肿病例的回顾,进一步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例8岁患儿因颈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入院,经保守治疗无效,接受颈椎肿物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肿物为嗜酸性肉芽肿。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患儿神经、运动功能完好,已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早期阶段可积极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无效且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病症需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必要时结合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王洋吴敏飞矫健航姜家康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儿童颈椎手术治疗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胃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2025年
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转移,系统化疗、放疗、手术、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都是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胃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我国胃癌患者具有分期晚、肿瘤负荷大等特点。对于晚期胃癌手术治愈率低,且放化疗疗效欠佳,中医药以其特有的辨证论治方式,在增强免疫力多靶点多途径对抗肿瘤的同时还具有减毒增效的功能,众多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是导致胃癌进展的重要因素,在胃癌肿瘤中心、浸润前沿以及肿瘤间质中存在大量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在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至关重要。中药提取物和复方具有调控TAMs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血管生成,提高免疫及治疗化疗耐药的功能,从而起到干预胃癌的作用。因此,总结TAMs调控胃癌的机制及中药干预TAMs的研究进展,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李若南赵政丁琴艳倪宝毅迟文成姜家康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胃癌中医药
经筋灸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疼痛、功能及肌耐力的影响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观察经筋灸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训练组、结合组,每组46例。经筋组采用经筋灸法,首先对患者触诊标记,每次选取8~12个结筋病灶点,以艾条温和灸,30 min/次;训练组借助瑞士球,按端坐、双桥、屈膝双桥、反桥和俯卧撑的顺序,每个动作持续30 s,每次间隔休息1 min,重复3次。结合组采用先经筋灸法,后核心稳定训练的方法。3组均1次/d,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RMDQ分值、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并评价疗效。结果:(1)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经筋组和训练组(P<0.05),经筋组疗效优于训练组(P<0.05);(2)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VAS、RMDQ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明显增强(均P<0.05);(3)治疗后,与经筋组、训练组相比,结合组VAS、RMDQ评分明显降低(P<0.05),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明显增强(P<0.05);(4)治疗后,与经筋组相比,训练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RMDQ评分明显降低(P<0.05),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明显增强(P<0.05)。结论:经筋灸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腰部功能,并明显增强静、动态腰部肌耐力,疗效显著。
曹树琦董宝强林星星沈宇平曹锐蔡青原李光明姜家康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耳穴贴压联合口服中药防治食管癌放疗导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2020年
观察耳穴贴压疗法联合口服中药防治食管癌放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名符合放疗适应症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放疗基础上进行抗炎镇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放疗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法联合口服中药的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发生率为60.87%高于治疗组的34.78%(p<0.05),对照组发生时间(15.85±3.14)d要早于治疗组的(17.11±1.83)d,且对照组的持续时间(8.39±1.72)d要长于治疗组的(6.17±1.87)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口服中药在防治食管癌放疗导致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王子敬姜家康
关键词:耳穴贴压食管癌放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PI3K/Akt信号通路在胃癌前病变中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胃癌因其初期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往往被人们忽视,确诊时多处于晚期阶段,治疗效果及预后常不尽如人意。逆转胃癌前病变(PLGC)成为防治胃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兴起以中药单体及复方的有效活性成分为基础,开展分子靶向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与PLGC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其机制可能是该通路推进PLGC细胞凋亡、自噬进程,并减缓其增殖、糖酵解及血管生成进度等,进而逆转PLGC胃组织病理改变,对PLGC起到显著治疗作用。故本文基于PI3K/Akt通路对PLGC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治疗PLGC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PLGC的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及未被发掘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刘婷迟文成韩路拓耿雪徐小鑫姜家康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中医治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